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網頁: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拉丁語: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 II,英語:St. Pope John Paul II,1920-2005)是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本名卡羅爾•約澤夫•沃伊蒂瓦(波蘭語:Karol Józef Wojtyla)。
公元1920年5月18日,出生於波蘭南部的瓦多維采(Wadowice)的一個天主教家庭,是家中三個小孩中最小的一個。父親卡洛(Karol)是波蘭軍中行政官,母親艾蜜莉亞(Emilia)婚前當過教師,為立陶宛裔。公元1929年4月13日,卡羅爾八歲時,母親不幸難產而死。
公元1938年,沃伊蒂瓦父子遷居克拉科夫(Kraków)。卡羅爾進入傑哲隆尼安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就讀,主修語言學,同時研究戲劇。公元1939年納粹德國軍隊占領了波蘭、關閉了各大學,並規定所有男丁都必須做勞力工作。因此,沃伊蒂瓦被迫結束學業,並經歷過採石場和化工廠的工作。
公元1941年2月他的父親身故,這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而決定追求神職的聖召。
公元1942年10月,他在母校教授私底下開設的神學系讀神學。
公元1946年11月1日晉鐸為神父,其後他獲送到羅馬天神大學(Pontifical International Athenaeum Angelicum)進修,公元1948年取得神學博士學位。公元1958年,他被任命為克拉科夫教區的輔理主教(Auxiliary Bishop),四年後以代牧區署理(Vicar Capitular)成為教區的領導。
公元1964年1月13日,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 1897-1978)任命他為克拉科夫總主教(Archbishop),他也以總主教的身分參加了重要的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1965),並且對於會議最具歷史性影響力的二個文件:信仰自由宣言(Dignitatis Humanae)和現代世界教會的牧職憲章(Gaudium et Spes)做出了貢獻。
公元1967年6月26日,教宗保祿六世晉升他為樞機主教(Cardinal)。公元1978年8月,保祿六世逝世後,威尼斯樞機主教艾爾比諾•盧西亞尼(Albino Luciani,1912-1978)被選為教宗,並取名若望保祿一世(Pope John Paul I),但僅接任33天後,即於公元1978年9月28日過世。
公元1978年10月16日,沃伊蒂瓦被選為天主教第264任教宗,時年58歲,是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在位時間則是歷史上第二長,僅次於庇護九世(Pius IX, 1792-1878)。他取名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以紀念他的前任教宗以及教宗保祿六世。
公元1981年5月13日,若望保祿二世在進入聖伯多祿廣場準備演講時,被一名土耳其狂熱穆斯林莫梅特•阿里•阿加(Mehmet Ali Ağca, 1958-)槍擊,幸好未擊中要害,經六小時手術後脫離險境。
公元1983年聖誕前兩天,若望保祿痊癒後,到監獄探望行刺他的兇手。若望保祿二世擔任教宗以來,總共進行過102次國際訪問,是歷史上出訪最多的教宗,其行程也比所有前任教宗加起來還多,他是第一位訪問波蘭、波多黎各、古巴、羅馬尼亞的教宗,也是第一位訪問英國,並與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會面的教宗,更是第一位訪問希臘,並與希臘東正教會主教會面的教宗。他成為自從公元1054年東西教會分裂之後,第一位訪問東正教國家的教宗。
公元2000年3月,他訪問耶路撒冷;他說:「猶太人是我們信仰上的兄長」。
公元2001年,若望保祿二世進行地中海朝聖之旅,重遊聖保祿(St. Paul, 5—67)當年傳教的地方。他是自1291年以來,首位訪問希臘的教宗。
公元2001年,若望保祿二世被證實患有帕金森氏症,造成說話、聽力與行動的困難,但他仍努力地執行教宗的職務。
公元2005年4月2日,他不幸因敗血性休克和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4歲。他過世後,超過7萬名天主教徒湧入梵蒂岡城,同時有超過十億的天主教徒在世界各地表達哀悼。中華民國總統府下半旗二天致哀。陳水扁總統於4月7日率領代表團前往羅馬,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參加葬禮。梵蒂岡從4月4日起舉行教宗的遺體告別儀式;葬禮在4月8日舉行,他被葬於聖伯多祿大殿地下室的教宗墓地。
若望保祿二世以作風開明而著稱,他擔任教宗任期長達二十七年,對二十世紀末的天主教形象有極深遠之影響。若望保祿二世強烈反對共產主義,大力支持波蘭團結工聯對於共產黨政權的抗爭。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 1931年—)曾說:「沒有教宗,鐵幕不會倒下」。
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en, 1911年—2004年 )稱讚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結束共產專制統治的英雄之一」。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期間帶領天主教會面對現代的種種挑戰,也對世界歷史做出重要的貢獻,他在東歐共產政權的垮台扮演重要角色。他反對南非種族隔離的政策,也反對死刑。他的足跡踏遍全球,曾至130個國家訪問,被稱為「世界的教宗」。
他對宗教間的交談做出了許多貢獻,稱呼猶太人為「兄長」、是首位踏入猶太會堂的教宗,也是首度親吻「可蘭經」的教宗。他多次與達賴喇嘛會面,也與耆那教信徒共同召開會議,並對非洲與亞洲的祖先祭祀表達尊敬,認為並不與基督宗教信仰違背。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並於公元1986年在亞西西召開會議,邀請各宗教為和平祈禱,有12個宗教,超過150位代表出席。他並積極對抗暴力,面對許多地區的戰爭與動亂,都發出停止戰爭的呼籲。公元2000年,他並為教會過去曾經犯的錯誤,公開道歉,希望藉由對過去記憶的淨化,迎接第三個千禧年。他喜愛年青人,也為青年人設立了普世青年節。
公元2014年4月27日,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1936—)同時將若望保祿二世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 1881—1963)冊封為聖人。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紀念日定為每年的10月22日。
【撰文者】
周善行(輔仁大學化學系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