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普世成聖的召喚-司祭的靈魂
作者:林豪
前言
天主教道理告訴我們:「藉著聖洗,我們從罪惡中獲得解放,重生為天主的子女,成為基督的肢體,加入教會,並分擔她的使命:『聖洗是在聖言中,藉著水而重生的聖事』。」[1]每一位領過洗的基督徒,不僅得以進入教會的大家庭,而且獲得了罪赦,成為了天主的子女,更重要的是要分擔教會的使命。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極力提倡「普世成聖的召喚」,這個理念早已記載於聖經中,特別是在耶穌的教誨當中。梵二在《教會》教義憲章中清楚宣佈:「有了如此眾多而豐富的得救方法,無論何等身份與環境,每位教友都被天主召喚,遵循個別的途徑,走向成全的聖德,勉效天父的成全」[2]。
「普世成聖的召喚」這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早在主耶穌的時代及初期教會就已經有這樣的概念,當時所有的基督徒都知道,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終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要猛力奪取天國,其唯一的途徑就是要能夠「成聖」。因此在當時教難發生時,大部分的教友都樂意地為信仰而殉道,而且當時教友之間則都是以聖徒相稱,因此度著聖善的生活,也是基督徒的生活態度。
平信徒的時代來臨了
近年來常聽到一個口號:「平信徒的時代來臨了」,特別是在教宗方濟各所頒布的宗座勸諭《你們要歡喜踴躍》,更是強調了「普世成聖的召喚」重要性。
前面已經提到了,所有的教友都具有成聖的召喚,除非教友認為自己接受的信仰,並不是要依照天主教的教導,而能夠達到終極的目標天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不應該稱現代是一個屬於「平信徒的時代」,重申這個召喚的主要目的,是要喚醒所有基督徒,在原本初期教會就已經具備的概念。
在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除了宗徒之外,大多數都是平信徒,而且他們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傳揚,他們所見到及所信仰的真理,而且我們應該能了解,在天堂中與天主聖三最接近的人物,就是兩位平信徒,也就是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瑟,他們確實是我們所有平信徒的榜樣。
平信徒的責任
天主教道理告訴我們:「耶穌基督是父傅以聖神的那一位,並被立為「司祭、先知和君王」。整個天主子民參與基督這三重職務,並承受由此產生的使命和服務的責任。」[3]因此所有受洗後的基督徒都具備「司祭、先知和君王」這三重職務,當然這三重職務相較於神職人員,是有所差別的,而神職人員的重要職務之一,就是執行聖事,這是平信徒無法取代的職務。
聖大良一世解釋道《講道集》:「所有在基督內重生的人,都因十字架的記號而獲得王者的尊嚴,藉聖神的傅油而被祝聖為司祭。因此並非只有我們職務的獨有服務,因為所有的基督徒,有了屬神的神恩及運用他們的理智,就被認為是這王者種族的成員,參與司祭的職務。一個靈魂管理它的身體,使它服從天主,難道不是王者的職務嗎?向天主奉獻一顆純潔的良心,在自己的內心祭台上向祂呈上我們敬禮的無玷祭品,難道不是司祭的職務嗎?」[4]
因此平信徒們應該清楚地了解到,我們有「先知」的職份,也就是有宣揚福音與作使徒工作的職責。我們具有「普通司祭職」,在參與感恩聖祭時,我們也同神父們一同祭獻,而不是個旁觀者。我們本身具備「君王」的身份,就是要如同主耶穌一樣去服侍他人。
如此可知,我們不能再說傳播福音是神職人員的職責,而我們只是在教會聖統治底層的平信徒,不知道如何傳播福音,我們應該要認真地學習教理,了解自己所信仰的真理,先從家裡開始,聖化家庭生活,進而將信仰的態度與價值觀帶到工作崗位去,聖化身邊所有的人。
司祭的靈魂
聖施禮華談到了平信徒的「普通司祭職」時說:「天主子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為叫眾人合而為一,就如子和父一樣。(若17:22)我們因此被召成為神聖合一的一部分。以司祭的靈魂及彌撒作為內修生活的中心,所以我們要奮力和耶穌一起,處於天人之間。」[5]
「通過洗禮我們成了司祭,『以奉獻因耶穌基督而中悅天主的屬神祭品。』(伯前2:5)為此我們所有的行動,皆有成行主旨的精神及貫徹真人真天主的使命。」[6]
真福歐華路解釋說:「司祭的靈魂就是:渴望把它領受的屬靈司祭職結出果實,這份心靈就是宗徒的精神,渴望去服務,努力把平日的行動、家庭、社會關係、日常的工作變成孝愛天主和與天主相遇的機會。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說:『基督常經過我們身邊,但是祂渴望留下來。』基督徒有責任向所有的人宣講,基督正在我們的身邊經過,渴望和我們每一個人同行,祂願意,如果我們聆聽祂,和我們留在一起,就像在厄瑪烏的那天下午一樣。」[7]
結論
平信徒應該具備司祭的靈魂,與神職人員共同分擔傳播福音的使命,但是這並不表示說平信徒要取代司祭的部分職務,司祭的職務是神聖而不可取代的,因此平信徒的責任與司祭的職務,必須界定清楚,才不至於混淆不清而是應該相輔相成的,共同為建立天主的國度而努力。
在教會內平信徒佔了極大多數,如果所有的平信徒都能覺醒到,認清楚個人的職責,這會是多麼大的一股力量啊,因為平信徒可以聖化個人的家庭,深入社會的各個階層,在個人的工作崗位上聖化日常工作,就會如同酵母一樣,逐漸地以基督化的精神來翻轉整個世界。
[1] 天主教道理,1213。
[2]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憲章,11。
[3] 天主教道理,783。
[4] 天主教道理,786。
[5]《書信》1940年3月11日。
[6]《基督剛經過》96。
[7]《熱愛教會》,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