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2024.07.02耶穌是主-救贖

耶穌是主-救贖 作者:林豪 我們的自由來自於耶穌基督 「救贖」的意思是,因為給人付了贖金而獲得了自由,因此要贖回一個囚犯或奴隸,就是要為他付了贖金,而使他獲得自由,就如同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樣。在人類第一次跌倒後,發現自己受到罪惡所監禁了,而與天主隔離,從此以後,他們無法脫離罪惡的禁錮,也無法獲得天國的永樂。但是,由於基督是真人又是真天主,祂可以為我們的自由作補償,因為祂是天主,所以祂的犧牲與救...


2024.07.02耶穌是主-救贖

作者:林豪

2024.07.03第五十四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一)

我們的自由來自於主耶穌基督

「救贖」的意思是什麼呢?例如說:我們原本是奴隸,因為有人為我們付了贖金而使我們獲得了自由;因此要贖回一個囚犯或奴隸,就是必須要為他付了贖金,而使他獲得自由,就如同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一樣。

在人類第一次跌倒後,發現自己受到罪惡所束縛及監禁了,而與天主隔離,從此以後,他們無法脫離罪惡的禁錮,也無法獲得天國的永樂。但是,由於主基督是真人又是真天主,祂可以為我們的自由作補償,因為祂是天主,所以祂的犧牲與救贖是無限的;因此只要祂願意,祂確實可以補償了我們的罪過,而且再一次帶領我們與天主和好。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稱呼主耶穌基督為「救贖者」的原因,而且祂的任務就是要救贖我們,這也可以稱之為一種解放,因為在聖經中告訴我們,主基督為我們贏得了自由(格4:31)。祂修補了我們為觸犯天主所犯的罪,而且從中獲得了自由,賜予我們恩寵,使我們成為天主的子女,天主已經使我們由所有邪惡本質的罪惡中,完全地解救出來而獲得了自由。

在祂自己的一生當中,祂承受了痛苦、不公義和貧窮,是為使我們瞭解到那些肉體上的私慾偏情,並非最壞的邪惡,它們甚至可以說是原罪的結果,應該要盡可能的避免它們。除此之外,我們只有藉由從罪惡中被解放出來,特別是在今世,同時還有在來世,我們才能完全地超越肉體的痛苦,那些為主基督的緣故,而願意接受世上邪惡對待的人,例如:各種形式的痛苦及疾病,卻將這些痛苦,因此轉而成為生命中的至寶。

什麼人會有這樣的思維方式呢?只有那些世人眼中的愚昧者,亦即主耶穌的追隨者及肖似祂的人們,也就是所有的基督徒及諸位聖人們,才會與主基督的心認同。

主耶穌曾說:「我的王國不是這世界的。」(若18:36)所以當祂說:「我來,卻是使他們獲得生命,而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祂所說的並不是指舒適和沒有煩惱的塵世生命,而是指永恆的生命,祂來基本上是為使我們由所有阻礙我們,獲得真正生命的情況下得到自由(在真理之內才有真的自由),也就是從那絕對邪惡的罪惡中,以及因為罪而受到的譴責中,解救出來。

祂這樣做也賦予我們一份責任,為超越其他在世上,由於罪所造成的結果,例如:艱難、困苦和不公義,或者是在他們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為了天主的緣故,而以喜樂地態度來承受它們。

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

主耶穌願意以祂的生命作為代價,來賠補我們的罪過,這也告訴我們由於違抗天主所犯的罪有多麼嚴重,同時也使我們瞭解,這份永恆的救恩,擁有多麼高的價值,就如聖保祿提醒我們說:「你們原是用高價買來的。」而且他又接著說,這結果應該是:「所以務必要用你們的身體,來光榮天主。」因此他以這樣的方式,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要「成聖。」

主耶穌為表示愛我們到達了極至,而願意為我們犧牲自己的性命:「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一個人最多能做到的,就是付出他的性命,很明顯地,主耶穌就是為了我們作這件事,祂所做的並非只是變成了人,甚至於是犧牲了祂的性命,為了救贖我們,而作了贖價,祂愛我們,同時也將自己給了我們,聖體聖血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狄剛總主教曾經對我說:「錢的價值在何時才會顯露出來呢?在花用的時候。」我加了一句:「一本好書的價值在何時才會顯露出來呢?在讀完並將其思想活出來的時候。」

耶穌是主〔1〕

巴倫主教說:依據聖經的紀載,主耶穌在祂三十歲之後,突然的開始公開講道,又在特定的一個時間點,耶穌與祂的門徒開始各處傳教,從選民預許之地,巴勒斯坦的北部,到凱撒勒亞的斐里伯地區,就是現在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附近,直到現在,這地方還能見到一座當時祭拜偶像的神廟廢墟,主耶穌基督就在這個地方,問了祂的門徒很特別的問題: 「人們說,我是誰?」耶穌並不是問:「人們對我的教導,有甚麼樣的看法?」或是說:「別人對我的印象是如何呢?」這些都是很合理的問題,而祂卻想要知道:「人們說,我是誰?」

這個問題,對於其他宗教的創始者而言,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問題,然而他們從來都沒有對自己的跟隨者,問了同樣的問題,佛陀沒有要別人將自己作為信仰的對象,他從來沒說過,這個信仰是得自於他的功勞,而他會說:「這是我所悟道的方法,而我希望你們能夠了解。」

穆罕默德也不會將自己作為信仰的對象,他會說:「這是我所得到的啟示,而我想要讓你們知道。」

孔子也不會說:「儒家的道理,是關於我而說的,而是說,這個道理是我悟到的方法,傳授給眾子弟們。」

但是,主耶穌自己怎麼說呢? 祂想要知道的是:「人們說,我是誰?」整部福音都圍繞在這問題上,主耶穌自己的身份就是「福音」,因為整部福音中,祂的所言、所行,都是表現出「天主」,這位造物者的身份,主耶穌在路加福音中提到:「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路14:26)(聖奧斯定曾經解釋過這句話,這句話是真實的,沒有想像的空間,而且就是指神職人員。)

