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天主教與基督教有何差異

2025.02.23天主教與基督教有何差異

作者:林豪

前言

一般人對天主教與基督教的看法是,天主教信瑪利亞而基督教就是信基督啊?這樣的認知與事實相差甚遠,還有一種陰謀論,認為有人故意醜化天主教,因為天主教特別敬禮主基督的母親,因此稱天主教為瑪利亞教,事實上卻非如此,

天主教的由來

天主教在英文稱為Catholic,亦即公教會的意思,也就是屬於普世性的教會,是由主耶穌基督於大約於西元三十三年親自建立的教會,之後由主基督所揀選的十二位宗徒,依照主耶穌升天前所交代他們使命說道:

「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8-20將其教導傳揚至世界各地。

為什麼羅馬教宗是主基督的繼承人呢?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基督教不接受羅馬教宗及訓導當局的權威,在1517年與天主教分裂,在歷史上稱之為教會改革,在此我們做以下的說明:

主耶穌親自任命「聖伯多祿(基督教稱為「彼得」)」,作為祂的代表或繼承人,成為宗徒之長;

天主教的依據在於瑪竇福音的紀載,當時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西滿伯多祿搶先回答說:「祢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這一次的回答,他得了滿分,所以主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我再對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絕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瑪,1613-18

2月22日慶祝主基督建立聖伯多祿宗座節

白孟德神父說道:聖傳告訴我們伯多祿曾在安提約基雅住過一段時間,他在那裡傳播主基督的福音,直到遭遇一場血腥的迫害,打斷了他的傳教工作;黑落德王將雅各伯斬首了,然後又逮捕了伯多祿;聖路加告訴我們,伯多祿被關在監獄裡,然而教會一直在為他向天主祈禱。

聖伯多祿被天使所救出後,離開了巴勒斯坦前往其他地方,聖經並沒有提到他哪裡去了;然而,依據聖傳告訴我們,他去了當時世界的首都羅馬,以便將救贖世界各邦國所揭示的真理之光,能夠從世上最首要的城市開始,更有效地傳播到整個世界。

西滿‧伯多祿在提庇黎雅海上捕魚的那些日子,已經過了很長的時日;主基督要求他放棄自己的漁船,並派遣他到更廣闊的大海,為一艘更大的船掌舵。為了完成這一項使命,我主承諾給予神聖的協助:「但是西滿,我已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至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兄弟。」(路22:32)

主耶穌基督向聖伯多祿許諾了對教會的特殊權柄,主基督是教會的元首、「活石(living stone)」(伯前 2:4,祂確認將自己的教會(建立在伯多祿之上)將戰勝死亡的權勢,主耶穌說,伯多祿的使命是要守護信仰,並堅定他兄弟們的信仰。

加里肋亞的漁夫伯多祿,在羅馬城建立了他的宗座教區,主耶穌升天後,伯多祿立刻行使了他的宗座權,成為宗徒的領袖。伯多祿將從主耶穌基督那裡獲得的權柄,傳承給了他的繼任者,所有的羅馬主教們。

教會的聖傳一致認為,這項繼承權只存在於「主基督是用自己的血,所建立並祝聖的神聖羅馬教廷的眾主教們;因此,無論是誰接替並擔任了伯多祿此一職位,都按照主基督自己的計畫,即擁有了伯多祿成為整個教會首要的地位。」此一信條一直是天主教的信仰,並且體現於教會的各段歷史中。

因此,教宗是教會共融的有形源頭與基礎,無論是在主教之間,或是在信友之間。

聖伯多祿大殿祭台下面「宗徒之長」的墳墓,以此可見及實質的方式提醒我們,西滿‧伯多祿是堅固、可靠及不可動搖的磐石,吾主在他身上建立了整個教會,使之永遠存立。

聖伯多祿從主基督之口接獲了使命,負責監督教義的純正及信仰中的兄弟姊妹的傳統;另外,還有在聖神的特殊助佑下,具有絕對的權威來解釋默示錄中所包含的真理。

由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教宗權柄的由來,直到現任教宗方濟各已經為第二百六十七任教宗。

