2024.01.17以基督的心為心-以若望福音作為分享-作者:林豪

2023.12.07第四十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五)

了解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是基督宗教的核心,也是我們信仰的根源,因此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要設法深切地認識基督、了解基督,並且以祂的思想與行為,作為我們生活的模範。

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強調的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以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生活依規及榜樣。如果我們不認識基督,不了解基督,我們要如何確定,耶穌基督確實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榜樣呢?我們絕對不能鄉愿盲從;那要怎麼辦呢?就是要去將問題徹底的研究清楚了。

如何了解耶穌基督的心

聖奧斯定說道:「理解我的話吧!好使你能相信;相信吧!好能使你瞭解天主的話。」(證道集四十三篇第九節)

要認識基督,就是要去研讀有關祂的著作,了解祂的生平事蹟,祂做了些甚麼事等。那麼就先從研讀聖經開始吧!每天花一點時間研讀聖經,這一點非常重要。然後研讀學者、聖人們所寫的耶穌傳及相關聖書等,絕對不要人云亦云,我口說出的,必然是我深信,而且是我所了解的。

以聖若望福音為基礎了解「耶穌基督的心」

讓我們來探索聖若望福音,了解一下「耶穌基督的心」:

一、 主耶穌是聖言是真光

在聖若望福音第一章的開端描述得非常美,他將主基督的身分,祂為什麼來到世界上及祂的同胞如何對待祂都寫得非常清楚了,「在起初」這是與創世紀開頭相同的用詞,聖言就已經存在了,聖言就是天主的智慧也就是真理,在創世紀裡天主是以祂的話創造了萬物,因此天主的話一出,事就成了,在天主教信仰中我們相信三位一體的天主,天主有三個位格,第一位是天父,聖言是天主的第二個位格(也稱為聖子),聖言取得了血肉之軀成了天主聖子,天父與聖子彼此之間的愛,成了第三個位格-聖神,所以天主聖三是同時存在的,也都是一起行動的,因此創造天地萬物就祂們的傑作。

生命來至於天主,一切智慧及真理也來自於天主,主基督是生命之光,照耀普世的真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祂。真光進入了世界,而人卻不接受祂,但是,凡接受祂的,祂給他們,即給那些信祂的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若1:1-12)

光就是代表天主的智慧及真理,在耶穌基督天主聖子尚未降生人間以前,世界處於黑暗之中,人類被罪惡所奴役,直到聖言降生成人來到世界上,給世界帶來了真理與光,驅逐了黑暗的勢力,天主願意派遣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與人類同居共處,將天主的一切真理與生命揭示在人類的面前,與人類共享祂的一切,但不是所有人接受祂,因為人有自由有選擇的權利,那些接受天主旨意的人們,就成了天主的子女。

2023.12.20第四十一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六)

二、 聖若翰的見證及揀選門徒

以聖若翰當時的名氣,大家都認為若翰是很特別的人,非常克己,並且宣講悔改的洗禮,所以猶太人從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裡問他說:「你是誰?」他清楚地回答:「我不是默西亞,也不是任何先知。」他說:「我是在曠裡呼喊者的聲音:修直上主的道路吧!」(若1:19-23)他是主耶穌的前驅,要為主耶穌開路。

那些只有天主所預選的人,才能認識主基督,聖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著祂,為基督作證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我看見聖神彷彿鴿子從天降下,停在祂身上。我也不曾認識祂,但那派遣我來以水施洗的,給我說:你看見聖神降下,停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以聖神施洗的人。我看見了,我便作證:祂就是天主子。」(若1:29-34)

當時他的聲勢,他大可以自稱為猶太人的精神導師,或領導者,但是,他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一個謙遜的人,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將自己的門徒介紹給主耶穌。

若翰的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若1:36-37)當若望及安德肋跟著主耶穌身後時,主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便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彼!—意即師傅—你住在哪裡?」祂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吧!」他們於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祂那裡住下了。(若1:38-39) 為什麼聖若望要記錄這一段福音,因為若翰就是將若望及安德肋介紹給主耶穌的。之後主耶穌揀選了:安德肋、若望、西滿伯多祿、斐理伯、納塔乃耳成為了祂的門徒。

我們是否能夠想像一下,主耶穌召叫人的方式,是否非常特別,「你們來看看吧!」他們看到了主耶穌住的地方,就在那裏住下來了,祂住的地方有什麼吸引人呢?主耶穌只是一位木匠,祂的住處一定非常的整潔、簡約、毫不奢華,應該有一些手工用具吧!睡上三個大男人應該不是問題;他們確實被吸引住了,而且邀請了其他的兄弟及好友,一起來見主耶穌,好榜樣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眼見為憑嘛!

我們如何吸引別人的呢?或是根本不敢將自己敞露在他人面前,或是帶著各種的面具,或是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祕密;哪天我們能像主耶穌一樣,完全透明,願意將自己展現在他人面前,當然要是好的一面,不是汙穢的一面,我們就會越來越肖似主基督了;信任跟隨著主耶穌,我們會看到更大的事。

三、 第一個奇蹟

若望福音第二章,講述了主耶穌到了加里肋亞的加納參加婚宴,祂的母親及門徒們也同祂在一起,在此我們可以看到,聖母瑪利亞勉強主耶穌行了第一個奇蹟:「將水變成了美酒!」

聖母瑪利亞向主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他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女人」,按猶太人的說法,表示尊敬(路19:27)。

這表現出雖然時程未到,主耶穌願意聽從自己母親的請求;而且祂彰顯了自己的光榮,於是祂的門徒就信從了祂。(若2:1-11)

白孟德神父說道:在加納婚宴上,瑪利亞比其他人先意識到,他們的酒已經用完了。她幫助我們在每天百中挑一的小事中,發現並符合天主的旨意。

瑪利亞始終意識到,她的神聖父子關係。

身為天主之母,她也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在為全人類服務中的母性角色。

這兩項事實,都滲透著她精緻而細膩的虔誠。她會繼續地愛我們,並且助佑我們,因為我們是她的孩子,母親總是親近及照顧最需要幫助的孩子。

當瑪利亞看著主耶穌、微笑著,或只是想到祂時,她是在看著、微笑著,在對天主說話,這才是祈禱真正的意義。聖母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取悅她的聖子。

我們自己的日常默想,應該引導我們完全與主耶穌認同,並以超性的視角,來看待每天相對不重要的細節。在加納婚宴,她向我們顯示了如何藉由她巧妙地向我主祈求。她是主耶穌的母親,且聖子愛自己的母親。

雖然她曾經看到祂,沉睡在她的懷裡,但是儘管如此,她還是不敢冒然地在此,告訴祂該做什麼;她只是向祂提出所發現的問題,並確信無論祂提出什麼解決方案,無論他決定要做什麼,都會是最好的。她把這件事完全交託給祂,讓祂完全自由地執行自己的旨意,沒有任何義務這樣做。

為什麼呢?她知道,無論祂做出什麼決定,都會是最完美的事情,問題也會以最好的方式來解決。可以這麼說,她並沒有束縛住祂的雙手,也沒有強迫祂採取任何行動。她相信祂的智慧,相信祂對事物更廣泛、更深刻的洞察力,這種洞察力,「看到了」她可能未曾想過的面向和情況。

她甚至沒有問祂的想法,認為此時這樣的介入是否合適:她只是指出了問題,並將其交託給祂。事實上,信德比最巧妙、最有力的論證更「讓天主承擔責任」。瑪利亞教導我們,在生命中困難的時刻,要留在十字架下默默地祈禱。我們在福音中最後一次聽到瑪利亞,是在她與宗徒一起祈禱,且是聖神降臨的時候。

我們要經常以短誦向聖母求助,多念托賴聖母誦及勤念玫瑰經。

四、 清理聖殿

主耶穌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聖殿,看見了所有做買賣的人,就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從殿院都趕出去,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給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從這裏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將他們趕出了聖殿。

在此主耶穌彰顯了祂的使命及天主性,使祂的門徒們清楚祂的身份。清理聖殿永遠要由主耶穌親自為之,並且祂預言了自己的死亡與復活,祂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猶太人不了解祂所說的意思,猶太人就提問說:「這座聖殿建築了四十六年,你在三天之內就會重建起它來嗎?」(若2:19)

而耶穌所提的聖所,是指祂自己的身體。所以,當祂從死者中復活以後,他的門徒就想起了祂曾說過這話,便相信了聖經和耶穌說過的話。(若2:13-25)

第一座耶路撒冷聖殿,是在撒羅滿為王的第四年時,他開始在摩黎雅山上所建築的聖殿,歷時7年,這座聖殿於公元前586年,為巴比倫王拿步高摧毀;在47年之後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國推翻了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居魯士王(Cyrus)頒旨,讓猶太人在公元前536年,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由於重建過程並不順利,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完工,歷時21年。

第二座聖殿,正如耶穌在聖經中所預言的(路21:20-28),在公元70年時被羅馬大軍焚毀後,只剩下西牆的部分,公元691年,西牆成為穆斯林教的奧瑪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的圍牆,聖殿原址,現在已是穆斯林教奧瑪清真寺。(維基百科,耶路撒冷聖殿,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8%B7%AF%E6%92%92%E5%86%B7%E8%81%96%E6%AE%BF)

2024.01.03第四十二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七)

五、 主耶穌與尼苛德摩的對話

若望福音第三章,講述到主耶穌與尼苛德摩的對話,尼苛德摩是個猶太人的首領,是辣彼中的辣彼,又稱為「辣伯,他因為主耶穌所行的奇蹟,因此明認主耶穌是主,所以稱主耶穌為超過自己的「辣彼,自然是對主耶穌心悅臣服的,佩服主耶穌所講的道理及所行的奇蹟。

主耶穌不直接回答他所問的問題,因為他是猶太人的首領,所以他瞭解一切的法律,主耶穌卻告訴他更深入的問題,有關「重生」說道:「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由肉生的屬於肉,由神生的屬於神。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哪裡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這裡是指我們所領受的洗禮,其中所提到的風是指「聖神」,就像上主在曷勒布山上,在輕微細弱的風聲,顯示給厄里亞的情況一樣(列上19:12)。

尼苛德摩完全不瞭解主耶穌在說什麼,所以才會說:「人已年老,怎樣能重生呢?難道他還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嗎?」他說得是實話,也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理智所到達的程度。

主耶穌講的重點在於:「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着祂而獲救。

那信從祂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祂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惡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祂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若3:1-21)

主耶穌清楚地表達了祂的身份,就是救世主,也就是猶太人所期待的那一位,以及祂來到世界上的使命,信從祂即獲得光明、重生及罪赦;然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此審判在世上已經開始了。主耶穌也做了結論說:「那信從子的,便有永生;那不信從子的,不但不會見到生命,反有天主的義怒常在他身上。」(若3:36)

雖然尼苛德摩不願意放棄自己原本的身分,以及所擁有的一切,毅然決然地追隨主耶穌,但是在猶太人要陷害主耶穌時,他有為主耶穌說話,他引用了(申17:6)去質問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如果不先聽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作的事,難道我們的法律就許定他的罪麼?」(若7:51)事實上他已經說出了證詞,並指出他們的行為不當。

在主耶穌蒙難過世後,所有的宗徒都跑走了,只剩下聖若望陪伴著主耶穌的母親瑪利亞,此時阿黎瑪特雅人若瑟來求比拉多,為領取耶穌的遺體,以及尼苛德摩也來了,帶着沒藥及沉香調和的香料,約有一百斤,二人一起去處理埋葬耶穌的事宜(若19:38-39)他們都沒有公開地承認自己是主耶穌的門徒,但是他們的行為已經證明了一切。

主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是要讓所有的人都得救,首要的條件就是信從主耶穌,其次就是以祂的教導來行事,這就是整部福音的重點,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認識主耶穌的緣由。

六、 主耶穌與撒馬黎雅婦人的對話

藉由默觀福音帶給我們靈性的成長,正如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的:「為了做好福音的分享,最佳的鼓勵來自於『以[愛]來默觀福音』,沉醉在字裡行間,用『心』去閱讀它。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接近福音,我們會驚訝到福音之美,常為之振奮。」因此,我們需要「恢復默觀的精神」:「這樣能幫助我們時常地意識到,有一份寶藏托付給了我們,促進我們的人性,和有助於善度新生。我們能給別人的,沒有比這個更寶貴的了。」(教宗方濟各《福音的喜樂》2013年11月24日,264)

當我們在生命中與主耶穌相遇之後,我們的生命將從此就會發生了改變,因為這是一份主耶穌的恩賜,就如同若望福音第四章中提到了「主耶穌與撒馬黎雅婦人的對話(若4:4-41)。」故事中有許多的細節,特別是這位撒馬黎雅婦人,遇到了主耶穌之後,她的整個生命就此翻轉過來了。

在講求種族純正的猶太人眼中,撒馬黎雅人過去與外族人雜居、通婚,因此猶太人視他們為「雜種」,也就是現在說的「混血兒」,現在一般人會認為「混血兒」的五官深峻,外貌秀麗;但是猶太人可不這麼認為呢?因此,猶太人與撒馬黎雅人成了世仇,而且互不往來。

就在這一天的中午,主耶穌來到撒瑪黎雅的一座城,名叫息哈爾,他累了,靠坐在「雅各伯泉」旁,想要喝一口水,此時日正當中,氣溫正熱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出門,因為天氣太熱了。然而,此時出現了一位撒馬黎雅婦人正要來汲水,她為什麼這時候出門汲水,是有背後的原因的,因為她的生活有一些複雜,因此不願意與其他的人碰面。

主耶穌向她說:「請給我點水喝吧!」主耶穌是一位猶太人,卻向撒馬黎雅人而且是婦人要水喝,確實不太尋常。那位撒瑪黎雅婦人就回答說:「你既是個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黎雅婦人要水喝呢?」

主耶穌渴了,祂渴望的是甚麼呢?祂渴望著所有的民族歸向祂,所以猶太人的傳統思維及種族問題,對主耶穌而言不是問題,祂愛及渴望每一個靈魂,祂邀請每一個靈魂,並且耐心地等待我們回應;聖德勒撒姆姆因為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說出:「我渴!」所感召,而成就了大事業,那麼我們應該要如何回應主耶穌呢?

耶穌回答她說:「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你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你或許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賜給了你活水了。」主耶穌在此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祂就是「活水」,顯然這位婦人將主耶穌當成「陌生人」,不知道祂在說甚麼?