我們可以接受如果一個宗教老師這樣說:「你要愛天主,超過愛你的生命。」但是我們無法想像他會說:「你要愛我,並要超過世界上所有最珍貴的東西? 」

作者認為,在主耶穌當時保守的猶太教社會裡,大家都知道最大的誡命就是:「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谷12:30)或是在初期教會羅馬帝國的時代裡,只能朝拜凱撒為真神,因此如果在當時,我們明認耶穌是主及承認自己是基督徒,我們就已經被宣判了死刑,我們極可能被家人、街坊鄰居及友人所告發,而被處死。

在宗徒大事錄第九章所記載了,第一位殉道聖人斯德望的事蹟:「斯德望便成了第一個為基督灑下熱血的人。這樣的情況不會停止,事實上,當保祿到羅馬時,基督徒已經被認為,是十字架及反對的明顯記號:『為此』-在羅馬的猶太人對保祿說:『我們知道它到處受人反對。』」(宗28:22)〔2〕

誰是真天主?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3836/

生活中的見證

作者補充說明,「甜密的家庭—羅馬」的作者史考特.韓出生於虔誠的長老宗家庭,而且是一位牧師,他畢業於賓州葛若市大學,主修誓反教神學,對誓反教的神學理論十分清楚。而且,深植於他內心的神聖使命,就是要「拯救可憐苦難的天主教友們,能夠棄暗投明」,因此,他非常積極地致力於這項志業。

然而,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凡事必要追根究底,一定要分析透徹清楚,才願罷休。聖神也就藉著他真誠追求真理的熱望,無論在他處於任何困難情況下,都能引領他走向光明。〔3〕最後他在不顧及在誓反教環境的壓力下,皈依了天主教,現在他是一位天主教平信徒神學家,作家以及教授,擁有六個子女,全家都成為了虔誠的天主教徒。

作者的代子高先生,他的全家都是佛教徒,家裡只有他一個人領洗,他的祖父在清末民初時,是指南宮管理人,所以他的皈依過程,亦具有些傳奇性,並且為他帶來挑戰,現在他也將自己的信仰,分享給他的家人與朋友們。我想每一位成年人皈依的過程,都有一段或心酸或甜美的故事,因為我們向主耶穌,作出了我們的決定,那就是要一輩子跟隨祂。

2024.07.17第五十五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二)

耶穌迫使人們作出選擇

巴倫主教說:在福音中主耶穌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

個人反省:如果我們夠謙遜的話,我們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甚麼樣的人,有多少的缺點及侷限,而主耶穌對我們說道:「孩子!你的罪赦了!」我們會多麼感動,主耶穌接納我們,寬恕我們,但是猶太人不這樣想,在祂身邊的人馬上質問說:「這人以為自己是誰,只有天主能夠赦罪! 」因為不瞭解主耶穌是誰而失去獲得恩寵的機會。

重點來了,主耶穌迫使人們作出選擇,這是其他宗教的創始者,從來都沒有作過的事,祂卻說:「不隨同我的,就是反對我。」為什麼呢?若是祂宣認自己就是那一位「默西亞」-也就是救世主,那麼我們就必須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祂,如果祂就是天主,祂就是必須是我們生命的中心,我們要仰賴祂而生活。

反過來說,如果祂不是所要被宣認的那位,那麼祂確實不是個好人,而是個騙子,是一個危險人物,是一個引導人們誤入歧途的狂熱分子。然而,主耶穌與其他的宗教創始者不同,祂強迫我們要作出決定。

在馬爾谷福音第十章,有一段很不尋常的敘述,很少人對這一段話作出了評論,主耶穌與祂的門徒正從北部的加里肋亞走過來,要到南部的耶路撒冷去,馬爾谷紀錄說:「那時,他們在路上,要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門徒前頭走,他們都驚奇,跟隨的人也都害怕。」(谷10:32)這一段話雖然不起眼,但是很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其中一個人,會對這位宗教老師感覺到好奇,另一個人也許為這位宗教領袖所折服,但是,為什麼會既驚奇而又害怕呢?〔1〕個人心得:當我們遇到天主的時候,我們會既驚奇而又害怕,因為我們遇到超自然的力量,我們全然無法想像的情況,主耶穌帶領我們到達了更高的境界。

舊約的天主與新約的天主是同一位天主嗎? 〔4〕

舊約的天主與新約的天主為什麼差別這麼大?有許多的人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且這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就天主教道理我們能夠得知,天主只有一位而且是三位一體,天主是無始無終的,不受時間所限制,因此在人類歷史中任何時期出現的天主都是同一個天主,為了解決這個困惑,我開始詢問輔導、神父、再閱讀舊約並收集一些資料,特別是在YOUYUBE上的「天主教之聲」,由方濟會林思川神父所教導的課程「救恩的故事系列」〔5〕逐漸地讓我理出了一些頭緒。

舊約〔6〕是希伯來人、也稱為以色列人、就是後來的猶太人(本文通稱以色列人),藉由天主聖神的啟示,經過以色列人日積月累的反省,記錄下來的歷史紀錄,他們有一個特性就將先人所犯的過錯一五一十完整的紀錄,與我們中華民族歷代各朝先皇的歷史有所不同,總是要隱惡揚善、記功諉過;因此在舊約當中我們可以讀到天主「雅威」如何創造天地,如何揀選了以色列的聖祖,祂對以色列子民的計畫,他們的豐功偉業,他們所犯下的總總罪行及所受到的懲罰等。

新約〔6〕則是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英國國教、新教等)所用的經文(猶太教不接受新約),也就是由主耶穌基督的宗徒、門徒們,將祂三十三年的生命,從出生、公開傳教、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復活升天、初期教會宗徒如何傳播福音,保祿宗徒的書信及最後的默示錄等也都詳實的記錄了下來。

所以舊約及新約皆詳細的記錄了,天主在人類歷史中的每一個計畫,祂的做法與要求,舊約中的天主非常嚴厲,一定有當時的時空背景及原因;然而在新約中的主耶穌基督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愛」,因此聖若望最後所作的結論就是:「天主是愛」,既然我們所信仰的是唯一的真天主,當然在舊約及新約中所敘述的天主是相同的天主,而不會有不一致的天主,天主言出必行,永不改變。