西元以主耶穌誕生為元年

西方天主教國家推算主耶穌於羅馬建國754年時誕生,以此作為西元元年;然而之後精確推算的結果,認為主耶穌在西元前7-4年左右誕生的說法是最可靠的(維基百科)。

在英文中「紀元前」是用B.C.來代表,「紀元後」是用A.D.代表;B.C.意指Before Christ」(「基督前」)首字母縮寫;而A.D.則是拉丁文Anno Domini」(「主的年份」)的縮寫,由此可見天主教信仰對西方國家及全世界的影響,直到現在天主教在世界各地都保有其原貌。

基督教即誓反教

那麼「基督教」又是怎麼回事,這就必須談到歷史了,「基督教」原本稱為「誓反教」(Protestant基督新教亦即在當時的歷史中,他們宣誓反對教宗,而脫離了慈母教會,而「基督教」這個名詞則是由這些「誓反教」派傳入中國後變更的名稱,這些教派在維基百科全書中都可以找到內容,好吧,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天主教會在歷史上的演變,宗教革命後的基督新教

首先是「路德教會」是由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 在德國艾斯萊本逝世)本名Martin Luder,於1517年所建立,他本來是奧斯定會的教士、神學家和神學教授。

「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是由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於1560年所建立,他是法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基督新教的重要派別加爾文派的創始人。

浸信會(Baptist Churches,又稱浸禮會),基督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由約翰史密斯於1606年建立於荷蘭的阿母斯特丹。

「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由卜維廉及卜凱賽琳(William Booth and Catherine Booth)於1865年,在英國倫敦東部創立。

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或「聖公會」(Anglican),原是羅馬公教的教會,由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創始於1533年並作為英格蘭國教,由英格蘭國王擔任教會最高首腦。

2009年,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簽發宗座憲章,設立特別教區,允許聖公會神職人員及信徒,能夠與羅馬天主教保留原有的聖公會傳統,因此聖公會得以與天主教完全共融。

還有其他許多新生教派不在此一一介紹,因為基督教是由天主教分裂出來的,各教派皆有其創始人,而唯有天主教是由主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

目前基督教新教主要教派總數接近2,000個。

為什麼天主教敬禮聖母瑪利亞?

由前述「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不同」之歷史背景,我們清楚地瞭解到,天主教是由主耶穌基督親自建立的,主耶穌基督是教會之首也是我們崇敬的中心與目標,而所有的成員都是其肢體,耶穌基督是天主聖三的第二位,因此天主聖三亦臨在於教會。

為什麼天主教如此敬禮聖母瑪利亞呢?在一個家庭裡媽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是最幸福的家庭,如果沒有我們的父母就不會有我們,如果沒有他們慷慨的奉獻與犧牲,我們也不會無憂無慮的成長。

試想如果我們能有機會挑選我們的母親,我們一定會挑最好的,是不是要美麗、大方、充滿愛心、絕不生氣、絕對的耐心…有列不完的條件,如果連人都會這樣想,那麼一位創造天地,能無中生有,全真、全美、全善的天地主宰要降生人間,是不是更可以選擇一位,最完美毫無瑕疵的母親,才能作為天主的母親,當然可以啊!

因此聖母瑪利亞是除了主耶穌基督真人又真天主以外最完美的人,教會藉由啟示稱聖母為「始胎無染原罪者」(1854年12月8日教宗碧岳九世宣布了聖母無染原罪之信理),她藉由聖神的大能而受孕,而且因為聖母慷慨地答應了天使佳卑額爾的領報,主耶穌基督全世界的救恩才能進入世界,而當時聖母只不過是十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就在那時起她的生命就完全與主耶穌結合在一起。

聖母瑪利亞三個特殊身份:聖神的淨配、天主的母親及我們的母親

記得史考特‧韓(Scott Hahn)曾說:「瑪利亞是天主的傑作,你曾否遇過一位正在美術館內,陳設個人作品的藝術家嗎?如果你的目光一直注視著他的精心傑作,你會因此而觸怒他嗎?你沒有注意到那位藝術家,只全心欣賞他的作品,他會因此而生氣嗎?