那婦人問說:「先生,你連汲水器也沒有,而井又深,你從那裏得那活水呢?難道你比我們的祖先雅各伯還大嗎?他留給了我們這口井,他和他的子孫以及他的牲畜,都曾喝過這井裏的水。」這位婦人顯然對主耶穌產生了好奇心,「活水」是甚麼?而且難道祢比我們的祖先雅各伯還大嗎?她開始懷疑了。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主耶穌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祂就是「真理」的本身,因此祂是在對整個人類歷史說話。主耶穌確實是「活水」,是我們心靈賴以為生的「生命之水」,接受了主耶穌,我們就獲得了生命。

在中東那種沙漠型氣候的地方,如果能夠喝到這種「活水」而且永遠就不渴,誰會不要喝呢?主耶穌要是當時做起生意來,一定會大發利市,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接受祂,而確實引起了這位婦人的興趣。

婦人說:「先生,請給我這水罷!免得我再渴,也免得我再來這裏汲水。」此時主耶穌從原本的「陌生人」變成了「先生」,這位婦人的目的是要喝到永遠不再渴的「活水」。

但是,主耶穌要求的更多,要她的生活徹底的改變,於是耶穌向她說:「去,叫你的丈夫,再回這裏來。」這個問題直指她生活的問題核心:「貞潔、不安全感、悔改…等」,這也是她為何在中午出來汲水的原因,不想讓人撞見了。

那婦人回答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我沒有丈夫,正對;因為你曾有過五個丈夫,而你現在所有的,也不是你的丈夫:你說的這話真對。」這位婦人想要逃避問題,但是主耶穌是天主子,祂瞭解所有的一切,直接戳破了她的謊言。

婦人向他說:「先生,我看你是個『先知』。我們的祖先一向在這座山上朝拜天主,你們卻說:應該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這位婦人應該被嚇到了,所以想要轉移話題,此時主耶穌在她心中的身份,由原本的「陌生人」變成了「先生」再轉變為「先知」。我們在信仰中對主基督的認識,也是漸進似的,相知、相識、彼此瞭解、最後永不分離。

耶穌回答說:「女人,你相信我罷!到了時候,你們將不在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你們朝拜你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朝拜我們所認識的,因為救恩是出自猶太人。然而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祂的人。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是的,主耶穌確實是「真理」的本身,真正朝拜天主的人是以「心」來朝拜天主,這就是我們的主題,走上這條「默觀之路」。

婦人說:「我知道『默西亞』─意即基督─要來,祂一來了,必會告訴我們一切。」耶穌向她說:「同你談話的『我就是。』」此時主基督完全對她揭漏了一切。

於是那婦人撇下自己的水罐,往城裏去向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事: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此時主耶穌在她心中的身份,由原本的「陌生人」變成了「先生」再轉變為「先知」,最後她確認主耶穌是「默西亞」了。主耶穌的話在我們的內心,不也是這樣不斷地滋長嗎?我們越認出祂來,越清楚祂是「默西亞─救世主。」

最後,城裏有許多撒瑪黎雅人信從了主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證說:「祂向我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這樣,那些撒瑪黎雅人來到耶穌前,請求祂在他們那裏住下;耶穌就在那裏住了兩天。還有更多的人因着祂的講論,信從了他。他們向那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為了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並知道祂確實是世界的救主。」

由這裏我們可以知道,主耶穌是如何渴望地作使徒工作,而且是以如此超性的方式,如此的有效率,所以我們每個人只是天主的工具,盡量撒種,最後天主會收成一切的。

2024.01.17第四十三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八)

七、 救活王臣的兒子(若4:43-53)

王臣的信德

這是主耶穌第二次來到加里肋亞,當主耶穌第一次回到加里肋亞,祂自己的家鄉時,祂的鄉民因為祂的身分是瑪利亞及若瑟的兒子,而不接受祂,主耶穌曾親自作證說:「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決受不到尊榮。」這次祂回到家鄉,情況卻改變了,受到鄉民的接待,我們可以推知是因為祂到處宣講及行了許多奇蹟。

此時,有一位王臣,他的兒子在葛法翁患病,這人一聽說耶穌從猶太到加里肋亞來了,就到他那裏去,懇求祂下來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快要死了。主耶穌對他說:「除非你們看到神跡和奇事,你們總是不信。」這裡主耶穌所斥責的,不僅是王臣,而更是加里肋亞人。在這裡顯示出主耶穌看透人心,也知道人們的疾苦。

那王臣向祂說:「主,在我的小孩未死以前,請祢下來罷!」主耶穌回答說:「去罷!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了耶穌向他所說的話,便走了。他正下去的時候,僕人們迎上他來,說他的孩子活了。(若4:43-54)

他還特別問他們,孩子病勢好轉的時刻,他們給他說:「昨天第七時辰,熱就退了。」(即當日下午一時)父親就知道正是耶穌向他說:「你的兒子活了」的那個時辰;他和他的全家便都信了主。這是主耶穌所行的第二個神蹟,顯示祂憐憫的心及大能。

我們的信德

這個奇蹟是怎麼一回事,主耶穌這次沒有去摸摸這人的孩子,甚至沒有見到這個孩子,只說了一句話,而且這位王臣也相信了,沒有強迫主耶穌一定要到他家裡去,醫治好祂的兒子,因此是因為信德成就了奇蹟,在福音中這樣類似的奇蹟屢見不鮮;幾時我們面對困難及挑戰,我們會充滿信心,相信天主必會救援,或是懷憂喪志、了無生趣呢?

我們的信德是建立在甚麼基礎之上呢?奇蹟、如願以償、大病痊癒、友誼、別人的評價或是其他種種因素。若是沒有這些因素,我們又會如何呢?信德必須經得起考驗,否則是非常脆弱的。

八、 治癒患病已三十八年的癱子(若5:1-46)

那個神奇的水池

若望福音第五章,講述到主耶穌於安息日,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附近的水池,治癒了一位患病已三十八年的癱子,這個水池叫做:「貝特匝達」旁邊躺著許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痳痺的,都在等候水動,為什麼呢?因為有天使按時下到水池中,攪動池水;水動後,第一個下去的,無論他患什麼病,必會痊愈。因此所有的病人,都在池邊等待池水被攪動,無論如何都要搶先下去,好被治癒。我們也應該期待自己,無論有什麼樣的毛病,或是疾病,也能夠獲得天主的憐憫,好治癒我們。

為什麼天主會給以色列人如此的恩待,賜給他們這樣的水池,如果這個水池是在台灣,會是怎樣的情況呢?不是用來泡腳、戲水,而是有治癒的能力。當然基本上我們還是要相信,我們會被治癒,所以奇蹟才會發生。

我們來看一下,那位患病已達三十八年的癱子,他是如此的無助,為什麼祂願意在這麼長的時間,躺在池子旁邊呢?因為他期待被治癒,但問題是沒有人願意幫助他,若不是他今天遇到了主耶穌,他的一生是多麼地悲慘啊!無法行動,只有等待。

主耶穌的憐憫

主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裡,也知道他已病了多時,就主動向他說:「你願意痊愈嗎?」他對主耶穌非常無奈地回答:「主,我沒有人在水動的時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時候,別人在我以前已經下去了。」意思是我完全沒有機會。但是,他今天遇到了掌管天地、創造萬物的主宰,他是多麼地幸運啊!主耶穌向他說:「起來,拿起你的床,行走吧!」那人便立刻痊愈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來;而那一天正是安息日。

我們來想一想,這位被治癒的攤子,當時他的心情是如何呢?困擾他三十八年的疾病,因為主耶穌的一句話,就此消失了,他有多麼的感激,他接下來要如何感謝主恩,或是成為祂的門徒,還是不顧一切地享受黑暗罪惡的生活呢?那麼如果是我們,我們又會如何做呢?

猶太人的反應

更特別的是因為當天是安息日,於是猶太人對那痊愈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不許你拿床。」他回答他們說:「叫我痊愈了的那一位給我說:拿起你的床,行走吧!」猶太人沒有因為見證了奇蹟,而興喜若狂,反而不准他拿床離開,如果他們自己是患病三十八年的攤子,突然被治癒,他們會怎麼做呢?

此時主耶穌躲開了,所以他們不知道是誰做了這件事,無論如何是一項明顯的大奇蹟。事後,耶穌在聖殿裡遇見了他,便向他說:「看,你已痊愈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這句話很重要,如果我們獲得一項明顯的恩惠,要記在心裡,時時感恩,並且在我們陷入誘惑或是黑暗時,回想起來,好讓我們擺脫罪惡的生活。然而,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愈的就是耶穌。

猶太人知道之後,並沒有因為見到了奇蹟而欣喜,反而決定要開始迫害耶穌,原因是主耶穌在安息日行奇蹟。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現在,我們會怎麼作呢?也像猶太人一樣,拒絕主耶穌,要殺害主耶穌嗎?我們仔細地默想一下吧!細數一下天主在我們這一輩子,如何助佑我們、保護我們,而我們要如何回應呢?

主耶穌因著憐憫、慈悲及祂的愛,多次在安息日行奇蹟,顯示出安息日應當行愛德,而且祂是「安息日的主人。主耶穌遂向他們說:「我父到現在一直工作,我也應該工作。」亦即天主與祂同在,天主不會休息,一直不斷地看顧著整個世界,而安息日是為人立的,因為人需要休息,並且在這一天要朝拜天主,也就是「守瞻禮主日;主耶穌有赦罪的權柄,極其慈悲;然而猶太人卻因為主耶穌在安息日治癒癱子,而想要殺害祂。(若5:1-18)

主耶穌親自說明身份(若5:19-29)

接下來這段福音是非常重要的,主耶穌親自說出自己與天父的關係:

(若5:19-21)主耶穌是完全服從天父的旨意,聽命執行,並且祂所預言那項「更大的工程,也就是祂將要從死人中復活,救贖人類,未來會有最後審判,而且所有的人都要復活。

(若5:22-24)天父將審判的全權交給了主耶穌,為了要人們相信祂,尊敬祂,不尊敬祂就是不尊敬天父,相信主耶穌就是相信天父,就會獲得生,不受審判,而且已出死入生了。

(若5:25-29)主耶穌清楚地表示:祂要群眾現在就要相信祂,跟隨祂,天主使祂成為「生命之源,並且賜給祂行使審判的權柄,這就是聖子的職責;主耶穌又對歷史上所有的人說話,講述世界末日的情況:「因為時候要到,那時,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而出來:行過善的,復活進入生命;作過惡的,復活而受審判。」但是猶太人仍然固執己見,不願聽從。主耶穌又解釋道,未來的審判,祂依然是聽從天父的旨意,這也顯示出天主聖三的關係,而且天主是絕對公義的。

父為子作證(若5:30-32)

主耶穌的論證非常有邏輯,又清晰,沒有人能為自己作證,但是天主為主耶穌作證,這裡講到天主聖三有三個位格,且各自獨立,但是仍是同一個天主,而不是三個天主,然而人只具有一個位格;因此父可以為子作證,猶太人卻聽不懂祂在說什麼?

聖若翰作證(若5:33-40)

(若5:33-38)主耶穌提出:聖若翰來就是要為真理作證,而聖言就是聖子,也就是主耶穌。聖若翰如通明燈,幫助人們找到真理,歸向主耶穌;接受真理自然獲得光明,得到喜樂;主耶穌不斷地強調,祂來所要來完成那項大工程,就是從死人中復活,也就是要證明天主與祂同在,祂就掌管生命的天主子,但是猶太人並不在意,也不相信主耶所說的話,只在意主耶穌違反了安息日的規定,所以要除掉祂。還好我們不是活在當時的虔誠猶太教徒,否則我們也會將主耶穌釘死。

(若5:39-40)因為猶太人死守著(梅瑟五書TORAH),其中有談到永生,就是指著主基督而說的,但是猶太人不聽從,亦無法獲得生命。

猶太人不信耶穌(若5:41-47)

 (若5:41-47)主耶穌是因天父的名而來的,不是為了自己的光榮,而是光榮天主;我們自己是否也是如此呢?或是不斷地尋求自己的光榮,以及他人的肯定呢?罪惡就來自於此。奧斯丁曾說過:「新約隱藏在舊約裡,舊約在新約中顯露出來。所指的就是主耶穌。

不相信主耶穌的人,自然就不相信梅瑟,因為梅瑟所指的救恩,就是主耶穌。最後主耶穌揭露出猶太人不信祂的原因(本段註解):

(一)是由於不愛天主;

(二)只尋求自己的光榮;

(三)又不信梅瑟。

2024.01.31第四十四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九)

九、 五餅二魚的奇蹟(若6:1-15)

若望福音第六章,講述到主耶穌憐憫了跟隨祂的群眾,以五個大麥餅及二條魚餵飽了現場男人約有五千,尚未計算女人及孩童,改估一下可能有七、八千人,而且剩下的食物還裝滿了十二筐。這是主耶穌第一次的增餅奇蹟,即我們所熟知的「五餅二魚」奇蹟,在四部福音中(瑪14:13-21;谷6:32-44;路9:10-17)都有類似的記述,神學家們亦將增餅奇蹟作為「聖體聖事的預像;因為主耶穌在聖體聖事中,以祂的體血來餵養我們,使我們獲得飽飫;而且每一塊聖體的碎屑,不是主基督一部分,都是完整的基督聖體。

主耶穌治癒了癱子之後,來到了加里肋亞海,即提庇黎雅海的對岸,此時大批群眾,因為主耶穌所行的奇蹟而跟隨著祂,主耶穌醫治了人們的病痛,又擔心他們跟隨著祂那麼久,會挨餓而給予他們飽飫,由此可見主耶穌的慈愛及體貼入微。

在過程中主耶穌刻意地試探斐理伯,要他想辦法給群眾吃的,因為他跟隨主耶穌身邊,也看到過祂所行的奇蹟,卻對主耶穌仍然不瞭解,也沒有信心,否則不會提出疑問。

主耶穌見到了大批群眾,就對斐理伯說:「我們從哪裡買餅給這些人吃呢?」祂說這話,是為試探斐理伯;祂自己原知道要作什麼。難道創造天地萬物,能夠行各項奇蹟的主耶穌,祂沒有能力或是不能夠讓這些群眾吃飽嗎?主耶穌對人類提出邀請,要我們協助祂,一起成就大事,在許多事情上都是一樣的。

而斐理伯回答說:「就是二百塊『德納』的餅,也不夠每人分得一小塊。」他只想到自己有限的能力,沒有對吾主說:「主啊!請你幫助我們吧!這件事很值得我們來反省。(德納(Denarius)是一種羅馬制的錢幣「銀錢」,也是葡萄園工人一日的薪資(瑪20:2,9,13))

此時,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帶來一個孩子,對主耶穌說:「他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安德肋想辦法提出協助;但是,安德肋仍然沒有信心的說:「但是,為這麼多的人,這算得什麼呢?」

我們可以回想到,在加納婚宴時,「主耶穌的母親向衪說:『他們沒有酒了。』主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衪的母親卻給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聖母的反應與門徒截然不同,完全相信主耶穌會成就這項奇蹟,並且毫不懷疑,因此,主耶穌的第一個奇蹟,是在聖母的要求之下完成的。

主耶穌就拿起餅祝謝後,就如同一位大司祭舉揚聖體一樣,讓所有的人獲得飽飫,還特別向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糟蹋。」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主耶穌確實注意到每個小節,且教導我們不要浪費天主的恩賜;同樣的在彌撒中神父送完聖體後,神父也要將所有的聖體碎屑都收集起來,摻入酒水之中,一飲而盡。

群眾見到了主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人確實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是的!如擁立主耶穌為王,群眾就不愁飲食,而且百病全消;由於主耶穌看出他們要來強迫祂,立祂為王,就獨自又退避到山裡去了。

主耶穌是要以非暴力的方式征服世界,要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為王,從人的內心改變整個世界;而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擁有權勢、地位、享受榮華富貴的世俗君王。

十、 主耶穌步行海面(若6:17-21)

白孟德神父說道:在這一段福音記載著主耶穌在夜間,由加里肋亞海的海面上,走向乘船過湖的宗徒們(參考瑪14:22-33)。主耶穌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祂為什麼要在海面上行走呢?