舊約中公義的天主

每次讀舊約的出谷紀、戶籍紀、民長紀、若蘇厄書等,總覺得舊約中的天主「雅威」好嚴厲,「雅威」為了拯救被埃及人奴役四百年的以色列子民,選定了梅瑟來領導以色列子民離開埃及,他們在埃及居住的四百年間已經忘記了「雅威」與他們的聖祖亞巴郎、依撒格及雅各伯所訂立的「盟約」(創15:13-21)而且與埃及的文化融合了,並朝拜埃及的眾神,因此天主「雅威」必須以強而有力的手臂,讓以色列子民擺脫偶像崇拜,重新回到天主「雅威」的懷抱,而不再回頭,這個概念非常清晰且非常重要,所有的疑問就此解決。

「雅威」對埃及降下「十災」〔7〕為打擊埃及的眾神,其實也給了法老王十次悔改的機會,然而法老王不聽從,最後「雅威」殺了埃及所有的長子包括人及所有的動物,以致法老王決定讓以色列子民離開埃及,以色列子民離開埃及後,法老王又不死心派軍隊追擊以色列子民。

在過程中「雅威」幫助以色列子民與埃及人作戰,擊敗了埃及的精銳部隊及戰車,將他們淹沒在紅海中,而讓以色列子民安全地通過紅海,帶領他們走向「雅威」為他們預許的福地「客納罕」

在出谷紀中記載著:「梅瑟上到天主前,上主從山上召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伯家,訓示以色列子民說:你們親自見了我怎樣對待了埃及人,怎樣好似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將你們帶出來歸屬我。

現在你們若真聽我的話,遵守我的盟約,你們在萬民中將成為我的特殊產業。的確,普世全屬於我,但你們為我應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你應將這些話訓示以色列子民。』

梅瑟就去召集百姓的長老,將上主吩咐他的那一切話,都在他們前說明了。眾百姓一致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我們全要作。』梅瑟遂將百姓的答覆轉達於上主。」(出19:3-8)

「雅威」在以色列子民眼前顯了如此多的奇蹟,就是要喚起以色列子民的記憶,「雅威」才是真正唯一的天主,天主與以色列子民所訂的「盟約」(出20:1-17)簡單的說就是:要朝拜唯一的真天主「雅威」,這樣以色列子民就會得到天主的祝福;但是不能朝拜其他的偶像,若是違反「盟約」;如果犯罪得罪天主「雅威」,就會受到嚴重的懲罰甚至會失去性命。

天主選擇以色列子民作為選民,是賦予他們神聖的身份與使命,就是要他們「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出19:6)要將天主的真理與救恩傳揚給所有的人類,這是多麼偉大的使命啊!

然而天主所賜的恩寵越多,要求的也越多,所以若是違反天主的旨意,所遭到懲罰就會更加嚴厲,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引以為借鏡。

以色列子民眼見了天主的大能,聆聽了天主與他們所訂立的「盟約」,他們在天主「雅威」面前承諾:「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全要奉行。」(出24:3)真的是這樣嗎?

非常清楚地,在「雅威」引導他們至預許的福地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地抱怨、試探、冒犯天主,例如說:在曠野中沒食物吃、沒有肉吃、沒有水喝都要抱怨天主,而且又想回到埃及去過原本的生活,然而「雅威」給他們解決所有問題(出16;17),後來在西乃山上與「雅威」交談了四十天且從山上帶下了兩塊石板「十誡」,山下的以色列子民卻發生拜金牛事件(出32)等,在曠野這段期間以色列子民共試探了天主十次(戶14:22),都是以色列子民遭受懲罰的原因。

以色列子民由埃及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來到「雅威」所預許的福地「客納罕」地方,原本可以直接攻佔那個地方,天主先要梅瑟派各支派的領袖共十二名進入該地勘查土地、人民、他們的軍力、堡壘及他們的弱點等,總共花了四十天,以便擬定進攻的策略。

結果其中十個人回報時說謊,說該地居民實在非常高大而強悍,所以根本無法攻破,因此造成人民的恐慌反而抱怨梅瑟,並想要另立領袖重回埃及,之後由農的兒子若蘇厄和耶孚乃的兒子加肋布出面拆穿了他們的謊言(戶13;14)。

因為以色列子民不相信天主而遭受懲罰,原本斥探福地的時間為40天,為此懲罰他們每一天延長為一年,因此以色列子民後來在曠野中飄泊了三十八年,被懲罰的原因就是不信任「雅威」

原本以色列人民的聖祖亞巴郎就是聽命於天主移居至「客納罕」地方(創13:12),到雅各伯時代因為當時鬧飢荒而遷移至埃及去,在埃及居住了四百年之後,原本的「客納罕」被其他的民族所佔據,居住著赫特人、基爾加士人、阿摩黎人、客納罕人、培黎齊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七個民族(申7:1)。

他們朝拜邪神、道德敗壞、生活奢華糜爛,擁有高度文明,事實上是以色列子民無法相比的,然而天主「雅威」幫助了以色列子民作戰消滅這些民族,讓他們重新回到預許之福地。

以上僅就舊約中的片段內容,敘述天主「雅威」是忌惡邪神,賞善罰惡公義的天主,相關細節仍需詳閱舊約聖經,事實上我們可以藉此反省我們的生活,是否有類似的情況,我們所崇拜的偶像,讓我們遠離天主的事務又是甚麼呢?