難道他會說:『嘿!你該看的是我啊!』不會的,當你讚美藝術家的作品時,此時正是使他獲得光榮的時刻。瑪利亞即是天主的作品,從起初直到現在。」(甜蜜的家庭羅馬)〔1〕

的確在這世界上所有的受造物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光榮偉大的造物主,當我們欣賞大自然的優美奇景時,不禁要讚嘆到造物主的神妙化工,其中聖母瑪利亞是天主最得意的傑作,她具有特殊的地位,她是天主的婢女、聖神的淨配同時也是天主子的母親,當然也是全人類的母親,如此崇高的地位,自然應當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天主教道理中,對聖母瑪利亞詮釋如下:「由於童貞瑪利亞完全接受天主的旨意,即其聖子的救贖工程,以及聖神的整個活動,使她成為教會信德與愛德的模範。因此她被『尊為教會最崇高,最卓越的成員』,她甚至是教會『典範』的實現。」這就是教會對聖母瑪利亞的看法。

教會傳述聖母瑪利亞崇高的地位的論著有非常多,在天主教道理中也說明得十分清楚,就連在聖母蒙召升天之後,仍然不斷地與人類接觸,提醒世人她慈母的地位,是不容忽視地。

歷代聖人、聖女無不將聖母推崇至最崇高的地位,而且不斷地依賴聖母的助佑,戰勝魔鬼、拒絕誘惑且光榮天主,終能達成天主的使命,因此教會內對聖母瑪利亞有許多的敬禮,皆為表達世人對聖母孝愛之情。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差異─AI解答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歷史起源

天主教

源於羅馬帝國時期的早期教會,自稱繼承耶穌門徒彼得建立的教會傳統。

基督教(新教)

始於16世紀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等人),因反對天主教部分教義與制度而分離。

2. 權威來源

天主教

[權威 = 聖經 + 教會傳統 + 教宗詮釋]

教宗被視為耶穌在世代表,擁有「無誤特恩」。

基督教(新教)

[權威 = 唯獨聖經]

強調信徒皆可直接理解聖經,無需教會中介。

3. 核心教義差異

主題 天主教 基督教(新教)
救贖觀 信德 + 善行(如參與聖事、告解) 因信稱義(唯獨信德)
聖母瑪利亞 無原罪、蒙召升天、代禱中保 尊為耶穌之母,但反對代禱與特殊地位
聖禮 七件聖事(洗禮、聖體、告解等) 僅承認洗禮與聖餐禮
煉獄 存在煉獄,亡者需淨化後升天 否認煉獄

4. 教會制度

天主教

[教宗→樞機主教→總主教→主教→神父]

聖統階級制度,教宗為最高領袖。

基督教(新教)

各教派獨立(如路德宗、聖公會),多以牧師領導,強調「信徒皆祭司」

5. 儀式差異

天主教

彌撒使用葡萄酒與無酵餅

需要向神父告解

教堂內有聖像、十字苦像,也會誦唸玫瑰經

基督教(新教)

聖餐用普通餅與葡萄汁,只是一種象徵意義,因此不是聖事

直接向上帝禱告,不需要告解

教堂裝飾簡樸,強調講道

6. 經典延伸

天主教

聖經包含《次經》舊約46卷,新約27卷共73卷(7卷不被新教承認)

基督教(新教)

僅承認39卷舊約,新約27卷共66卷

簡易對照表

  天主教 基督教(新教)
最高領袖 教宗 無統一領袖
聖母地位 特殊崇敬 普通尊敬
聖職人員 獨身制 可結婚
教堂風格 華麗雕塑/彩窗 簡約設計

📌 注意:中文常統稱「基督教」,但嚴格區分應為「天主教」vs「新教」。東正教則是另一獨立分支。

7. 基督教新教主要教派分類

總數估算≈300−900+

(依「獨立組織」或「神學差異」標準不同)

〔1〕   主流歷史宗派(約20+大類)

路德宗(信義宗)

改革宗(加爾文派)

聖公會(安立甘宗)

浸信會

衛理公會(循道宗)

五旬節派

基督復臨派

貴格會(公誼會)

〔2〕   地區性獨立教派

(如中國家庭教會、非洲獨立教會等)

數量超過500+

〔3〕   新興運動衍生教派

(如靈恩派、福音派中的分支)難以精確統計

[1] 林豪,甜密的家庭—羅馬(讀後心得),參考網頁:

https://blog.xuite.net/lin.haw/twblog/128328648

 

Loadi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