當時,海洋被認為是有怪物,以及人類無法掌握的邪惡勢力聚集之處。特別是當暴風雨使海洋變得洶湧時,海洋是混亂的象徵,讓人想到底層世界的黑暗。

現在,天黑了,宗徒們發現自己身處湖中央。他們害怕沉淪,害怕被誘惑所吸引。主耶穌來了,在海面上行走,也就是說,戰勝了邪惡的力量。 祂行走在邪惡的權勢之上,並對祂的門徒說:「放心!是我。不必害怕!」(瑪14:27)我把你的敵人放在我的腳下—罪惡的生活方式、魔鬼、肉體—這些都是敵人,我們的敵人。主耶穌為我們踐踏了這些敵人。

那麼,當我們只看到黑暗,並感覺到自己正在向下沉淪時,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需要像宗徒一樣做兩件事:

祈求、呼求主耶穌:「主,救我罷!」(瑪14:30)以及

歡迎主耶穌,祂一上船:「風就停了。」(瑪14:32)

當我們身處於黑暗的時刻,祂來迎接我們,要我們歡迎祂。

當我感到害怕、遭遇到困難時,我會如何反應呢?

我是憑著自己的力量獨自前行,還是憑著信心呼求我主?

我的信德是怎麼樣呢?我相信主基督比海浪和暴風更強大嗎?

但最重要的是:我是否與祂一起航行呢?我歡迎祂嗎?

我是否在自己生命的小船上,為祂騰出了空間—從不孤單,

總是與主耶穌在一起呢?我要把舵交給主耶穌嗎?

在黑暗的十字路口,願主耶穌的母親、海洋之星,聖母瑪利亞,成為我們的燈塔,引導我們到達主耶穌的安全港。

十一、 主耶穌再次說明自己的身份(6:24-35)

群眾們經歷了「增餅奇蹟」,之後他們開始尋找耶穌,但是主耶穌看透人心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蹟,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他是天主聖父所印證的。」他們問說:「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天主的事業在這裡就出現了,主業團(Opus Dei)就是「天主的事業,什麼是天主的事業,也就是「普世成聖的召喚─所有的基督徒都要在日常生活中成聖。」

主耶穌回答說:「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他們又說:「那麼,你行什麼神跡給我們看,好叫我們信服你呢?你要行什麼事呢?我們的祖先在曠野裡吃過「瑪納」正如經上所記載的:『他從天上賜給了他們食物吃。』」很明顯地他們完全不相信主耶穌,還是想著吃的食物。

主耶穌說話不拐彎抹角,直接了當地說出重點,告訴我們不要為可朽壞的物質忙碌,而要追求「永生的食糧」-即主耶穌自己,也就是要信從主耶穌,改過謙善。

群眾已經歷過了許多奇蹟,現在卻要主耶穌再行奇蹟來證明自己,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貪婪及沒有信德,這些奇蹟要是發生在現在會有什麼效果呢?同樣地在我們的生命中,是否只是不斷地尋求奇蹟,如果看不見奇蹟那又如何呢?認為天主不公平不愛我們嗎?

其實耶穌所立的七件聖事為我們而言都是奇蹟,而且充滿著無限的恩寵,讓我們的靈魂獲得飽飫;今天早晨我們還能起床,看見朝陽,欣賞日落,這些都是奇蹟,為此就要感謝天主,讓我們又賺得一天補贖自己的罪過,好來讚美天主、感謝天主。

主耶穌對群眾所說地「真正的食糧,是來自於天主,並賜給世界生命的。在眾人要求之下,主耶穌清楚地回答我們:「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飢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因此奇蹟天天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是否有心親近天主,領受這來自天上的神糧呢?

主耶穌清楚地對群眾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裏來;而到我這裏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

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祂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若6:35-40)

聽到了主耶穌以上的說明,是否讓我們這些信從主耶穌的基督徒們備感安慰,我們成了天主的子女,將來我們必要被得救,天主所不食言,

「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6:51-56)

主耶穌所說的這些話,至關重要,祂就是生命之糧,而且祂願意將祂的體、血賜予我們做食物及飲料,並保證信從祂的人,連一個也不會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們復活,藉此充分地表現出主耶穌對我們的愛。

此時許多的人都離開祂了,因為猶太人對飲食的規定非常嚴格,不會吃帶血的肉、駱駝、貍貓、兔子和豬內,他們視為不潔的,所以不能吃,何況是主耶穌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當時聽起來,祂真的是瘋了!

猶太人飲食禁忌,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C%A6%E5%90%88%E6%95%99%E8%A6%8F%E7%9A%84%E9%A3%9F%E7%89%A9_(%E7%8C%B6%E5%A4%AA%E6%95%99)

還好伯多祿代表我們說出了:「主!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6:68)他真的不是普通的人物啊!感謝他的莽撞與衝動,時常正中紅心,給他一個讚!

2024.02.21第四十五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

十二、 那位犯姦淫的罪婦獲得了主耶穌的愛(若8:1-11)

那位犯姦淫的罪婦

若望福音第八章,講述到一段感人的故事,主耶穌來到了聖殿,「經師和法利塞人」為了考驗主耶穌,而將一位正在犯姦淫時被捉住的罪婦,帶到主耶穌的面前來,他們很篤定地說到,依照梅瑟的法律所規定,應該用石頭砸死這樣的婦人,而他們要看主耶穌怎麼說?要如何處理?

主耶穌沒有立刻回答他們,只是彎下腰來畫字。主耶穌在寫了什麼呢?此時,大概只有站得較近的人才看得到,因此有人說,祂寫出了在場每個人的名字及所犯的罪,而且是依老至少清楚地寫出來;因為他們不斷地追問,祂便直起身來,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然後繼續地彎下腰畫字;於是他們兇惡的樣子逐漸消失了,而且就從年老的開始到年幼的,一個一個地都溜走了。

我們可以默想一下,當時那位罪婦的心情,她知道自己所犯的罪,也知道她的族人會如何地對待她,今天可能就是她的忌日;但是今天她遇到了主耶穌,祂不輕看任何一位罪人,也不任意定人的罪,因此主耶穌對她說: 「婦人!他們在那裏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她說:「主!沒有人。」耶穌向她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傳說中這位罪婦,就是瑪利亞.瑪達肋納,之後她成了主耶穌的門徒,哥哥拉匝祿及姐姐瑪爾大成了主耶穌的好朋友,就住在伯達尼,主耶穌經常去拜訪他們呢!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主耶穌的智慧,而且祂有一顆溫柔的心;當一個人在絕望中遇見了天主的愛與寬恕,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應該是要「以愛還愛」吧!

我們願意得到罪赦嗎?

如果今天我們是那位罪婦,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觸犯了死罪,難逃一死;然而,此時我們遇到了主耶穌,祂幫我們解了圍,還赦免了我們的罪,條件是:「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我們的感受會是如何呢?我們會多麼地感謝主耶穌,再給了我們一次重生的機會。

反過來說,當我們發現別人犯了錯,而且是很明顯的錯誤,我們是否也會如同「經師和法利塞人」一樣,立刻下判斷,這人該死,而且該死一百次都不夠,甚至於開始詛咒起來呢?或是,當我們自己犯罪時,我們就立刻祈求天主憐憫,緩於發怒,不要降罪於自己;不要這樣做,要克制自己,讓主耶穌有一點空間,將審判權交給天主。

事實上,類似這樣寬恕的事情,每天都有機會發生,只是我們是否重視這項聖事,就是在告解亭當中,神父代表主耶穌親口告訴我們:「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赦免你的罪,平安回去吧!」此時,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喜樂,卸下了重擔;但是,有多少人經常去辦告解呢?還是不斷地褻瀆聖體聖事呢?去辦一個妥善的告解吧,每天不斷地革新自己。

十三、主耶穌再次證明自己的身分(若8:12-59)

在這一段福音中,主耶穌已經是第三次證明自己的身分,不斷地給猶太人機會悔改,並歸向祂;但是猶太人仍然心硬,不願意相信,雖然事不過三,主耶穌仍然規勸我們,等待著我們悔改。

照世真光

主耶穌又向眾人講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主耶穌直接給答案,沒有迴避問題;但是猶太人要祂提出證據,主耶穌仍然將自己的身分解釋給他們聽,但是完全沒用。

對於不願意接受信仰的人而言,我們真的是無可奈何,所以為什麼主耶穌要說:「是在天之父揀選了我們,而不是我們選擇了天主。我們被揀選,不是因為我們的聰明才智有多高,而是依靠我們對天主的愛與信德;面對天主,理智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反而應該要讓理智進入黑夜,使信德獲得光照;因為,天主是無限的,信德提醒我們祂是無限的,人是無法完全理解的。

就如同天主三位一體的道理,人無法理解;因此,天主對我們的理智而言,是黑暗的;同樣地,信德也使我們的理智目盲;因此,靈魂的信德越深,與天主的結合也越加緊密。

主耶穌在這一段辯證,非常精彩,值得細讀,最後卻讓主耶穌惹來殺身之禍,因為猶太人無法接受真理。法利塞人認為,主耶穌以自己的身分來證明自己是無效的;主耶穌回答說:祂證明自己是有效的,祂已經說過,天父可以為祂作證,祂就是真理本身,需要如何證明呢?猶太人不瞭解天主三位一體的道理;因此人應該要設法理解真理,就如同科學與真理不會有衝突,因為科學的最高境界是哲學,哲學是為追求真理,就是聖言,救世主耶穌。

主耶穌來自於天父,法利塞人不願瞭解主耶穌,以自己有限的理性做判斷;就如同歐洲不斷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理性主義抬頭,主張人的理智無法理解的事務,就不存在,也不接受,反而造成對真理及信仰的無知。

主耶穌再一次說明,天父可以為祂作證,但是法利塞人不願瞭解,因此不接受,也認同主耶穌;有時候我們必須要感慨,有智慧的人可以瞭解天主,也可以拒絕天主,而我們這些接受天主恩典的基督徒,應該要時時感謝天主的大恩。

猶太人必死在罪惡中

不接受主耶穌,等於拒絕真理,也就是仍然活在罪惡當中,猶太人認為自己是選民,必然會得救,就是大錯特錯了;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亦當自我警惕,不要自我感覺良好,而讓自己成為被譴責的對象,因為主耶穌本身就是真理,因此祂來到世上,就是要指證世上的一切錯誤。天主教的信仰不會隨波逐流,逢迎潮流,而很多時候是相反於時代的潮流。

主耶穌又說「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就是預言祂將為我們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且要復活升天,這也是我們信仰的基礎。當時與現在是一樣的,有人樂於接受真理活於基督,做天主所喜悅的事;而有人卻仍然樂於活在罪惡的泥沼中,真要感嘆,可貴的自由啊!

猶太人自恃為亞巴郎的子孫不願悔改

猶太人不接受主耶穌,自認為是亞巴郎的子孫,亦即選民,必能得救;但是不接受真理,活於罪惡之中,如何能夠得救呢?主耶穌直接指出亞巴郎服從天主的旨意,成為信德之父,猶太人卻不接受主耶穌,並且企圖殺害主耶穌;不接受主耶穌的教訓,使自己處於黑暗之中,自然死罪難逃。

主耶穌的教導,始終是直接了當,不會討好任何人,直接指出猶太人不接受真理,隨從邪惡的本性,成了撒謊者撒旦的後裔,可見拒絕真理的嚴重性;更嚴中的情況發生了,猶太人不接受主耶穌的教導,反而汙辱主耶穌付了魔,褻瀆天主聖神的罪無法赦免。

我們一定要切記,不能褻瀆天主,唯一該做的事,是光榮天主,服從天主的旨意,否則我們也會成為撒謊者撒旦的同路人,不用爭辯天堂、地獄是否從在,遲早都要面見天主,我們自然要交帳的;無知是原罪的後果之一,固執不接受真理,終將導致喪亡。

2024.03.06第四十六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一)

十四、 治癒天生的瞎子(若9:1-41)

若望福音第九章,敘述了主耶穌行了一個很經典的奇蹟,治癒一位天生的瞎子,不過主耶穌行奇蹟不需要選定特別的日子,即便是安息日也是一樣的,天主是安息日的主人,應行愛德。

安息日的解釋

白孟德神父對於安息日的解釋說道:

法利塞人是對的,還有另外六天主耶穌是可以治病的;因此,人們應該在那些日子到祂那裡來尋求醫治—因此要遵守神聖安息日的休息。

就連上主,也在六天內創造了天地萬物,並在第七天休息了;於是,天主祝福了第七天,定為聖日(創2:2)。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主耶穌要在安息日治病呢?