新約中慈悲的天主

整部聖經就是天主救贖人類的救恩史,也就天主愛人的歷史紀錄,其實只要有人類存在的一天,這一部救恩史就會持續地記錄下去,舊約中的敘述及先知們所預言的救世主默西亞,完全指向新約中的核心: 「默西亞-主耶穌基督」,這也是基督宗教的核心價值,就如同奧斯丁所說的:「新約隱藏在舊約裏,舊約在新約中顯露出來。」

然而主耶穌來到世界上的目的,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成四點:(一)祂要親自教導世人天主的真理。(二)祂要以自己為榜樣教導世人如何生活。(三)完成舊約中所預言,默西亞將救贖人類的使命(四)建立教會。

我們若要了解天主對人類的愛有多深,我們就要去瞭解主耶穌本人,也就是要熟讀新約,因為新約是忠實地紀錄了主耶穌來到世界上所做的一切,及宗徒與門徒們在初期教會傳播福音的經過。內容參閱EP118多明我的家- 2022.11.30第十六次線上道理課—如何準備聖誕夜及主耶穌為什麼要來到世界上。

結論

在舊約中天主「雅威」不斷地告誡,警告及教導以色列子民:要信從唯一的天主,這樣就會獲得祝福,而且天主會處處與我們同在;但是若是朝拜其他的偶像及邪神,必會招致懲罰。

然而天主總是給予祂的子民許多回改的機會,我們都經歷過的,只要我們痛改前非,天主一定會寬恕我們。達味聖王就是悔改最好的例子,他所描述的天主是這樣的:「上主慈悲,寬仁大方,緩於發怒,仁愛無量。上主對待萬有,溫和善良;對祂所創造的萬物,仁愛慈祥。」 (詠145:8-9)

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對天主的描述則是這樣的:「熙雍說:『上主離棄了我,吾主忘掉了我。』婦女豈能忘掉吃她奶的嬰兒嗎?他會不愛親生的兒子嗎?縱然有母親忘掉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會忘記你!」(依49:14-15)

這句話一直給予我極大的鼓勵,天主對我們的愛勝過我們自己的父母,其實舊約聖經中的故事及教導都非常生動,同時不斷地提醒我們:「以色列!你要聽著: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你當全心、全靈、 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申6:4-5)。

當我們讀到歐瑟亞先知書時,天主要歐瑟亞先知去娶一個娼妓為妻,而且歐瑟亞先知知道他的妻子在婚前及婚後都會對他不忠,但是他仍然愛著自己的妻子,願意她早日回到自己的身邊。雖然看起來天主似乎不盡人情,其實歐瑟亞先知就是代表著天主,而他那不忠的妻子就是代表著以色列子民,內容中表現出天主對祂的選民無限的愛,所以面對天主的愛,我們怎能無動於衷呢?舊約歷史為我們是一個警惕,提醒我們要時時謹守天主的旨意。

2024.07.31第五十六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三)

先知難為—讀歐瑟亞先知感想〔8〕

在舊約聖經中我們會經常讀到天主會揀選一些先知,以傳達天主的旨意,先知就是屬於天主的人,所傳達的旨意是針對當時、當地的以色列子民或是外邦人所應該注意的問題,並由天主提出祂的看法與計畫,有些先知接獲天主的旨意會先選擇逃避,或是躲起來,他以為這樣天主就找不到他了,然而後來還是被天主找回來達成他們原本的任務。

例如: 北國以色列國的約納先知,被吞到魚腹中三天,最後還是回到尼尼微城去完成任務,真是何苦呢?然而也有的先知則是很爽快答應天主的旨意,馬上去執行,例如:北國以色列國的歐瑟亞先知,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人翁。

先知難為

當我讀了歐瑟亞先知書,著實地發覺到當一位先知真的不簡單,因為天主要歐瑟亞先知去娶一個娼妓為妻,而且歐瑟亞先知非常清楚他的妻子,在婚前及婚後都會對他不忠,但是他仍然愛著自己的妻子,願意他的妻子早日回到自己的身邊。

天主為什麼要為難一個男人呢?這為一個普通正常的男人來說,如何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就算為一位女士而言,也是不容易吧!就現今社會的情況,一定會鬧出家庭糾紛,這是個人的想法。結果歐瑟亞先知一口答應天主要求,決定去執行天主的旨意,真是奇男子呢!

先知書這樣記載著:上主開始藉歐瑟亞發言時,上主對歐瑟亞說:「你去娶一個娼婦為妻,讓她生淫亂的子女,因為此地淫亂放蕩,背離了上主。」歐瑟亞便去娶了狄布拉因的女兒哥默爾為妻。(歐1:2-3)

哥默爾為歐瑟亞生了三個孩子,每一個孩子的名字都有天主賦予的意涵,第一個是男孩,上主對歐瑟亞說:「你要給他起名叫依次勒耳,因為過不久,我要向耶胡家追討依次勒耳的血債,要消滅以色列家的王室。到那一天,我必要在依次勒耳山谷折斷以色列的弓。」(歐1:4-5)

第二個是女孩,上主對歐瑟亞說:「你給她起名叫羅魯阿瑪(不蒙愛憐者),因為我不再愛憐以色列家,以致我不再寬宥他們。但我要愛憐猶大家族,要拯救他們,因為我上主是他們的天主;但是我不以弓弩、刀劍、戰爭、戰馬和騎士拯救他們。」(歐1:6-7)

第三個也是個男孩,上主說:「你給他起名叫羅阿米(非我人民),因為你們已不是我的人民,我已也不是你們的上主。」(歐1:9)

為什麼天主要對北以色列國發怒

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歷史脈絡,以色列民族在撒羅滿王朝時代犯了重罪,撒羅滿是有史以來最聰慧賢明的國王,但是在他晚年違反了天主與他們的祖先所訂立的盟約,因為撒羅滿有700個妻妾,300個妃子(列上11:3),都是因為與臨國結盟維持和平為由,而政策聯姻的。

因此最後他為滿足那些不同國家來的妻子們,她們也將自己原本信從的外教偶像帶來以色列境內,因此這些妻妾終於敗壞了他的心,導致他淪為偶像崇拜,讀到這裡深深地感受到,一夫一妻制確實有祂的道理不是嗎?

