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由聖施禮華啟迪的教學方式(上)

1967年聖施禮華於Navarre大學向學生、老師及朋友們談話 第十一篇 由聖施禮華啟迪的教學方式(上) 作者:朱塞佩•扎涅洛教授(意大利勒莫大學心理及教育科學系) 在1958年,主業團的成員首次在西班牙的畢爾包開辦了一所學校。在內戰期間很多的天主教學校關閉了,並且沒有復課,於是,該地區的家長便決定成立一所學校。當聖施禮華得悉了這個計畫時,他對此計畫十分地支持。 當時,這所新的學校與其他的學校,有...


1967年聖施禮華於Navarre大學向學生、老師及朋友們談話

第十一篇 由聖施禮華啟迪的教學方式(上)

作者:朱塞佩•扎涅洛教授(意大利勒莫大學心理及教育科學系)

在1958年,主業團的成員首次在西班牙的畢爾包開辦了一所學校。在內戰期間很多的天主教學校關閉了,並且沒有復課,於是,該地區的家長便決定成立一所學校。當聖施禮華得悉了這個計畫時,他對此計畫十分地支持。

當時,這所新的學校與其他的學校,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說:學生的紀律是建基於「信任」之上;各年級的學生不會依成績排名,也沒有特定的座位;學校還會採用「個別教導制」。由於有些學校的創辦人,曾到訪過英國的牛津大學,所以有些人誤以為「個別教導制」是從牛津大學抄襲過來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而是聖施禮華建議每位老師,每兩週必須與學生進行一次個人對談—這在當時的西班牙是聞所未聞的。聖施禮華也建議,讓那些為賺錢養家而被迫提早輟學的青年,可以在夜間使用學校的教室和設備。

由此可見,「由聖施禮華啟迪的教學方式」有三個要素:(1)對每位學生個別的照顧;(2)建立「信任」的關係;以及(3)全民教育。主業團並沒有自己的神學、哲學或教育理論,聖施禮華從未寫過任何有關教育或教學方法的文章,但是人們從他的思想中獲得了靈感,用以教育成千上萬的年輕人。

我們在聖施禮華於1972年,與教育工作者的兩次談話記錄中了解到:「要認真備課;對學生要真心誠意,不要讓學生和你的關係變得疏離;要好好照顧好每一個學生,師生關係比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重要。一旦你建立了關係,你就可以使用任何你想要的教學方法。」

聖施禮華對教學有其個人的想法,但是我們更著眼於他的教導,對個人和其終向的影響:即尋求真理和幸福,這是源於他作為基督徒的智慧。在世界各地有許多的學校,得到他的啟迪,這些學校教導學生:(1)人性的美德,(2)以愛心完成工作;最重要的是(3)熱愛自由,並承擔責任。

聖施禮華認為「人」是甚麼呢?「人」是天主的肖像,亦是天主愛的標記。人類工作的旨意在培育每個人,使他能夠服務社會,同時也能與天主溝通。所有人類的活動都與天主、社會和現實有關。「活動」之所以稱為「人性」的活動,在於人可以自由地把它們完成。如此,教育得以為建立一個公民尊重法律的社會作出貢獻,因為他們堅信法律是公正而必要的,而不是因為武力、脅迫或受到外部的操控。

教宗方濟各的教學方法

我們發現教宗方濟各及聖施禮華之間的共通性:「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試圖控制孩子,這樣不是在教育他們,不會使他們堅強,也不是在為他們準備如何面對挑戰。重要的是以豐富的愛,來幫助子女展開學習的過程,培育他們成熟地運用自由,並培養他們真正的獨立自主,作好準備,邁向健全的成長。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具備所需的特質,並在遇到困難時,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明智審慎地行事。」

對教宗方濟各或是對聖施禮華而言,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育道德上的自由」,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其社會生活,皆為他所要肩負的責任。

要是讓孩子發現,天主賦予給他的道德原則,以辨別善惡,是不足夠的。孩子有時要面對其他可能選擇,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們必須讓理智所明瞭的善,在我們的內心扎根,並且成為深層的情感傾向,以至對「善的體驗」勝過於其他更具吸引力的事物,從而體會到這些美好的事物,在此時、此地是對我們的益處。

教宗方濟各和聖施禮華其他相似之處,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參與社會活動的教學方法,這是必須靠實踐的方式,不能只靠解說。單憑為社會的公益服務這抱負,是不夠的。要實現這目標的唯一方法,必須培育出一些擁有優良品格的男、女,將他們自己努力的成果,以身作則地傳授給其他人。

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自私的個人主義了,因為對於那些已經有機會,在最好的學校學習的最卓越學生而言,個人主義是一種誘惑。教宗方濟各所關注的是:「貧困地區的生活條件、居住條件惡劣和交通不便,社會服務和學校狀況不佳,這便帶來了其他問題。家庭受到破壞—就算在貧窮地區—大眾媒體錯誤地渲染,對美麗外表和消費狂熱的崇尚,虛假的生活方式,這些錯誤的模式,甚至於影響到最貧窮的社區。這些地區的教師必須努力工作,以確保他們的學生能關注自己社區的利益。」

聖施禮華的孩子們,在世界各地貧窮的社區工作非常地清楚,為了能到一個富裕的國家以享受生活,而逃離自己的社區,是對最優秀的年輕人,極大的誘惑。同樣在受到主業團精神啟迪的學校中,富裕家庭的學生透過與窮人、邊緣人和弱勢者的直接交往,學習與他人共融並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Loading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