顯然地,主耶穌確切地知道為什麼—以及為什麼祂要這樣做,並沒有違反第三誡「守瞻禮主日。」,即使祂看起來正是違反了誡命,試想一下這兩點:

首先,創世記紀載著,上主所創造的一切都「很好」

其次,亞當和厄娃犯罪後,上主的創造物都被罪所玷污了,也被死亡污染了,已經不再是「很好」了。

上主該怎麼辦呢?祂會讓罪和死亡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嗎?這對全善的上主而言是不合適的;上主必須要做一些改善。

上主開始了祂的新工作—再次創造的工程;特別是被死亡詛咒的人類,對他們的治癒及再創造;這項準備,在天父派遣祂的聖子來到世界達到了巔峰。

正如上主首先藉由祂的話語,創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樣,上主現在也藉由祂道成肉身的聖子所說的話語,重新創造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天父藉由主耶穌使一切萬物更新。

在十字架上,主耶穌甘心地將自己作為完美的犧牲,奉獻給天父,從而實現了罪的赦免;天父非常喜悅而光榮地使祂的愛子主耶穌,從死亡中復活起來。

在主耶穌的受難日,祂將受到罪的咒詛,使舊的受造物置於死地;完成這項工程後,祂在星期六的安息日休息了;在主日,天父藉著聖神的力量,使祂光榮地從死亡中復活,從而在天上獲得了永遠安息日之安息。

復活的主耶穌建立了新的創造,這在祂的安息日醫治中,獲得了預表及記號;此外,在五旬節,復活的主耶穌將祂的聖神,澆灌在宗徒們身上,因此誕生了以聖神所施洗的教會。

藉著洗禮,我們與主基督同死;我們被罪咒詛的本性已死去,我們在主基督內成為重新創造的人,藉由住在聖神內,分享祂復活及光榮的人性。

基督徒在世上安息日於主基督內所行的一切,應配得主基督在天上,所獲得永遠安息日之安息。

猶太人對罪的看法

當時的猶太人將病痛,當作一種懲罰或是罪惡的結果,主耶穌答覆說:「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當我在世界上的時候,我是世界的光。

其次他們認為在安息日不能做任何事,否則也是犯罪的行為,所以他們認為主耶穌在安息日行奇蹟,也是不遵守天主的誡命,所以不是來自於天主,他們卻不知道,這些規定就是他們面前這一位造物主,救贖者所定的,為了要朝拜天主而定的。

主耶穌是如何治癒瞎子

主耶穌是如何治癒這個瞎子呢?祂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去,到史羅亞水池裡洗洗吧!」—史羅亞解釋為:「被派遣的」—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很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只要我們相信,服從,去執行,就成就了奇蹟。

如果有人吐唾沫在地上,和了些泥抹在你的眼睛,你的感覺如何呢?是否有一點噁心呢?特別是在近年來的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是天生的瞎子何嘗不願嘗試一下呢?很多人因為身患疾病,願意嘗試許多的偏方,因為碰碰運氣,試試無妨,毫無損失,可是主耶穌的唾沫和了泥,卻有如此神效。

主耶穌是照世的真光,不接受主耶穌的人們,就是活在黑暗的罪惡之中,就像一個靈性的瞎子;我們接受主基督的人們,都非常的幸運,活在真光的照耀下。

瞎子的父母及瞎子的辯證

而在過程中,猶太人詢問那個瞎子的父母,這是他們的兒子嗎?他真的是天生的瞎子嗎?他是怎麼復明的呢?他的父母因為害怕猶太人,所以答覆說:「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兒子,也生來就瞎。如今他究竟怎麼看見了,我們卻不知道;或者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問他吧!他已經成年,會說自己的事了。」(若9:19-21)

之後,由於猶太人又不斷地質問,那個獲得恩寵的瞎子,瞎子將整個過程說了兩次,猶太人還是不信,於是他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了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願意聽呢?莫非你們也願意做他的門徒麼?」猶太人開始辱罵瞎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的,我們想要過虔誠的生活,想要為吾主作證,卻獲得虛偽,假善人的評價,這就是七罪宗其中的一項「嫉妒。」;我做不到,你也不能作,因此,凡事低調是對的。

瞎子接下來所做的辯證,就十分適切了:「天主不俯聽罪人,只俯聽那恭敬天主,並承行祂旨意的人;自古以來從未聽說:有人開了生來就是瞎子的眼睛。這人若不是由天主來的,他什麼也不能作。」結果猶太人氣急敗壞,把復明的瞎子趕出去了。

人子來世判別世人

復明的瞎子被趕出聖殿,遇到了主耶穌,吾主將自己介紹給這個胎生的瞎子,他就遂俯伏朝拜了主耶穌,他真的是一個獲得恩寵,且是最幸福的人啊!

然而法利塞人還是執迷不悟,天主將十誡頒佈給猶太人,最後法利塞人卻衍生成為繁複又難以遵行法律,總共613條,而且連主耶穌所行的奇蹟,都被他們否認了;天主愛所有的人,但是祂願意人自由的選擇,接受祂的愛,而且要以愛還愛;天主不會勉強人,作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當然也允許人拒絕祂;猶太人是天主的選民,明知道救恩來自於猶太人,卻拒絕了天主的恩寵。

當然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首先獲得救恩的人們,應該都是猶太人,然而迫害主基督的也是猶太人;自由確實是一份恩寵,也是一項奧秘,為我們相信「基督是主」的人來說,我們是多麼幸福啊!如今我們得到了救恩,就永遠不要離棄祂。

十五、 主耶穌是善牧(若10:1-10)

若望福音第十章記載著,主耶穌以當時猶太社會中,牧羊人的生活習慣作為比喻,主耶穌將自己比喻為善牧及羊棧的門,羊群只聽牧羊人的聲音,跟隨著牧羊人的腳步。在Youtube有一段影片:(羊真的會聽牧人的聲音嗎?哇~看看影片中可愛的綿羊)給了我們正確的答案。

牧羊人帶領羊群尋找青綠的草場,獲得食物恢復體力;然而羊群也有可能會遇到豺狼及盜匪的迫害,而牧羊人會奮不顧身,全力保護每一隻羊;「傭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因為他是傭工,對羊漠不關心。」(若10:12-13)

我們是屬於天主的羊,自然聽從主耶穌的聲音,主耶穌也知道每一隻羊的名字,呼喊著我們每個人的名字,歸回到祂的羊棧,主耶穌也為了自己的羊群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感謝天主賜予我們,如此好的善牧,賜予我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我們也更要熱切的祈求天主,賜予我們更多的善牧,好看管祂的群羊。

主耶穌的預言

當主耶穌第四次又在解釋自己的身分,預言自己受難與復活說道:「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這是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若10:17-18)結果猶太人聽不懂,並且發生了爭執,有人認為主耶穌附了魔;也有些人認為被附魔的人,如何會使瞎子復明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清楚主耶穌在說甚麼,就在每一年的聖周,我們就會陪同主耶穌經歷這一切。

2024.03.20第四十七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二)

十六、 耶穌是天主子(若10:22-42)

主耶穌第五次說明自己的身分

這裡我們再次讀到,主耶穌已經是第五次說明自己的身分;猶太人要主耶穌證明自己的身分,他們說:「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呢?你如果是默西亞,就坦白告訴我們吧!」

主耶穌的答覆是:「我已經重複告訴了你們了,你們卻不相信;我以我父的名所作的工作,為我作證(是指所有的奇蹟),但你們還是不信,因為你們不是屬於我的羊(他們詢問主耶穌的目的,不懷好意,要在羅馬人前控告祂;因此他們不是屬於天主的,我們要思考一下,我們是屬於誰的?多少次我們否認天主呢?)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我賜予他們永生,他們永遠不會喪亡;誰也不能從我手中把他們奪去(這些是指相信基督是主的所有基督徒們)。我那賜給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為此,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將他們奪去。我與父原是一體。(接受主耶穌是主的人,成為天主父的義子女,祂會保護我們。)」此時猶太人又拿起石頭來,要砸死他,他們既不講理,而且非常暴力。

主耶穌的辯證

主耶穌反問他們,祂賴天主的力量行了那麼多的奇蹟,有哪些事讓他們來砸死祂?他們要砸死祂的原因是,主耶穌將自己當成天主,他們認為這是褻瀆的話,如此我們瞭解到,無知的可怕。

主耶穌辯證說「在你們的法律上不是記載著:『我說過:你們是神』嗎?意指承行天主旨意的人,稱為屬於天主的人,我們都是天主子。

主耶穌繼續說道:「那麼,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的,因為說過:我是天主子,你們就說:你說褻瀆的話麼?」如果主耶穌不是來執行天主的旨意,我們就不必信從祂;至少要因為祂所行的奇事,而相信祂,並且認出天主與主耶穌同在。結果猶太人又要捉拿主耶穌,人的個性要改變實在是很困難的,除非聽從聖神的召喚。

有一些思想相對開放的猶太人確實有理智,發現到他們相信聖若翰,也知道聖若翰並沒有行過奇蹟,因此相信對主耶穌所作證的一切都是真的,我們信仰的依據是什麼呢?就是聖傳與聖經,這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屬靈的危機,告訴年輕人,你可以成為聖人

十七、 復活了拉匝祿(若11:1-10)

若望福音第十一章的記載著,復活了拉匝祿故事描述地非常細膩,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為祂所鍾愛的朋友拉匝祿流淚;瑪爾大及她的妹妹瑪利亞.瑪達肋納和拉匝祿這一家人是主耶穌的好朋友,主耶穌只要來到伯大尼就會來拜訪他們,並且獲得充分的休息。

瑪利亞.瑪達肋納是誰?

據說瑪利亞.瑪達肋納就是那位犯姦淫被當場抓到的罪婦,差一點被石頭砸死;「經師和法利塞人」為了考驗主耶穌,而主耶穌當場救了她並赦免了她的罪(若8:1-11)。

主耶穌復活了拉匝祿之後,在他們伯達尼的家中吃飯,瑪利亞.瑪達肋納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若12:3)。

有一次主耶穌來到他們家作客,瑪爾大忙得不可開交,瑪利亞卻坐在主耶穌的腳邊聽祂說話,到底哪一件是比較重要呢?主耶穌給了答案,瑪利亞所選擇的是最好的一部分(路10:38-39),也有人說之後主耶穌與瑪利亞都一起去幫助瑪爾大準備飲食了;

甚至在主耶穌受難時,一直陪伴著聖母瑪利亞到十字架下;而且在主耶穌復活當天主日,也是她第一個到達墓穴的;主耶穌升天後他們一家三人到了法國傳教,成為了教會所敬禮的聖人。

主耶穌掌管著生命,復活了拉匝祿

這次主耶穌來到了伯大尼附近,在這個時候拉匝祿已經死去四天了,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裡。瑪爾大對耶穌說:「主若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瑪爾大清楚主耶穌是救世主天主;主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事實上瑪爾大懂得道理,但是她不知道主耶穌會怎麼作。(若11:20-23)

而主耶穌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證明祂所說出的這段話:「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是真實的,也就是說祂掌管著生命;瑪爾大也完全相信。

而當主耶穌在行奇蹟前,每次都會詢問領受此項恩寵的人是否有信心?瑪爾大相信主耶穌是默西亞,但她不知道主耶穌要在此時救回拉匝祿;此時瑪利亞來到耶穌所在的地方,一看見祂,就俯伏在祂腳前,向祂說:「主!若是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此時主耶穌也有表現出祂人性的一面,同時因為人的沒信心而感傷。

為什麼主耶穌不立刻到他們家裡去,使納匝祿復活呢?為了讓眾人瞭解到納匝祿確實死了,然而主耶穌掌管著生命,祂可以自由地收回及給予生命,主耶穌要他們將墓穴的石頭挪開;瑪爾大則說屍體已經臭掉了,這是一般的常識,主耶穌對她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如果你信,就會看到天主的光榮嗎?他們便挪開了石頭;耶穌舉目向上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我本來知道你常常俯聽我,但是,我說這話,是為了四周站立的群眾,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吧!」死者便出來了!(若11:40-44)於是復活了拉匝祿,在場的人無不感到震驚。

猶太人的心硬

見到了那麼大的奇蹟,經師及法利賽人卻更篤定地要除去主耶穌,也包含除掉拉匝祿;猶太人作出這樣的決定,也讓人感受到心寒與人心的可怕;當時的大司祭蓋法,既使知道了主耶穌行了如此大的奇蹟,卻仍然不願改變他們想要除去主基督的信念,因此再多的奇蹟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人是絕對自由的,既便是猶達斯也是一樣的;人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因此生活在罪惡中的人們,除非接受天主的憐憫,或是聖神的感動,否則是不會改變的。

我們也可以做個反省,是否在我們內心某些部分,也不願意主基督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宰,求天主賜予我們力量及勇氣,順從祂的旨意,直到最後的時刻。

2024.04.03第四十八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三)

十八、 伯達尼晚宴(若12:1)

在主耶穌復活了拉匝祿之後,逾越節前六天,在伯達尼參加晚宴,瑪爾大伺候,而剛復活的拉匝祿也是和主耶穌一起坐席,看起來主耶穌應該是在他們三個人家作客;聖施禮華曾說過:「的確,我總是稱我們的聖體龕為伯達尼。你要成為耶穌的朋友─拉匝祿、瑪爾大和瑪利亞─的朋友。那麼,你就不會再問我,為什麼我稱我們的聖體龕為伯達尼了。」(《道路》,322) 聖體龕主耶穌駐留的地方,我們的心及我們住的家,是否也是歡迎主耶穌的聖體龕呢?