以色列子民就此忘記了天主雅威,而去朝拜其他的偶像及邪神,他們生下來的後代也如此地行之,因此觸怒了天主,遭致嚴厲的懲罰之後以色列王國一分裂為二:南國為猶大國共有二個支派亦為達味的後裔,仍然維持原有正統的宗教信仰;北國為以色列國共有十個支派,他們自行立王,不再以肋未人作司祭,自立不符合天主旨意的人為假司祭,不再遵守梅瑟為他們所立的法律,崇拜偶像邪神,任行邪淫,之後在歷史上遭受到一連串懲罰。

天主為什麼要歐瑟亞去娶一個妓女

在聖經中經常將天主雅威與祂的選民之間的關係,視為夫妻之間的關係,天主是丈夫,選民為妻子,天主對自己的選民是絕對忠實的,言出必行,然而以色列子民由在埃及被奴役了四百年後,天主派遣梅瑟領他們到福地,之後因以色列子民向撒慕爾先知要求,強求選立國王領導他們建立王朝,不要天主做他們的國王領導他們,天主向他們說明了選立國王的各種缺點,但是以色列子民不接受,執意故行,終於導致王國分裂。

在這段漫長的舊約歷史期間,以色列子民多少次背棄天主,去朝拜其他的偶像邪神,這樣的行為就如同背棄了原本與天主建立的夫妻關係,亦即盟約;他們的不忠實行為就有如娼妓一般,他們的子孫就如同出生於淫亂,仍然不接受天主所啟示給他們的信仰,因此天主要歐瑟亞先知去警告他們,若是他們再不悔改將會遭到懲罰,以色列國的所有罪行,都記錄在毆瑟亞先知書第二至十三章。

天主要求歐瑟亞先知代表天主的角色,要他去娶一個行為浪蕩的妓女哥默爾為妻子,她代表著行為如同娼妓的以色列國,然後歐瑟亞代表天主去向以色列國說話,指出他們的總總罪行,並苦勸以色列國早日悔改,並歸回天主的懷抱裡。最後以色列國沒有聽從歐瑟亞先知的勸言,繼續地敗壞沉淪,而於公元前七三二年為亞述帝國所滅。

天主對以色列子民的愛

雖然歐瑟亞與妻子哥默爾結婚生子後,哥默爾還是依戀著她以前的情人,但是歐瑟亞對這個淫亂的妻子依舊忠實,毫無改變對他妻子的愛,每天期盼著他妻子的回頭,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而且需要擁有多麼大的德行。

歐瑟亞就好像天主一樣,既便是以色列子民如此忘恩負義,屢勸不聽,天主仍然是忠實、仁慈、始終如一的天主,不斷地召喚以色列子民早日回頭(歐14)。而歐瑟亞先知預言以色列子民,終將在世界末日時奔向上主(歐3:5)。

結論

雖然歐瑟亞先知書看起來天主似乎是不盡人情,其實其中表現出天主對祂的選民無限的愛,所以面對天主的愛,我們怎能無動於衷呢?舊約歷史為我們而言是一個警惕,提醒我們要時時謹守天主的旨意。〔8〕

在新約中聖若望宗徒為我們作了最好的結論:「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若一4:16)

「天主是愛」是我們無庸置疑的,我們真應該要感謝天主讓我們活在新約時代,也讓我們清楚地瞭解這份愛的全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與舊約中的以色列子民相似,不斷地意識到自己的軟弱,並於犯錯後再重新悔改;我們也要感謝主耶穌建立了和好聖事,也讓我們有回頭的機會。

個人反省

作者認為,由這裏我們就要回想起舊約的內容,雅威與以色列子民所訂的「盟約」(出20:1-17)簡單的說就是:要他們朝拜唯一的真天主「雅威」,這樣以色列子民就會得到天主的祝福;但書是,不能朝拜其他的偶像,若是違反「盟約」犯罪得罪天主「雅威」,就會受到嚴重的懲罰,甚至會失去性命。

天主選擇以色列子民作為選民,是賦予他們神聖的身份與使命,就是要他們成為「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民」(出19:6)並身負重任將天主的真理與救恩,傳揚給所有人類,這是多麼偉大的使命啊!

然而天主所賜的恩寵越多,要求的也就越多,所以若是違反天主的旨意,所遭到懲罰,就會更加嚴厲,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該引以為借鏡。〔4〕因此敬畏及恐懼,是面對天主(造物者)的兩種標準反應。

真愛

過去曾經聽到過發生在西班牙的兩個真實的家庭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與大家分享:

1.有一對夫婦有三個子女,但是還在子女年幼的時候,妻子卻與其他的男人走了,先生獨自一人撫養三個子女。然而,這位先生一直期盼著妻子能夠回頭重返家庭團聚,他心中一直祈禱著。

直到孩子們逐漸長大,高中畢業之後,突然有一天妻子出現在家門前,這位先生不計前嫌地接納她回家,完成了他的心願。

這個故事讓我感到非常地震撼,根本就是歐瑟亞先知書的翻版,發生在現實的世界裡。

有人說:可能是他的妻子被人拋棄了,或是她還是懷念著孩子,或是她知道自己錯了等,這些都是合理的揣測。

我認為重點是,她的先生都不在乎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很簡單的,他願意接受!

然而我能確定的是,太座說:「如果是你出軌,我就把你劈了。」所以我非常戒慎恐懼!心存感激之情。

內人問道:「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呢?」我是俗辣,我不敢說…

2.另外一個故事是:有一對男女朋友,他們是大學時的班對,在他們大學畢業之後組成一個家庭。

但是沒想到就在婚後的那一年,這位先生出了車禍全身癱瘓,原本他不想耽誤妻子的青春,希望她早日離婚另嫁他人,以追求屬於她真正的幸福。

但是妻子仍然決定與他終生為伴,最後生了三個孩子,擁有屬於他們的家庭。

我很欽佩這位妻子,能夠有這樣的勇氣,不去考慮將來可能面臨的現實問題,我相信他們一定一同地面對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

而且擁有了三個孩子,你問我,他們如何做到的!我真的告訴你:「我也不知道!」

但是,這是真實的故事,我只能告訴你,這才是真正的愛,不看外在的條件,願意犧牲ㄧ切!愛在順境中看不出來,只有在逆境中閃耀發光。

2024.08.21第五十七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四)

主耶穌不只是靈修大師

巴倫主教說:我們抓住主耶穌的這項特性,我們就可以開始一窺主耶穌的教導及行為,就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切,祂是天主取了血肉之軀,也就是雅威在祂的人民面前行動。

主耶穌確實很奇怪,但是,我們也確實會極力反對,人們將主耶穌看作是一般的普通人,例如將祂看作是古代的靈修大師,如同現代的印度裔美國籍醫學詩人狄巴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他就是一位具有心靈感悟的大師。

主耶穌令人既驚奇而又害怕

而聖史們則寫道:「有許多的證據,證實了這件事情。」主耶穌在當時的那個時代,確實會讓人覺得很奇怪,所以當時的人會感覺到既驚奇而又害怕

我們應該不會對當今的靈修大師,例如:前面所說的美國的狄巴克.喬布拉,或是台灣已故的單國璽樞機主教、聖嚴法師等,感覺到既驚奇而又害怕,而是應該會認為,他們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們的教導對我們也很有幫助。

但是,在福音中所提到的主耶穌,為什麼讓人感到既驚奇而又害怕呢?

