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9月21日加爾瓦略山的犧牲-白孟德神父(Fr. Charles Belmonte Lopez)語錄-譯者:林豪
在聖體聖事中,我們見到了加爾瓦略山的犧牲,是真實且以聖事的方式呈現。福音揭示了,有些人所認為的,在加爾瓦略山上,只是有一個人為天主而死。
在最後晚餐中,主耶穌預言了,祂將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賦予了其正面的含義:「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路22:19-20)這些話顯示出了,祂的死是「為了」他人。在最後晚餐中,加爾瓦略山的事件被提前呈現,並以盟約及結盟的方式,轉化為愛的禮物。
主耶穌想要建立一個「盟約」。 以馬爾谷和瑪竇的慣例陳述著-「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谷14:24;瑪26:28)-指的是西乃山上立約的奠基儀式,當時「梅瑟遂拿血來灑在百姓身上說:『看,這是盟約的血,是上主本着這一切話同你們訂立的約。』」(出24:8)這樣,主耶穌的死亡,就表達了「祭獻的意義」;祂的死亡,是一種祭獻與西乃山上的祭獻相似,但卻又截然不同,因為不再使用無理智動物的血,而是使用一個有意識和自由人的血,主耶穌為世人捨棄了自己的性命。
以路加所使用的慣例來說:「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哥前11:25;路22:20),指的是耶肋米亞的預言,該預言宣告了一個「新約」的建立,而這並不是像西乃山之盟約(耶31:31-34)。
在建立聖體聖事的「盟約」一詞,將群眾的面向帶到了祭台前。在加爾瓦略山上,這方面並沒有顯示出來。主耶穌獨自受死,被眾人所棄絕,被門徒們所拋棄。
另一方面,在最後晚餐的情況中,主耶穌和他們在一起,一同吃飯。在餐桌上的所有陪伴,在場的人之間都存在著一種交流、相互接受和關懷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主耶穌將祂的身體當作食物,將祂的血當作飲料。
由於同樣的犧牲,在彌撒中以聖事形式呈現,在每一位門徒與耶穌之間建立了充分的共融。祂在我內,我在祂內:「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 6:56)
所有門徒之間,也有一種共融:「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哥前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