此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頓時屋裡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

罪婦為主耶穌抹油的兩起事件

很清楚地,我們讀到的瑪竇福音(26:6-13)及路加福音(7:36-50),談到了相同的事件,思高聖經在本段的註釋,說明此罪婦不是伯達尼的瑪利亞,也不是瑪利亞.瑪達肋納;Navarre bile也說明道,這兩個事件是完全不同的,因為敘述的細節是不一樣,第一次的發生是為求罪赦;而第二次在伯達尼的事件,是為了表達對主耶穌的愛,更預顯了瑪利亞.瑪達肋納將要為主耶穌受難的肉體抹油。

事實上一些神學家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認為就是她們是同一個人;也有人認為不是,無論如何都是主耶穌愛罪人的美麗聖經史實,並且不會影響我們的信仰。

猶達斯的虛偽與自由

同時,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說道:「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若12:4-6)可見其他的宗徒瞭解猶達斯之前做了什麼壞事,聖若望更是痛恨他。

狄剛總主教曾經曾對猶達斯的問題解釋過:「我們來看一下那可憐的猶達斯,他生性愛錢,但是主耶穌仍然讓他和其他的門徒一樣跟在身邊,教導他所有的真理,賜予他各種權柄,甚至於委託他管理錢財,這就是主耶穌的仁慈,信任他,給他機會擺脫對錢財的誘惑,最後他還是為了三十塊銀錢,出賣了愛他的主耶穌。

有人認為猶達斯出賣主耶穌,是命中註定的,經過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瞭解到,主耶穌是愛他的,也給了他許多悔改的機會,最後他仍然出於自由意志,選擇了出賣了他的師父主耶穌。」

主耶穌就說:「由她吧!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在此預言了他的受難,許多人知道主耶穌及剛復活的拉匝祿都在那裏,就蜂擁而至;司祭長議決不只是主耶穌連拉匝祿也要殺掉,因為有許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的緣故,離開他們,而信從了耶穌。(若12:9-11)人的嫉妒之心非常可怕,甚至要取人性命。

十九、 耶穌榮進聖京(若12:12-17)

白孟德神父每日講道

隔一天,主耶穌以默西亞的身份騎著驢駒進入了耶路撒冷,正如許多世紀以前所預言的一樣;人們也明顯地以稱揚默西亞的方式來讚揚祂,法利賽人們很清楚這些預言,然是一般百姓也很清楚,他們顯然是過於欣喜若狂了。

主耶穌的榮進是一件純樸的事情,祂用一隻可憐的動物做為寶座。聖施禮華說道:「我個人並不以承認自己在我主眼中,不過是一頭馱重的畜牲為恥:『在祢面前我像是一頭畜牲,時刻同祢在一起,祢牽着我的右手,』(聖詠拉丁文通俗版本 Vulgata 72)他補充說道:『祢牽着我的轡頭。』」

主耶穌也想騎著一隻卑微的動物,榮進當今人類的生活,祂希望我們在簡單的工作中,亮眼地完成工作,表現出我們的喜樂、平靜和對他人的真誠關懷,從而為祂作見證。

每個人一生的故事,就是天主不斷地眷顧他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是天主鍾愛的目標,主耶穌準備好為耶路撒冷付出任何代價,但是這座城是不願意為祂的慈悲敞開大門,這是人類自由的深切奧秘,總是有可能造成拒絕天主恩惠的悲哀,自由的人啊,心甘情願地做奴役,因此,耶穌不會對你說(傳說祂曾對聖女大德蘭說過):「德蘭,我願意…,可是人們卻不願意。」(道路,761)

我們究竟如何回應聖神無數地指引?祂設法使我們在日常工作及環境中聖化我們,在一天當中我們對天主說了多少「我願意!」,對自己的自私、懶惰和在許多事情上缺乏愛德,說「我不願意!」,甚至那只不過是一件小事情。

聖伯納多評論道:「『除掉祂,除掉祂,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然後『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賀三納至高之天。』如今對祂吶喊到:『猶太人的君王』;而過幾天之後他們將喊叫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君王!」兩者確有天壤之別,綠色的棕櫚枝與十字架、鮮花與茨冠之間的對比!之前他們讓祂由自己的衣服上走過,不久之後他們就要剝去祂的長衣而為它擲骰。」

主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為喚起我們每一個人的忠誠和恆心,召喚我們更加忠實,因為我們的決策不只是短暫閃爍而又熄滅的亮光;因此,我們將跟隨我主登上十字架。

摘自《心靈與主》,方濟·卡瓦哈爾神父著

二十、 耶穌對民眾最後的講詞(若12:20-29)

外邦人求見主耶穌

有一些希臘人,是指說希臘話而歸依猶太教的外邦人,由斐理伯及安德肋的引薦想要拜見主耶穌,主耶穌因見這些外邦人懷着好意前來求見,遂預言自己「受光榮」的時辰,即因受苦受死光榮父的時辰到了,就以麥粒先死而後結實自比,說明自己的死亡,在外邦人中所要發生的效果。

耶穌開口向他們說出了以下的名言:「人子要受光榮的時辰到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哪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

這一句話,我們應該非常熟悉,主耶穌就是那一粒麥子,因為祂的聖死,而救贖了所有的受造物;那些以「主耶穌的心為心」的諸位聖人們,以及我們所有的基督徒們,就是那些主耶穌所結出的許多子粒,走著與主耶穌同樣的腳步,主耶穌也為我們保證,「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問題是,我們真的是這樣嗎?

主耶穌的人性與超性反應

主耶穌接著說:「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呢?」(若12:20-26)

主耶穌知道自己將要如何接受審判,羞辱、鞭打而且被殘酷地被釘死,祂清楚每一個過程,將要受到任何的苦痛,因此更加恐懼及痛苦,一般人不知道自己會如何死去就已經分常恐懼及痛苦,何況是主耶穌,還好主耶穌也知道自己將要光榮地復活起來。

聖施禮華曾說道,天主讓他看見了主業團的時候,他的感受是如何:天主要他開始這樣一個龐大的事業,他說道:「我當時是26歲,我有天主的恩寵和良好的幽默感,沒有別的。」多年後,他又補充說道:「如果我在1928年就知道了,為我準備的是什麼,我便會死去。」(鐘聲響起的那天,12章)

我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吧?但正是為此,我才到了這時辰。父啊!光榮你的名吧!」

主耶穌雖然恐懼,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且是要光榮天主;一般人不會瞭解天主的計畫及旨意,除非天主願意直接啟示給我們,否則我們只能不斷地嘗試,然而在天主手中沒有所謂的失敗。

當時有聲音來自天上:「我已光榮了我的名,我還要光榮。」在場聽見的群眾,便說:「這是打雷。」另有人說:「是天使同他說話。」」(若12:26-29)

耶穌回答說:「這聲音不是為我而來,而是為你們。現在就是這世界應受審判的時候,現在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趕出去;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他說這話,是表明他要以怎樣的死而死(若12:29-34),就如同梅瑟在曠野裡高舉了銅蛇,而拯救了當時以色列人的悖逆;「世界的元首」是指當時宰制世界「黑暗勢力的霸主─魔鬼」;主耶穌的死亡將驅逐魔鬼的勢力。我們不禁要問:魔鬼的勢力現在還存在嗎?我們自己可以找到答案。

我們可以瞭解,天主為了愛人類可以犧牲一切,承受一切的痛苦,而我們每一個人是以什麼來回報主耶穌呢?「主啊!不要讓我受太多的苦,我無法吃苦,連苦瓜都不吃;不要來找我吧!照其他更能吃苦,更有資格的人吧!多賜給我屬於世俗的:『金錢、享樂、名譽及權勢吧!』」但是如果我們跟隨著光,會成為光明之子;因此,當我們為了天主的旨意而將主基督高舉的時候,才會吸引所有的人一起歸向主基督。

聖史的感想

聖若望的感想很深,也感到不可思議,就如同我們一樣,主耶穌在他們面前行了這麼多的神跡,他們仍然不信祂;聖若望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

『上主!有誰會相信我們的報道呢?上主的手臂又向誰顯示了出來呢?』

他們不能信,因為依撒意亞又說過:

『上主使他們瞎了眼,使他們硬了心,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裡覺悟而悔改,使我治好他們。』

先知說的話在主耶穌身上都一一應驗了,而一些猶太人的首領也信從了主耶穌,只是因為法利賽人的勢力,而不敢明認主耶穌是主,免得被逐出會堂,因為他們喜愛世人的光榮,勝過天主的光榮。(若12:37-43)

這些話在今日依然有效,為何相信主基督接受信仰的人那麼少,我們很幸運,明認基督是主,也願意活出主基督的教導來,應該要時時感恩。

耶穌宣言的大綱

我們聽一聽主耶穌的吶喊,這是多麼激烈的情感表達呢?祂說道:「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從天父;看見我的,也就是看見天父。我身為光明,來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

主耶穌不是為了審判我們而來的,而是為了愛,為了救贖人類。

拒絕及不接受主耶穌的人,自然會受到審判:就是以主耶穌所說的話,要在末日審判他。

主耶穌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聽從天父;天父的命令就是永生;所以,主耶穌所講論的,全是依照天父的旨意而行的。(若12:44-50) 我們反省自己的生活,我們的思、言、行為是否沒有參酌一些還是有很多的自私,我為了利他而活嗎?我為了天主而活嗎?我為了天主的旨意而忍受一切嗎?我們自己可以給出答案,在末日會有公正的審判。

2024.04.17第四十九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四)

二十一、 最後晚餐-主耶穌的愛(若13:1-30)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敘述了,最後晚餐的情景是在黃昏時舉行的,主耶穌以堅定地語調和祂熟悉的地方腔調誦念聖詠(聖道禮儀) 我們也可以說,最後晚餐也是彌撒聖祭的雛型;聖若望告訴我們說:「耶穌熱切地期望與祂的門徒們共進這晚餐。」(若13:1)為什麼呢?個人歸納如下:

  1. 主耶穌要完成祂救贖人類的使命。
  2. 主耶穌還有好多事想要對他們說,給他們所有的愛。
  3. 主耶穌真的將自己的血肉留給了他們,建立了聖體聖事,陪伴信祂的人直到永遠。
  4. 主耶穌事先預言所有將要發生的事情,讓他們知道祂是真人又真天主。

給門徒們洗腳

此時一些奇特的事情發生了,聖經作者記載著:例如在主耶穌極為憂苦時,門徒間還是在相互比較討論誰應該是最大的,這不只是發生一次,而是好幾次,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他們沒有學過「僕人領導」只想當老大。

此時,我們回想到主耶穌所做出的驚人之舉,以極謙卑的榜樣,且實現最低下奴僕所做的服侍—主耶穌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祂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為門徒們洗腳。(若13:3-5)同時我們默想一下,主耶穌如何以祂的方式,為祂的門徒們表現出祂的愛與深情。

個人的經驗

以下是個人的經驗,我們對自己所愛的人,我們會做些什麼事呢?夫妻之間會彼此洗腳嗎?用熱水泡腳是有的,水桶及熱水要自己準備;我曾經在女兒小時候幫她洗澡,因為內人忙不過來,有時候其實是在與女兒玩水。

曾經在聖周四我也被邀請參加過幾次「濯足禮」,前幾次自己覺得被神父或信友們推選出來真是光榮,而且只有十二個人,我卻是其中之一,之後我想清楚了,我哪有資格請神父跪著幫我洗腳,教宗還會親吻信友的腳。

為我而言,我認為自己完全不配,而且上了一天的班腳臭得要命,我都不願意幫別人洗臭腳,為什麼要讓神父受罪呢?之後我不再接受邀請,而且有許多的信友與我有同樣的想法呢!

愛他們到底

事實上主基督是如此稱呼他們的:「我可愛的」這句話多麼充滿深情啊!主基督自己願意給他們如此圓滿的意義,如此豐富的記憶,這情景充滿如此感人的話語和情感,如此嶄新的動作與教訓,我們永遠不會停止默想和探究它們。我相信如果夫妻之間能夠學習主耶穌的榜樣,我保證你們婚姻圓滿,不要多,做一個星期試試看。

我們可能會說,這具有紀念性的晚餐:它是充滿深情而不是憂鬱的時刻,以一種不可言喻神性啟示的應許及深遠的視野,在此場合的高峰並具有一種哀傷死亡的預感,有一種不尋常地被人背叛、遺棄、犧牲的預兆;此時流露出真情,當主耶穌繼續以祂的溫柔又吸引人的音調,感受到一種異常地緊張,祂心情的沉重,隱含著豐富的啟示,祂徘徊生與死之間。

聖若望將主基督自己所作的一切簡化為幾個字:「祂愛他們到底。」(若13:1)在此時特別適合默想主耶穌對我們每個人的愛,而我們又是如何回應祂呢?我們應該要經常與祂相處、熱愛教會、痛悔與補贖、愛他人、準備及感謝聖體、我們切望與祂一同救贖人類、飢渴慕義嗎?

猶達斯與伯多祿的反應

在此時主耶穌清楚地知道猶達斯馬上就會出賣祂,但是主耶穌仍然幫他洗腳,沒有虧待他,也沒有要他去旁邊罰站,但是猶達斯並未因此而感動,並且仍然決意出賣主耶穌;這就是天主的愛與計畫是人無法瞭解的,如果我們知道此人要出賣我們,我們會時和對待他呢?#$@*︿!

伯多祿的反應與主耶穌的對話非常有趣,他總是最特別又真實的那個人,他說道:「主!你給我洗腳嗎?」主耶穌很嚴厲地而且是命令式地回答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伯多祿遂說:「主!如果是這樣,不但我的腳,而且連手帶頭,都給我洗吧!」不要半套,就來全套吧!

主耶穌對他說:「沐浴過的人,已全身清潔,只需洗腳就夠了。你們原是潔淨的,但不都是。」原來,主耶穌知道誰要出賣他,為此說:你們不都是潔淨的。(若13:8-11)主耶穌再次說出預言。伯多祿雖然耿直、衝動、怯懦,但是他確實愛主耶穌。而且主耶穌為宗徒們立下了榜樣,要他們照樣去做。

思高聖經註釋:此處雖未提及建立愛的聖事,卻記述了表示謙遜和互愛的「濯足禮」,來教訓居教會高位的,應有謙遜服務和愛人的精神。這種精神要腳踏實地去實行,才可稱為有福。這個教訓真是意義深長啊!