有一次主耶穌用一個小孩子所提供的五個餅和兩條魚,讓五千個男人吃飽,這個總計數字還未不計算女人及孩童的數目,估計大概有七、八千人;是什麼樣的人能夠作出這樣的事呢?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會讓人感覺到害怕。如果,我們過於將主耶穌想成普通人,我們就將祂擁有「天主性」的向度給遺失了,因為,主耶穌是真人也是真天主。

大家都對主耶穌能夠驅逐魔鬼,對祂所行的奇蹟,治癒病人等事件,非常有興趣,甚至於祂能夠平息海上的風浪,當主耶穌平息風浪之後,宗徒們互相驚訝地問:「這人到底是誰?竟然能夠平息風浪?」

我們都知道當時那些所謂的精神大師,包括:經師、拉比和其他有洞察力的人們,但是,主耶穌的能力,遠超過他們所有的人,那麼我們再問一次:「這人到底是誰呢? 竟然能夠平息風浪?」〔1〕

瑪利亞,妳知道嗎?

有一首很美的歌:瑪利亞,妳知道嗎? Mary did you know?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4637/

雅威要完成四項工程

古代的以色列人,非常期盼著「雅威」的再度來到,祂的來臨,將要完成四件事情:

  • 祂要聚集並牧放祂的百姓,
  • 祂要潔淨耶路撒冷聖殿,
  • 祂要戰勝以色列的仇敵,
  • 祂將要在天主的國度裡為王。

最讓那些初期追隨主耶穌的人震驚的是,祂自己確實地以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方式,完成了前述的四件事情,以下就是巴倫主教的說明:

一、聚集並牧放祂的百姓

主耶穌開始傳教的地方,就是祂的家鄉:加里肋亞海邊及山谷,祂傳教的主題,非常簡單而直接,就是:「天主的國,鄰近了!」這麼多個世紀以來眾多學者、專家耗盡心思,試圖解釋「天主的國」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同樣的問題,對當時住在納匝肋這個村莊裡的居民,他們要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他們聽了主耶穌所說的這句話,可能會認為各民族、各支派,正要被召叫歸向天主雅威。

我們來看一下舊約,上主都呈現出一種超凡的號召力,上主以自己的心思意念,來召叫選民以色列,然後再努力地運用以色列這個名字,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聚集了其他各個民族,但是,擁有血肉之軀的「雅威-耶穌」,要如何還完成這件事呢?

主耶穌試著與追隨者同席,在節慶的宴會上,祂會與罪人、娼妓、稅吏、病人及被寬恕者同席,祂並不只是簡單地表現出「包容與寬恕」的美德,還作為人們的榜樣;祂是雅威,祂以這樣的方式,來召叫祂的子民,因為每一個人都期待獲得恩惠,這也就明白地解釋了,為什麼主耶穌要治癒那麼多的病人。

在主耶穌的那個時代裡,猶太人認為身體的疾病,被視為是一種詛咒;許多情況下,病人及殘疾者都不能參加聖殿的聚會;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稱之為歧視弱勢。而在主耶穌治癒瞎子、聾子、瘸子、癩病人時,主耶穌就成了治癒祂子民創傷的雅威,祂不歧視任何人,反而滿全了他們的需要,而使他們重新再聚集起來。

主耶穌顛覆了當時許多的社會風俗,在當時那個時代的巴勒斯坦地區,男人是不可以在公共場合同女人說話的,而主耶穌卻公開地在雅各伯井旁,與一位撒瑪黎雅婦人對話,這是一段很美的故事,主耶穌所說的話,在她身上發生了改變。

撒瑪黎雅婦人的故事: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4217/

在那時候的虔誠猶太人,認為觸及死人的屍體,是會使自己不潔的,但是主耶穌碰觸了,會堂長雅依洛女兒的屍體,並且使她復活了;主耶穌還曾經復活了一個寡婦的兒子,以及納匝祿。

瑪利亞.瑪達肋納紀念日: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2024-07-22maria-magdalene-feast-day/

在主耶穌的時代和現代一樣,在公開的宴席上,大家都想要爭坐上位,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身分;但是主耶穌告訴自己的門徒們說,要選擇坐在地位較低的位子。

以上所述主耶穌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要建立天主的國度,為聚集祂民族的各支派所做的。

二、潔淨上主的聖殿

耶路撒冷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地點之一,就在聖殿山上,現在是猶太教徒、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東正教與基督教)、穆斯林教徒共同的聖地,這裡之所以這樣的神聖,是因為一千多年來,就是目前穆斯林奧瑪清真寺所在的位置,在那裡曾經矗立著,以色列的上主-雅威的宏偉聖殿,它是以色列的禮儀、宗教、文化生活的中心。〔1〕

前後兩座耶路撒冷聖殿

作者補充,第一座耶路撒冷聖殿,是在撒羅滿為王的第四年時,他開始在摩黎雅山上所建築的聖殿,因為達味建築聖殿以敬準備好了所有的建材,因此歷時7年。

然而這座聖殿於公元前586年,為巴比倫王拿步高所摧毀,以色列人民就此被放逐長達47年,之後於公元前539年,由波斯帝國推翻了巴比倫王國,雅威藉由波斯王居魯士王(Cyrus)頒發上諭,讓各支派的猶太人在公元前536年,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厄上1-6)由於重建過程並不順利,他們必須一邊建築聖殿,一邊抵禦外族的侵略,因此第二座聖殿於公元前515年才完工,歷時21年。

然而第二座聖殿,正如耶穌在聖經中所預言的(路21:20-28),在公元70年時被羅馬大軍焚毀後,只剩下西牆的部分,公元691年,西牆成為穆斯林教奧瑪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的圍牆,聖殿原址,現在已是穆斯林教奧瑪清真寺。〔9〕