預言將被出賣(若13:21-30)

主耶穌此時心神煩亂,並預言宗徒中的一個要出賣祂,他們相互猜疑誰會出賣祂,伯多祿很有意思,也看出他的急躁,主耶穌所愛的若望斜依在主耶穌的懷裡(這是很大膽而親密的舉動吧!),伯多祿就向若望示意說:「你問祂說的是誰?」(伯多祿想要揪出叛徒將他除掉嗎?)若望問祂說:「主!是誰?」

主耶穌答覆說:「我蘸這片餅遞給誰,誰就是。」主耶穌就蘸了一片餅,遞給猶達斯。隨著那片餅,撒殫進入了他的心(指出猶達斯就是撒殫的工具,出賣者及殺死天主的人),於是主耶穌對他說:「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吧!」

其他的宗徒並不知道主耶穌說的是什麼意思,猶達斯一吃了那一片餅,就立時出去了:那時,正是黑夜;亦即猶達斯自甘墮落。

有關猶達斯是否領受了聖體?可以參考以下的連結:

二十二、 臨別贈言(若13:31-35)

一條新命令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敘述了,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時的「臨別贈言」,祂先再一次預言了將要為人們失去性命,其中感受到祂對宗徒們的不捨,而最後又交代宗徒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這也是主耶穌要交給我們最重要的一句話。

這句話說出了基督信徒要以「愛」,作為侍奉天主及服務眾人的記號,聖若望曾說過:「天主是愛」(若一4:7),那生活在愛內的就與天主同在,即品嚐到天堂的滋味,那生活在仇恨之中的,就如同生活在地獄中,無論是在家庭、團體、社會、國家中都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反省一下,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是天堂或是地獄呢?(若13:31~33a,34~35)

預言伯多祿背主(若13:36-35)

在主耶穌預言祂將要受難之後,伯多祿又衝動地問主耶穌說:「主!你往哪裡去?」

主耶穌回答他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如今不能跟我去,但後來卻要跟我去。」主耶穌預言自己的受難及伯多祿未來將要殉道。

伯多祿向他說:「主!為什麼現在我不能跟你去?我要為你捨掉我的性命!」在我們現在看到這句話會覺得很可笑,伯多祿真的是一個愛講大話,會吹牛的人,他確實愛主耶穌,也背叛了主耶穌,但是這並不妨礙主耶穌在這塊磐石上建立教會,因為祂是天主,而伯多祿在聖神降臨之後好像變了一個人,成為了教會的領導者。

耶穌直接答覆說:「你要為我捨掉你的性命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雞未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認我。」

「主!你往哪裡去?」(Domine Quo Vadis)伯多祿殉道

我很喜歡以下這段有關伯多祿殉道的故事,也曾經於2002年到過這座(Domine Quo Vadis)小教堂:「傳說中,在羅馬教難的時期,伯多祿看見迫害教會的勢力愈來愈大,於是便想逃離羅馬。當他走在羅馬東南方城牆外,沿著阿丕約大道大約一公里處。

他忽然看見了耶穌迎面而來,他立即跪下同時問道:『主!祢往哪裡去?(Domine! Quo Vadis?)』耶穌回答他說:『我往羅馬城裡去重新被釘在十字架上(venio romam iterum crucifigi)』。伯多祿恍然大悟,幡然想起自己曾三次背離耶穌……現在不應逃離,轉身返回羅馬,最後在羅馬殉道。

今日,在耶穌曾顯現的那個地方有一座小聖堂,名為『主!祢往哪裡去』(Domine Quo Vadis)。進入這個小聖堂,立刻可以見到聖堂的中央一塊白色大理石,被鐵架子框著,大理石上映出人的足印,就是傳說中耶穌的足印。這塊大理石是複製的,並非真跡,原來的那塊大理石被盜偷走了,十七世紀初被尋回後,今天供奉在不遠的聖巴斯弟盎(Basilica di San Sebastiano)大教堂右側聖髑堂。」參考連結如下:

2024.05.08第五十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五) (若14:1-31)

二十三、     耶穌先去為信徒預備地方(若14:1-5)

主耶穌給予安慰並表現耐心

若望福音第十四章一開始就敘述了,主耶穌既使祂將要受苦受難,祂不斷地安慰宗徒們:「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

在天父的家住的地方很多,不用擔心…如果我們出外旅遊是否會擔心住處呢? 這就反映出主耶穌所說的話,主耶穌為我們相信祂的人們準備好了地方,祂是天堂的主人,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害怕。

2024.05.01-04我們至新加坡旅遊,還好有當地的成員協助訂飯店,告知著名的景點,每天去聖若瑟堂望彌撒,行程一切平安順利,恩寵滿滿,而且遇到主業團管理的聖若瑟堂主任司鐸Fr. Joe Lopez及副本堂林源恆神父,聽了許多的故事,以後會與大家分享。

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

主耶穌迫切希望與宗徒們在天堂相聚,就如同一對戀人時時刻刻思念著對方,想要一起度過每一分鐘一樣的。

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裡去的路。」(若14:1-5)

 如果我們真的認識主耶穌,同時奮鬥完成了祂的旨意,自然就會知道我們將來會往哪裡去了,就是天堂。

接下來多默說話了:「主!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

他說出了真心話,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搞不清楚,當時我們若也在場是否也會說出這些蠢話呢?

主耶穌回答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

主耶穌在此說出了真理,若要得救必須要藉由主耶穌的救贖,別無他法!

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

在此證明主耶穌即是天主,見子如見父!

斐理伯此時也大膽地說出了真心話:「主!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他與主耶穌同居共處了三年,經歷過主基督所說所作的一切,但是還搞不清楚主耶穌是誰?

主耶穌真的很有耐心,沒有將多默及斐理伯逐出師門,或是找一塊較軟的牆壁或地板撞頭,或是當場將玻璃杯給捏碎,並且驚嘆說:「這些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啊!」

主耶穌很鎮定地回答說:「斐理伯!這麼長久的時候,我和你們在一起,而你還不認識我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把父顯示給我們呢?你不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嗎?

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我自己講的;而是住在我內的父,作他自己的事業。你們要相信我:我在父內,父也在我內;若不然,你們至少該因那些事業而相信。」(若14:1-11)

直譯為你這個蠢貨!我白教你了!我幫主耶穌說出這些話來可能會舒服一些,否則會得內傷。

祈禱的神效

主耶穌強調:「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業,他也要做,並且還要作比這些更大的事業…你們因我的名無論求父什麼,我必要踐行,為叫父在子身上獲得光榮。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若14:11-14)

意思是我們相信主基督是主,我們因為愛主基督,我們必然會繼續地執行祂的事業,我們為光榮天主之名只要向主基督祈求,必然會為我們實踐;問題是說,我們祈禱的意向是為自己的利益,或是為了實踐天主的旨意呢?

二十四、     聖神的力量

賜給我們護慰者

主耶穌告訴我們,愛主的人必遵守祂的話,這也是通往天父那裡的道路,當主耶穌與宗徒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並不能完全瞭解主耶穌所教導的一切,然而「如果你們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使祂永遠與你們同在。」(若14:15-16)這位護慰者也就是天主聖神,而且在聖神降臨後他們就會瞭解一切了。

主耶穌知道將來所要發生的一切,因此先預言告知了宗徒們,使他們在事情發生時自然會相信祂所說的一切,也明認「主耶穌是主」,而且主耶穌早已經為宗徒們安排好了一切,為什麼我們說:將一切交在天主手中就大可以放心了。

我們也是一樣,要在內心呼喊著:「聖神求祢降臨,開啟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且服從祂所說的一切誡命;然而我們的肉體卻不斷地與我們的理智對抗,只有全心服從真理之神,才能使我們脫離罪惡與死亡;只要我們沒有完全宣告投降,我們就必須認為自己是最後的勝利者。(若14:17)

耶穌顯示給愛慕祂的人

主耶穌為愛祂的人設想地無微不至,因此說道

「我必不留下你們為孤兒;我要回到你們這裡來。不久以後,世界就再看不見我,你們卻要看見我,因為我生活,你們也要生活。到那一天,你們便知道我在我父內,你們在我內,我也在你們內。

主耶穌表現出依依不捨,但是不會丟下我們獨自一人,並且預言祂將要真的死去,但是第三天就要復活起來,並與宗徒們同在。當他們看到事情如同主耶穌所預言的一樣,我們就會知道主基督就是天主,活生生地天主,並且與我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聖經註釋:耶穌不久就要派遣聖神來,而且自己也要回來護慰宗徒們。世人固然不能再看見祂,但是門徒卻能以信德的眼看見祂;並且從死者中復活的耶穌,還要使他們分享自己因死亡所獲得的永遠的生命。

接受我的命令而遵守的,便是愛我的人;誰愛我,我父也必愛他,我也要愛他,並將我自己顯示給他。」(若14:18-22)

猶達又稱為達徒問了一句非常真切的話:主啊!祢為什麼不將自己顯示在凱薩皇帝及黑落得王面前,要他們跪在祢的面前呢?為什麼只顯示給我們一芥草民呢?這樣不是省事得多嗎?我們也不需要躲躲藏藏地,也不會受人咒罵,丟石頭,吐唾沫,還要為祢而殉道呢!

天主的計畫與人的思維有極大的差別,認同天主的一切作為且去實行的人,成為了聖人;那些不認同的人,享受了世上的榮華富貴,成了撒旦的同路人。

愛主基督的人即遵守天主誡命的人,又稱作:「義人。」愛主基督就是愛天主,天主自然也愛我們如自己的子女,在一次強調:「見子如見父!有其父必有其子!」

反過來說,不接受主基督是主的人,必定不會遵守主的誡命,同時也不是屬於天主的人,是屬於黑暗勢力,是撒旦的同路人。主耶穌曾說過:「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 不同我收集的,就是分散。」(路11:23)這句話非常值得我們作自我反省。

鼓勵和安慰(若14:27-31)

主耶穌繼續為宗徒們加油打氣:「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主耶穌為我們帶來平安,深刻的平安是主耶穌臨在的記號。

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

人性的軟弱,讓我們對當下的困境感到恐懼與害怕;依靠主耶穌使我們重新獲得勇氣,面對挑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勇敢地迎向它並解決它,在主基督內沒有所謂的失敗。

你們聽見了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來。」(若14:27-28)

主耶穌從不食言,而且言出必行,在主耶穌復活時,祂真的回來了;在世界末日時,祂會第二次的到來,那會是什麼樣的情境呢!我們好奇嗎?我們嚮往嗎?屬於主基督的人,自然期待時時與他同在。 因為我們是屬於主基督的人,我們希望主基督受到天主的光榮,回到天父那裏去,重新宰制宇宙,並為我們準備地方;世上邪惡的霸主對主基督一無所能,並且要戰勝邪惡剷平一切障礙,主基督為了愛而聽命致死,我們是祂親密的好友,我們也要如同主基督所作的一樣。

2024.05.22第五十一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六) (若15:1-26;16:1-33)

二十五、     葡萄樹的比喻(若15:1-13)

基督徒與主基督的關係

白孟德神父說道:我們來默想一下主耶穌所講述有關於「葡萄樹與枝條的比喻」,就是以更深刻的方式默想祂的遺教,

枝條是同一株葡萄樹的分枝;枝條是從葡萄樹上生長出來的,樹枝從樹幹那裡獲得了滋養它的養分、地面的水分以及其他一切能使它轉化並最終生產出葡萄的物質。枝條本身不能生產任何重要的東西,不能生出一根葡萄枝,什麼也不能生產。

聖保祿用身體及其肢體的比喻,教導我們這同樣的真理;主基督是教會奧體的頭,任何基督徒都是她的成員,任何與身體其他部位分離的肢體都不能成就什麼事。

這端道理如何適用於我們身上呢?本能地,這違背了我們的自主性與自由感;我們總是感覺自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而不是一個部分而已。

如同,在洗禮中,我們這些沒有結出有用果實的野橄欖枝,卻被接枝到主基督身上;我們成了真葡萄樹的枝條及好橄欖樹的枝條,這一切都是因為已賜給我們的聖神(恩典),聖神透過葡萄樹給予枝條帶來力量。

那麼我們作為枝條的職責是什麼呢?聖若望最喜歡用一個詞來表達此一職責,就是:「留下來」,這被理解為與真正的葡萄樹,即主基督合而為一。「你們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你們內。正如枝條若不留在葡萄樹上,憑自己不能結實;你們若不住在我內,也一無所能。」(若15:4)…要繼續地依附在葡萄樹上,留在主基督耶穌裡,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在洗禮中所提出的承諾,不要像蕩子一樣逃到遙遠的國度。

你可能會說,我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我是否可以假定自己曾經依附著主基督,但不久之後卻繼續過著糟糕的生活,就好像我是基督宗教的過客一樣?像某些人一樣,我可以繼續不認真地履行我基督徒的使命,日復一日地從不忠繼續地不忠,一次又一次的寬容,違背一個又一個的承諾,先拋開然後再去參加共融,甚至去參加彌撒,然後祈禱,最終卻放棄了一切,是這樣嗎?……而又仍然認為自己一切都很好,是這樣嗎?

留在主基督耶穌內也意味著一些正面的事情:即留在祂的愛內;也就是說,是祂對我們的愛,而不是我們對祂的愛;這意味著讓祂愛我們,將餵養我們的養分,也就是祂的聖神傳遞給我們,以避免在祂和我們之間設置了自我滿足、冷漠和罪惡等不可逾越的障礙。

然後主耶穌向我們說明了與祂分離的後果:枝條就變乾枯了。即使在外表上看起來再好,也變成了不能結果食的無用枝條。

彼此相愛的命令

主耶穌已經在若望福音第十三章交代宗徒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若13:31)在若望福音第十五章主耶穌又在強調一次同樣的話,而且告訴我們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愛的極致就是為他人犧牲自己的性命,所有的殉道聖人都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來看一下聖高比 (St. Maximilian Mary Kolbe 1894 – 1941),他出生於波蘭,父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並特別敬愛聖母,他是一位方濟會士。

他最令人感動的故事,就是在二次大戰爆發後,他與其他的猶太人被遣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 concentration camp)(辛德勒的名單)。

在集中營裡,他利用所有的機會,偷偷地到每一張病床去探訪病患,並說道:「我是一位天主教神父,有甚麼可以幫忙的?」他在集中營裡帶領祈禱、聽告解、鼓勵在絕望中的猶太人。

有一次,因為有人逃出了集中營,德軍以抽籤的方式,抽出了十個人將他們送到牢房作為警告及懲罰。最後被抽到的那位囚犯,向軍官求情,希望軍官憐憫他有妻兒,免他一死。

就在囚犯求情時,聖高比神父走到軍官面前對他說:「讓我替他死吧! 我是一位天主教神父,沒有妻子,也沒有兒女。」就這樣,他便關進了牢房等死。

兩個星期以後,其他九人因為在牢房中沒有食物,都相繼餓死了,只剩下聖高比神父奇蹟地還活著。最後,德軍為聖高比神父施打毒針以結束他的生命,好能騰出刑房繼續他們的屠殺行動。

已故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2年10月10日冊封高比神父為聖人。(參考網頁:

https://sites.google.com/site/madelinemonicasaints/home/k_saints/kolbe)

主耶穌稱我們為朋友,已經跳離了主僕的關係,而且讓我們知道有關於祂所有的一切,在我們與朋友及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的,彼此坦誠而且忠誠到底;而且主耶穌說這句話就很清楚:「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我們與主耶穌相聯結就能結出果實。

主耶穌繼續說道:「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這就是我命令你們的:你們應該彼此相愛。」(若15:12-16)

世界必惱恨信徒

主耶穌說:基督徒被世界所憎恨,因為我們是屬於天主不是屬於世界,這個受到原罪所影響的世界趨向於罪惡,因為我們隨從天主的旨意,因此我們違反世道而行,因此我們會受到世界所排斥,就如同主耶穌本人一樣。

如果我們想要處處順從及討好世界,我們不會是真正的基督徒,有時候我們必須很勇敢地面對環境的挑戰,並對周圍的環境說:「不!我不要!」我不願意被世界所同化,逆風而行。

主耶穌說過:「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若15:20)如果我們與主耶穌基督認同的話,我們的處境皆會與祂一模一樣,服從天主的旨意,面對十字架,經歷死亡之後會復活起來,與祂一起或想永遠的光榮。

如果今天主基督沒有到世界上來,將真理帶給我們,我們有理由說自己不懂,不知道,如今祂已經來過到了這世界而且啟示了一切真理,我們是天主所揀選的人,不能再說我們不知道,而且我們應該要幫助所有的人了解一切真理。

二十六、     門徒必遭迫害(若16:1-4)

主耶穌為了要鞏固宗徒們的信仰不致動搖,所以向他們講述了將來所要面臨的一切迫害,而且凡殺害你們的,還以為是盡恭敬天主的義務。

這讓我想起了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在創立主業團的過程中,遭遇到許多所謂來自「善人的攻擊」每一位聖人都會面臨同樣的處境,因為他們不瞭解主業團如此新穎的思想,因為是來自於天主的旨意,現代在教會內不斷地強調「平信徒的聖召-普世成聖的召喚。」

因此我們與天主合一,自然會遭遇到主耶穌所說到及所面臨的情況,所以不需要感到驚訝。

聖神的降臨與使命(若16:5-15)

這一段福音是與若望福音14:15-16一樣的,祂離去是會派遣護慰者來,不只是啟示一切真理,而且要指證一切的罪惡,沒有接受真理即不接受主耶穌是主,因此會受到審判。而且要在真理之神來到之後,所有接受真理的人才能夠明瞭一切。

主必再來(若16:16-15)

這一段福音主耶穌又在強調一次,祂將要離去,亦即真的死去,之後祂將要復活回到宗徒們的中間,但是宗徒們不瞭解,因此感到憂傷,我們活在現在的基督徒們,我們瞭解也看清楚了一切,應該要充滿著喜樂。

主耶穌還強調:「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若16:23)而且主耶穌要我們盡量地求吧!

有人問道,主耶穌真的死去了嗎?祂不是天主嗎?怎麼會死去呢?

主耶穌確實死去了,死去的是祂的人性,天主性是不會死去的!

耶穌戰勝了世界(若16:25-33)

主耶穌完全向宗徒講解一切真理,也預言要發生的一切事情,我們可以直接向主耶穌祈求,而主耶穌為我們向天父祈求,雖然宗徒們瞭解到主耶穌是主,而主耶穌預言道,宗徒們終究要拋棄祂獨自一人,但是主耶穌不是獨自一人,而是三位一體的天主。

主耶穌強調我們在祂內會得著平安,在世上我們會受苦,但是主耶穌已戰勝了世界。 因此我們會說:在主基督內沒有失敗,終究會勝利;我們常認為自己好軟弱,經不起誘惑,都犯同樣的錯誤,辦告解的內容一成不變;不要擔心,只要我們在主基督內堅持到底,不向罪惡屈服,不斷地奮鬥悔改,最終我們會獲得在主基督內的勝利。

二十七、 大司祭的祈禱

主耶穌本身就是大司祭,而且祂祭獻的就是自己「贖世的羔羊」,這一段福音為什麼稱為「大司祭的祈禱」,因為其格式如同彌撒聖祭中的「感恩經」,應該是說「感恩經」借用了主耶穌祈禱的格式。

為自己祈禱(若17:1-5)

主耶穌的一生就是為了光榮天主,當祂光榮天主時,天主也同樣賜予祂光榮及權柄;就如同聖人們一樣,一生都是為了光榮天主,在他們生命的終結時,天主也同樣使他們獲得光榮。

「永生就是:認識祢,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來的主耶穌基督。」(若17:4)我們真的要熟讀聖經,因為內容包含了所有的答案:「信基督得永生。」確實是標準答案呢。

主耶穌再次說明祂來到世上,就是要完成天父的旨意,因此祂要受到天主的光榮,聖人們及我們也是同樣的情況,只是我們應該要問,我活著真的是在光榮天主,或是為了光榮自己呢?在我們過世的那一天會找到答案的。

為門徒祈禱(若17:6-19)

主耶穌將天主的名號,顯現給屬於天主的人,亦即祂來到世上其中的一個使命,將真理帶給屬於祂自己的人;所以我們應該覺得慶幸,因為我們是屬於真理的人,同樣也是屬於主耶穌的人。

在這段福音中說得很清楚,主耶穌即天主,天主亦即主耶穌,而且主耶穌將天主內在的奧秘都顯示給宗徒們,宗徒們則傳授給了我們,因此主耶穌為我們所有屬於祂的人們祈禱。

星期六光啟學弟詢問我許多有關「天主聖三」的道理,我們談了很久,最後我告訴他,你知道嗎?你為什麼會問我這麼多的問題呢?他說,他不知道,因為他不懂。我告訴他,那是因為聖神在他的內在推動他,也想要認識天主,不是嗎?因為有這麼多的人們,對天主的愛無動於衷,而我們卻如此地愛著主耶穌,這就是聖神的力量。

主耶穌為我們祈禱,是為了讓我們在祂內獲得喜樂,因為我們不屬於世界,也會被世界所憎恨,也就是所謂的三世仇(肉體、魔鬼及世界),因此,主耶穌為我們祈禱能夠受到天主的保護脫免邪惡。

主耶穌派遣我們去宣揚福音,傳揚真理,因此我們所說的話,就是救世主基督藉著我們的口來說話,我們是祂的聲音。

為信徒祈禱(若17:20-26)

聽從宗徒們所宣講的福音,而成為信徒的所有人們,都在主耶穌內合而為一,就如同三位一體的天主,內在的合一一樣,主耶穌親自來到世界上,就是要賜予我們恩典及傳達天主對我們的愛,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愛就是聖神,藉著這份愛,我們同樣與三位一體的天主合而為一。

主耶穌願意屬於祂的人,與祂的愛結合在一起,藉由主基督我們可以享見天主的光榮。同時祂也提到在創世之前,祂就已經與天父同在,已經明確地表示祂自己的身份,我們愛主耶穌就是愛天主,藉由主基督我們同樣與天主聖三的愛完全融合。

二十八、     耶穌受難史(若18:1-40)

耶穌被捕(若18:1-7)

在晚餐結束後,主耶穌及宗徒們來到革責瑪尼園祈禱,即痛苦五端:「耶穌在山園祈禱」;因為祂知道自己要如何受苦,因此血汗併流,此時魔鬼還是來誘惑主基督,魔鬼真的膽子很大,就連主耶穌也敢挑釁:祢是主基督啊!為何需要受這些苦呢?這些人類如此敗壞,祢為何要救他們呢?祢做的事都是沒用的啊!他們的本性依樣是敗壞的,但是主耶穌毅然決然地擊退魔鬼,接受十字架的苦刑。

在我們的生活中,魔鬼也會同樣地攻擊我們,不要努力了,不用再繼續啦!你永遠改不了的;但是牠不知道,我們的身後是強而有力的主耶穌、聖母媽媽、眾天使及諸位聖人等的助佑作為後盾,所以不要害怕。

猶達斯的背叛

此時猶達斯這個關鍵角色終於出現了,以口親吻他的師傅作為出賣主耶穌的暗號,白孟德神父說道:

在宗徒們當中一位宗徒拋下了他的船和網;另一個人,則放棄了他正在處理的金錢;又一個,是祂的父母;還有其他兩個,是一對夫婦的孩子…他們都跟隨了主基督;最後一個宗徒,他有自己特殊的稱號,名叫:「猶達斯」,他不配被稱為宗徒。這句話多麼嚴重啊!值得我們自我反省。

當我們看到自己都能滿懷信心地親近主基督,與祂同行,同時伴隨著我們的缺點時,我的靈魂激動不已(因為主耶穌不在意);我們在祂身邊獲得安全感,確信祂的善良及助佑。這段經文的背後是一個召喚,一道光,一個力量……和你我一樣感受到祂的召喚!

聖施禮華說道:「但是猶達斯不忠於他的聖召,他原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喜樂地親近主基督;他原本可以成為教會的支柱之一,但是他卻選擇以購買奴隸的價格:三十個銀錢,賣掉了給能夠給他一切的師傅。」

猶達斯的背叛,是在小事上讓步的結果,尤其是對金錢的依戀。

敵人可以設下無數的陷阱,來阻礙我們的忠誠,因此,對我們的自我要求是,時刻保持警醒的謙遜態度。我們基督徒的聖召,給了我們無限的安全感,但是我們不能讓它,使我們變得魯莽,如果有任何與天主聖神不一致的事情,要立即逃離(避免罪惡最佳的方式,就是逃避,不去面對,不要閑散);試想宗徒,他們並沒有多大的能力,但是他們奉主之名行了奇蹟。只有猶達斯,他可能也行了奇蹟,但是他偏離了主基督,他是故意離去的,因為他不想拋棄一切與天主聖神不一致的事務。真是可惜啊!

伯多祿背主-主基督的眼神(若18:15-40)

在主耶穌受大司祭蓋法及比拉多審問時,祂都直接回覆毫無避諱,當他們問祂:祢是天主子及猶太人的君王時,祂都直言說:「是!」因此所換來的是掌擊、鞭打及唾沫等,當我們說出真理時,我們害怕回擊嗎?

然而唯有面對黑落德時,祂不說一句話,因為黑落德是邪惡汙穢的。

若望福音第十八章15節敘述了,當耶穌接受公議會審判的過程中,在伯多祿身上發生了他一生中最悲哀的事,原本他拋棄了一切追隨了吾主,看見到吾主所行的所有奇蹟,且領受了無數愛的標記,而現在他卻完全地否認吾主,他感受到自己陷於絕境,他甚至發誓自己不認識耶穌。

他否認了自己所認識的主,因此而拒絕了他生命中最深的意義,就是要為生活的主基督作見證;而且他曾宣認主耶穌是永生天主之子,而帶給他光榮、成為他宗徒身分的聖召、天主已經安置在他身上的所有希望、他的過去及未來,此時都變得搖搖欲墜,他怎麼會說出了:「我不認識這個人呢?」

主耶穌,已被百般折磨,被帶領到其中的一個庭院裡,然後祂轉過頭來看著伯多祿,他們倆人眼神相接,伯多祿想要向祂行禮,但他卻不能在主耶穌面前流下眼淚,因為他剛才否認了主基督,他瞭解救主的眼神如此和善,那眼神已使他決定了自己的聖召,他無法抵抗那堅定眼神的權威與吸引力。

而且師傅在那一天柔和的眼神已經認定,注視著祂的門徒們:「這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我的母親!」當西滿已經放棄那在主耶穌道路上的十字架時,祂那個眼神卻使他顫慄!而那充滿著愛及憐憫的眼神,曾經邀請那個富少年跟隨祂!祂的眼神曾在拉匝祿的墳墓前覆蓋上祂的淚水…,救主的眼神清楚地瞭解他們每一個人。

然而他從未由救主的臉上,看到在當時所見到的表情,祂的雙眼氾滿著悲傷但是沒有一點兒嚴厲,或是帶著任何羞愧的眼神,同時也變成了為他不斷地重複地懇求:「西滿,我已為你祈禱了!」(若18:1-27)

當我們犯罪時,主耶穌以同樣溫柔的眼神凝視著我們,就如同在對我們說:「孩子,我了解,我已洗淨你所犯的罪了,誠心回改吧!不要再犯罪了,我依然愛你。」

2024.06.19第五十三次線上道理課—耶穌基督(十八)

二十九、     基督的受難與死亡(若19:1-42)

嫉妒的可怕

若望福音第十九章敘述了主耶穌的受難始末,猶太人的領袖們,既使曾經看過主耶穌所行的奇蹟,還是不相信祂,他們因為主耶穌所行的奇蹟和有許多的人跟隨祂,而產生「嫉妒」─嫉妒是一種悲哀,一個人看到別人的幸福而感到悲傷,認為自己的卓越因此而被減弱,「因為你快樂,我才悲傷」或「因為你悲傷,我才快樂」。會嫉妒的人,總是無端地攻擊別人,挑剔別人,羞辱別人,到處說別人的壞話,他自己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想要藉此成就自己的優越感,事實上完全表現出個人的膚淺即沒有自信。

因此他們決定要殺害主耶穌(若,11:47),他們的態度著實地證明了一件事:「對於不願意相信耶穌的人,就算是有奇蹟擺在眼前,也無法使他們信服,一個人必須是自己願意相信,而且必須向天主要求信德的恩寵,才能達成對天主完全地信賴。」

面對主基督必須做出抉擇

他們無法對主耶穌的生活漠不關心,主耶穌自己曾經坦承地說:「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瑪,12:30),每當主基督經過的時候,沒有一顆心會無動於衷,不是熱愛祂,就是痛恨祂,所以那些以色列的長老們,他們不相信耶穌則設法殺害祂,他們在班雀比拉多面前控告祂作假見證,比拉多是當時羅馬巴勒斯坦省的行政官。