主耶穌潔淨聖殿

巴倫主教繼續說道:主耶穌在祂生命的巔峰時期,來到耶路撒冷聖殿,正如若望福音所敘述的: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便上了耶路撒冷。在殿院裡,他發見了賣牛、羊、鴿子的,和坐在錢莊上兌換銀錢的人,就用繩索做了一條鞭子,把眾人連羊帶牛,從殿院都趕出去,傾倒了換錢者的銀錢,推翻了他們的桌子;給賣鴿子的人說:『把這些東西從這裡拿出去,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為商場。』」(若2:13-16) 

猶太人是既得利益者,遂質問主耶穌,祂有什麼權柄作這些事,祂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若2:19)在前述舊約時代以色列人曾經兩次建立聖殿,第一次歷時7年,第二次歷時21年,而主耶穌卻要在三天之內重建起來,自然又引起一陣騷動。

我們現在很難想像當時的場景,因為在主耶穌的時代,宗教、禮儀及文化,都是如此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因此主耶穌這樣的舉動打亂了一切,這是當時祂所能做出最激進的事情,這大概也是導致猶太人,決定要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最直接原因;那麼我們要問,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祂所說的話有什麼涵義呢?

為了要能完全理解主耶穌所說的話,我們必須了解聖殿所蘊含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再一次回想起古時候的以色列人,期待著雅威來潔淨他們的聖殿,好召叫祂的子民,以正確的方式來朝拜祂,有一個簡單卻又非常著名神修訓導:「我們會變得相似於,我們所崇拜的對象;我們讓自己符合,我們所認為最崇高的善。」天主願意祂的子民朝拜祂,這樣他們才會與祂相似;這句話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真的肖似祂嗎?或是應該要如何改善呢?

這就是為什麼耶路撒冷聖殿,會是朝拜雅威的聖地,這對古時候的以色列子民來說,會是如此的重要,他們希望全世界的各民族,都能夠被天主所吸引,更正確地說,以色列子民希望透過正確的朝拜方式,吸引所有的人歸向天主,依撒意亞曾經說過:「上主的聖殿山,必要矗立在群山之上,超乎一切山岳,萬民都要向它湧來。」(依2:2)

在舊約中我們可以讀到,以色列子民不斷地跌倒背棄雅威,而去朝拜其他的偶像,有時候是朝拜其他周邊國家的神,有時候是對財富、權勢、民族主義、享受等偶像崇拜,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大先知們不斷地呼籲以色列子民,回頭去朝拜天主,唯一的真神。

以色列子民朝拜錯誤的對象,被先知們看作是一種標記,也就是耶路撒冷聖殿衰敗的標記。

厄則克耳先知在神視中看見,上主的光榮已經離開了祂的聖殿,但是,直到將來聖殿被潔淨之後,上主的光榮將要重新回到這座聖殿內,到了那個時刻,將有泉水由聖殿的右側流出,為了能夠更新世界。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去理解,主耶穌的話語中所蘊含的奧秘,以及祂潔淨聖殿的行為,當主耶穌闡述自己的時候說道:「這裡有比聖殿更大的。」(瑪12:6)祂是在指自己,將要成為新的朝拜之所,正如聖殿能夠使人的人性與天主的神性相遇的地方。

主耶穌就是聖殿

當祂在清理聖殿時,祂不是單純地好像60年代的激進份子一樣,只是為了咒罵當時的政府機關,祂是在宣告對舊聖殿朝拜方式的審判,並且將祂自己建立為新的朝拜之所;在若望福音中,主耶穌指出在拆毀舊聖殿之後,三天內,祂要將它重建起來。(若2:19)祂是將自己的身體,視為朝拜之所;今天我們參加彌撒聖祭,就是眾天使、天朝諸聖及人與天主相遇的時刻與地方,即是天堂的預象。

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羅馬士兵用長矛刺穿了祂右側的肋旁,立刻祂的血和水由肋旁流出,這個景象完全實現了,厄則克耳先知的預言,當雅威的榮耀重回聖殿時,泉水由聖殿的右側流出,以更新世界。

也許我們需要明白的重點,就是耶穌自己就是新的聖殿,因為祂曾經說過:「你們拆毀這座聖殿,三天之內,我要把它重建起來。」(若2:19)這裡所指的聖殿,就主耶穌自己的身體,所以主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建立了教會,成為了教會之首,保留了正確的朝拜方式,這是由主耶穌親自來潔淨祂的教會,教會就是在祂內的,教會也分享了主耶穌的權柄。

教會中的聖事及聖人們,在教會的基本結構中,保持了教會本身的純正,同時也是真正朝拜天主的地方;但是,教會也是由罪人所組成的,所以經過了幾十個世紀,我們也可以看到,教會非常不光彩的一面,有許多腐敗與負面的事物,聖保祿宗徒說:「但我們是在瓦器中存有這寶貝,為彰顯那卓著的力量,是屬於天主,並非出於我們。」(格後4:7)

而這個寶貝就是主耶穌,也就是新的聖殿,在其內包含著:聖事、禮儀,聖人等寶藏;但是,這些寶藏保存在這個脆弱易碎的容器當中,正因為如此,腐敗就乘虛而入,所以這座聖殿,總是隨時需要被潔淨的,而主基督偕同教會,正是藉著祂,才能夠使聖殿潔淨如初。

作者感想

現在「我們的聖殿」就是,主基督所建立的教會、各地的教區、還有堂區、各個修會及團體、最後還有我們自己。因為聖保祿曾說:「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這聖神是你們由天主而得的,住在你們內,而你們已不是屬於自己的了嗎?你們原是用高價買來的,所以務要用你們的身體光榮天主。」(格前6:19-20)

敬拜天主的聖殿,必須要隨時保持潔淨,而且潔淨聖殿的工作,永遠都是要由主耶穌親力親為的,也就是由祂在世界上代表教宗,祂所揀選的聖人們,還有聖神在我們「內心」中不斷地呼喊,讓我們革新一切,回歸信仰。