依據吾主的大能,祂完全可以做到免於他人對自己的誣告,就像祂曾經在許多情況下,都能脫離險境一樣,就如在若望福音中耶穌曾經宣稱:「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力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若,10:18)雖然如此祂卻讓自己被人像囚犯一樣的逮捕、被無理地對待、被鞭打、而且被人中傷和誣告,祂沒有拒絕只保持沈默,此時正是祂以苦難為使我們能夠得救的時刻。

主基督受難

在面對明顯地不公正審判後,猶太人的首領們終於將吾主判定了釘在十字架上的死罪,定罪之後祂遭到嚴酷地鞭打,而且強迫祂背負自己的十字架,走向祂將要被處決的地方─加爾瓦略山,就位於耶路撒冷的城牆外,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的母親聖母瑪利亞陪伴著祂,聖母和她的聖子同樣承受了無限的痛苦,當時只有一些聖婦和唯一的宗徒聖若望也陪伴著祂,其他的門徒因為害怕被認出是耶穌的門徒,而都逃跑了。

當耶穌被高懸在十字架上時,原諒了那些釘死祂的人們,就在那時祂將祂的母親託付給人類,成為全人類的母親,接著祂大喊一聲:「完成了!」就在那個時候,祂滿全了古代所有先知的預言(詠,21),最後交付了祂的靈魂。

死在十字架上的是主耶穌基督的人性,因為祂是天主所以祂不會死,有許多人可以作證,祂的肉體安放在墓穴裡,而且墓穴外還有眾多羅馬軍隊守衛著,此時祂的靈魂來到了過去已亡所有正直靈魂的處所,他們正期待著主基督的救贖,主基督就此為他們開啟了天國之門。[5]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架上七言,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去默想;例如說就一句:「我渴!」使加爾各答的德肋撒姆姆成立了仁愛傳教會「全心主意為最貧苦的人服務」,可見主耶穌的每一句話具有多大的力量。

巴倫主教的教導

巴倫主教這樣說:為什麼我們要舉揚十字架呢?在第一世紀,如果我們舉揚十字架,大家會認為,我們的腦袋一定出了問題,認為我們是一個瘋子,我們所舉起的,是當時如此殘酷的刑具。

但是,這就是一種諷刺,就像是將一塊磚頭,砸在別人臉上,是一種嘲諷、譏諷,就像是在說:「你以為這樣會嚇到我們嗎?你以為我們怕它嗎?」當時,整個世界所有的人,都害怕十字架,那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最可怕的刑具,而我們卻說:「我不害怕它,因為天主已經征服了它!」

就如聖若望宗徒所說的:「我們應該愛,因為天主先愛了我們。假使有人說:我愛天主,但他卻惱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謊的;因為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我們從祂蒙受了這命令:那愛天主的 ,也該愛自己的弟兄。」(若一4: 19-21)

如果我們口中說:「我們愛天主」,但是,我們的人際關係,卻出了問題,這值得我們去思考一下,我們如果無法愛在眼前的人,如何愛看不見的天主呢?甚而,我們可以因愛天主的緣故,而原諒得罪我們的人,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能夠回心轉意,順從良心。

三十、     主基督的復活(若20:11-17)

「女人,你哭什麼?你找誰?」

主耶穌去世後第三天的清晨,天還沒亮,瑪利亞.瑪達肋納遂到吾主的墳墓去,但是她發現墳墓前的大石頭被推開了,而且吾主的屍體不見了,於是她就痛哭起來,她為何痛哭?她到底失去了什麼?

之後,主耶穌顯現在她面前說:「女人,妳哭什麼?妳找誰?」(若20:11)

瑪利亞.瑪達肋納為什麼痛哭,因為她失去了她的摯愛。

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是否有同樣的經驗,是否因為失去了我迫切追求的人、事、物,而痛不欲生,悲傷哭泣呢?但是這些世俗之間的人、事、物,真的是我們所有的一切嗎?

瑪利亞.瑪達肋納以為主耶穌是園丁,就對主耶穌說:「先生,若是你把他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裏,我去取回他來。」(若20: 15)

瑪利亞.瑪達肋納處於悲傷之中,她是否注視了主耶穌,或是復活的主耶穌容貌有所轉變呢?同樣地,當我們被悲傷的情緒蒙蔽了雙眼,我們認不出主耶穌,我們看不清楚吾主為我們準備的一切。

於是,主耶穌以她熟悉的聲音對她說:「瑪利亞!」她便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若20: 16)

人的聽覺確實是靈敏的,人即使在過世8小時之內,聽覺仍然存在,何況是聽到生命的主宰,主耶穌對我們的呼喚,這樣的呼喊讓瑪利亞.瑪達肋納從悲傷中,甦醒過來。當她發現是吾主,她不願意再失去祂,絕不放手。

主耶穌瞭解她的心意,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使命要交給她:「你別拉住我不放,因為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裏;你到我的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我升到我的父和你們的父那裏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們的天主那裏去。」(若20: 17)

福音的喜樂必須要傳開來,不能占為己有。

我們獲得了摯愛,還要追求什麼呢?

當我們找到了主耶穌,與主耶穌建立了友誼,我們已經獲得了天上地下的至寶,我們還要追求什麼呢?世上的金錢、享受、權位及聲望等還是我們日夜不斷追求地目標嗎?

找到了主耶穌,不要再遺棄祂,不要再讓祂孤獨一人,不要再帶祂到加爾瓦略山上釘死祂,珍惜與祂之間的友誼,時常陪伴祂,與祂談心,擁抱祂,永不離開祂。

「杜林殮布」

「杜林殮布」是耶穌基督,戰勝死亡而後復活的真正有力證據!

有關主耶穌戰勝死亡而後復活,最受爭議的證據,那就是包裹主耶穌屍體的裹屍布:「杜林殮布」,有人極度地認為,這件裹屍布是偽造的,這樣的說法,長久以來一直爭議不斷。然而,科學家近日以科學的技術與方法,打破這個迷思,而做出了完整的報導,筆者摘錄如下。

科學家發現,有關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肉體,如何能印在如今被稱為「杜林殮布」上,那是因為,吾主耶穌基督的復活,是由祂的屍體,發出了強度34萬億瓦的紫外線輻射,所產生的。直至目前,仍然沒有如此先進的技術,能夠產生如此高的紫外線輻射。

依據研究結果發現,這塊裹著被釘在十字架的主耶穌屍體的「杜林殮布」,是由亞麻布織成的,而主耶穌的屍體,帶著34萬億瓦強度的紫外線,穿過亞麻布,並且沒有損壞或觸摸它,因此,這項研究與聖史若望紀載,有關於耶穌復活的故事,是完全吻合的。

就如若望福音所記載的:「隨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若20:6-7)

亞麻布的實驗數據證明一切

「杜林殮布」經過纖維測試,產生以下日期: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FTIR)分析原理=西元前300年+400年;拉曼光譜=西元前200年+500年;而多參數機械=400 AD+400年。所有日期都有 95% 的確定性。這三個日期的平均值為西元前33年+250年。

在國家新技術、能源和經濟永續發展局(ENEA)工作的義大利科學家,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他們自行進行了實驗,將紫外線輻射使用於亞麻布條上,觀察它們是否能產生,與「杜林殮布」纖維上的色素相互匹配。

他們在2011年11月,所發表的ENEA技術報告中寫到,特定劑量的輻射,在亞麻纖維上留下了一層薄薄的塗層,與「杜林殮布」圖像上的彩色纖維類似。當有人詢問到這項研究時,負責的首席科學家保羅·迪·拉扎羅進一步說明了,激光脈衝產生的真空紫外線輻射(VUV,波長200-100納米),持續不到50納秒,所呈現效果最好。

這些發現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也就是說裹屍布上的圖像,是由突然爆發的高能輻射所產生的。因為很顯然的是,在中世紀絕對沒有鐳射的技術,因此,他們還駁斥了,認為「杜林殮布」是偽造的說法。

顯現給門徒

主耶穌復活後曾經多次顯現給宗徒們,每次顯現主耶穌都會說道:「願你們平安!」並且把手和肋膀指給他們看,主耶穌真的是體貼入微呢。之後祂派遣了宗徒們,並賜予他們赦罪的權柄。

多疑的多默(若20:24-29)

現代的人都是實證主義者,沒有確實的科學證明,是無法說服我們的,這讓我們回憶到號稱狄狄摩聖多默,當主耶穌復活後,來到他們中間時,他卻沒有和他們在一起。

別的門徒向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但他對他們說:「我除非看見他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決不信」八天以後,耶穌的門徒又在屋裡,多默也和他們在一起。門戶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說:「願你們平安!」

然後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

多默回答說:「我主!我天主!」主耶穌對他說:「因為你看見了我,纔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纔是有福的!」(若:20:24-29)

筆者很喜歡這段福音,也很喜歡有一幅名畫將這一段福音表現得很傳神,主耶穌真的讓多默將手指探入祂的肋膀,感覺到多默確實不是普通人,而且有一些誇張,說到就要做的,而主耶穌的眼神卻是允許他這樣作,筆者認為我們不需要這樣做吧,難道要再挑開主耶穌的傷口嗎?據說聖多默在聖神降臨後,到了巴爾諦、米大、波斯及印度等地傳教,歸化了無數的異教徒,聖多默最後在公元68到72年間殉道於印度,安葬在邁拉摩爾(Mylapore),之後移往敘利亞的艾代薩城。

天主教的道理為我們有限的理智來說,已經是足夠了,當然加上科學實驗的證明,更使我們能夠堅定我們的信德,這樣,我們是否也會如同聖多默一樣,由內心深處說出「我主!我天主!」

缺席的多默

傳說中聖母瑪利亞在離世的時候,是由宗徒們陪伴著,而當時那總是缺席的多默,卻又不在場,然而當他回到厄弗所時,聽說聖母已經過世了並且埋葬了,此時多默悲痛萬分,他怎麼能沒有見到聖母最後一面,因此要求宗徒們將聖母的棺木打開,好讓他見聖母最後一面。

宗徒們看他出於一片孝心,就決定完成他的心願,然而在他們打開棺木時,卻發現棺木裡空無一物,因此宗徒們確認聖母瑪利亞的肉體與靈魂一同升天。

聖史的結語(若20:30-31)

主耶穌在門徒前還行了許多其他的神跡,沒有記在這部書上。福音上所紀錄的,是為叫我們相信主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我們信的人,賴祂的名而獲得生命。

三十一、     你愛我嗎?(若21:15-17)

若望福音第二十一章敘述了,主耶穌在海邊顯現給宗徒們,其中有一段美麗的對話,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滿伯多祿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祢知道我愛祢。」耶穌就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羔羊。」

耶穌第二次又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回答說:「主,是的,祢知道我愛祢。」耶穌就對他說:「你牧放我的羊群。」

耶穌第三次問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愛我嗎?」伯多祿因耶穌第三次問他說:「你愛我嗎?」便憂愁起來,遂向他說:「主啊!一切祢都知道,祢曉得我愛祢。」主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群。」(若21:15-17)

 聖伯多祿三次背主之後他悔改了,主耶穌給予他補贖的機會,三次問他:「你愛我嗎?」並且讓他牧放祂的羊群,並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了他。

據說聖伯多祿的晚年並不好過,每當清晨時他一聽到雞叫,就會驚醒,並回想起自己曾經三次背主,而抱頭痛哭。

我們可以想像,當時主耶穌在問伯多祿的情境,祂一定是深情地定睛看著伯多祿,讓伯多祿自己說出心裡的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是也會,對我們所深愛的人問到:「你愛我嗎?」我們內心不也是期待著,獲得肯定的答案嗎?主耶穌也同樣地,詢問我們每一個人相同的問題,我們會如何回答祂呢?

以基督的心為心

當我們讀過了聖若望福音之後,對「主耶穌基督的心」是否有些許的概念及了解呢?

我們可以瞭解到:主耶穌是真人又真天主,祂具有完美的人性及天主性,祂就是天主的智慧,祂有一顆血肉的心,祂熱愛聖母瑪利亞、聖若瑟及宗徒們,祂瞭解人們的軟弱與需要,祂憐憫寡婦,祂寬恕罪人,祂醫治所有病痛纏身的人,祂驅逐魔鬼,祂使死人復活,祂平息風浪,祂教導人們天主的智慧,祂履行正義,不畏強權,祂為所愛的人流淚,祂一生窮困,居無定所,祂擁有深愛祂的人,祂明瞭天主的旨意,誓志堅持到底,為祂所愛的人犧牲了生命,最後祂復活升天了,將祂的體、血留給我們,作為獲得永生的食物與飲料,祂自願被監禁在聖體櫃中永遠陪伴我們,祂與聖父遣發聖神賜予我們所需要的智慧…等。

「主耶穌基督的心」是充滿智慧、剛毅、正直、柔軟、仁慈、憐憫、謙和、良善心謙、忍受苦難、使命必達…等,在歷史上所有聖人們及主耶穌的追隨者,終其一生為學習主耶穌的榜樣,「以基督的心為心」,並且以堅定的信德達成天主所交託的使命;完全認同天主旨意的行為是:「愛主所愛,要主所要!」

主耶穌有特別鍾愛某些人嗎?當然有!當我們讀到「塔冷通的比喻」時,就應該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對忠信的僕人說:好!善良忠信的僕人!你既在小許事上忠信,我必委派你管理許多大事:進入你主人的福樂吧!…主人對那懶惰的僕人說:可惡懶惰的僕人!…你們把這個『塔冷通』從他手中奪過來,給那有了十個『塔冷通』的,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至於這無用的僕人,你們把他丟在外面黑暗中,在那裏必有哀號和切齒。」(瑪25:14-30)

主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大聖若瑟、所有歷代聖人們,還有我們這些不斷地努力奮鬥成聖的所有基督信徒們,都是主耶穌基督所鍾愛的對象,因此,我們要師法基督的榜樣,「以基督的心為心」,愛主愛人,終能「成為另一個基督,成為基督自己(alter Christus, ipse Christus)。」

  • 1.林豪,將臨期第四主日‧乙年100年12月18日(路一: 26-38),參考網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mjSM1t3Fg&list=PLwfZddtBd1HYqpAIRB4oEusNEcIco1SOV&index=4

  • 3.維基百科,沙特爾主教座堂,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7%89%B9%E5%B0%94%E4%B8%BB%E6%95%99%E5%BA%A7%E5%A0%8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EeKTKuxv0&list=PLwfZddtBd1HYqpAIRB4oEusNEcIco1SOV&index=2

Loading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