今天我們所面臨的世界是講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速食主義、無神主義及相對主義。」另外還有針對性別的意識形態、超人類主義及生態的生物中心主義等問題,我們所面對的敵人是黑暗的霸主。

我們必須要仰賴賜予我們力量的主基督,以祈禱、克己及痛悔來戰勝一切。

如果這個世界還是我行我素、不自我反省、向下沉淪的話,主耶穌還是會來「潔淨聖殿」的,那就在每個人所要面對的私審判,或是在最後的公審判時來完成了。

2024.09.04第五十八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五)

三、達味戰士

巴倫主教說道:在舊約中,有一段令人回味無窮的紀載,將上主描述成一位戰士,雅威為以色列人擊敗仇敵,盡管如此,以色列並不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事實上恰好相反,在以色列的歷史當中,他們被埃及人所奴役,被培肋舍特人所攻打,被亞述及巴比倫帝國所放逐,被希臘及羅馬帝國所攻佔。

因此以色列人,從那時起就開始期盼著,有一天上主絕對會幫助以色列人,擊敗他們的仇敵,並再度使以色列成為世界強國。所以我們不應覺得奇怪,當主耶穌來到這世界上,以天主的身份說話行事,而祂是來戰鬥的,也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

但是,主耶穌真的是一位奇怪的戰士,我們第一眼看到這位戰士-主耶穌,是在白冷的馬廄中,現在主耶穌誕生的地點,已經矗立著「耶穌聖誕堂」,耶穌聖誕的故事,並不只是在孩子枕邊說說的溫馨故事而已,其中包含著這位耶穌戰士的戰鬥動機,祂的到來是為了要戰鬥,英國的大作家C.S.路易斯,他曾說過:「主耶穌基督以這樣不起眼的方式,悄悄地來到世界上,那是因為,祂想要悄悄地由敵人後方進行攻擊。」

作者回憶到,曾經歐洲有一份雜誌評論道主業團時說道:「主業團就好像裝有橡膠履帶的戰車,靜悄悄的來到敵人的城堡下,攻佔城池。」意思是主業團強調個人與團體的謙遜,默默的耕耘,不會大張旗鼓;當然,主業團重視媒體福傳,這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當代最有權勢的人

巴倫主教說道:我們由路加福音中,讀到耶穌誕生的情景,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位戰士清楚的意圖,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透過當時最有權勢的兩個人物:「季黎諾作敘利亞的總督,凱撒奧古斯都為羅馬的皇帝時,出了一道上諭,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記。」季黎諾及凱撒奧古斯,都是當時最有權勢的人,這正是古時偉大詩歌及故事的開端,在故事的開始,都會引述當時在上位及有權勢的人物。

但是,聖路加卻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他說:我記錄這些故事,並不是關於這兩個人物,而是關於正在趕路的一對夫妻,他們正從奧古斯都帝國,塵土飛揚的一個驛站趕到另一個驛站,瑪利亞及若瑟正趕往白冷城去,一個關於兩位君王的故事,就此展開了。其中一個是羅馬的皇帝凱撒奧古斯都;而另外一個則是剛誕生真正的君王,主耶穌基督。

耶穌嬰孩的軟弱

據說,瑪利亞及若瑟來到白冷這個地方,旅店都爆滿了,那裏沒有他們可容身的地方,因此主耶穌誕生在一個山洞裡,一個馬廄裡,牲畜們圍繞在祂的周圍,那麼,誰是在那個時代,受到最佳保護的人物呢?肯定是凱撒奧古斯都,然而剛誕生、真正的君王,卻沒有受到任何的保護。

我們想像一下,剛出生的嬰孩,脆弱的無法抬起祂的小腦袋,而被包裹在襁褓當中,我們能想像到比這樣更脆弱、而暴露祂弱點的景象嗎?誰是當時最有權力的人呢?當然是羅馬的凱撒奧古斯都。然而,剛誕生的君王、真正的君王,以人世間的角度來看,沒有一點權力,只是一個願意被襁褓包裹的嬰孩,因為「愛」,而使祂變得脆弱,使我們能夠輕易地接近祂。

誰又是當時生活最優渥的人呢?肯定又是凱撒奧古斯都,他只要輕彈他的手指,就能獲得他所需要的任何感官享受,而我們大部分的人,也都認為這是優質生活的關鍵,但是,這位剛誕生的君王、真正的君王,不是要來飽享餵養的,祂是要來成為餵養眾人的食糧(聖體聖事),祂就出現在餵食動物的馬槽中。

接著故事敘述了另一個細節,有一位天使顯現給牧羊人,而當時這些牧羊人,正在白冷附近的山上看守羊群,我們別以為天使的出現,是意味著某種浪漫的氣息,在聖經中紀錄著,人們見到天使時通常的反應是「恐懼」。讓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像,這種超性的力量,突然顯現在這個世界上,「恐懼」的反應也是自然的。

小耶穌的第一份禮物

教宗方濟各在2019年12月24日講道時,述說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有個美麗的傳聞講述說:耶穌誕生時,牧羊人攜帶著各種禮物,湧向聖誕岩洞。人人帶著各自擁有的物品,有的人帶了勞動成果,有的人帶上珍寶。

但是,正當眾人慷慨奉獻的時候,卻有一個牧羊人一無所有。他貧困至極,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在人人競相獻禮時,那個牧羊人獨自站在一旁,羞愧不已。

到了某一刻,大聖若瑟和聖母瑪利亞覺得,他們難以收下所有禮物,尤其是聖母,她得一直抱著聖嬰。

那時,聖母看見那個牧羊人兩手空空,便請他過來,把小耶穌放在他手上。

那個牧羊人接下耶穌,意識到他領受了自己當不起的禮物,手中竟抱著歷史上最偉大的禮物。

他凝視著自己的手,那雙彷彿總是空蕩蕩的手─成了天主的搖籃。

他感到被愛,並且克服了羞愧感,開始向他人展示耶穌,因為他不能獨佔這份禮物中的禮物。」

我們也可以思考一下,我們準備送給小耶穌甚麼禮物呢?是豐功偉業、價值連城、奇異珍寶嗎?或是像這位牧羊人一樣「一無所有」呢?

這些都沒關係,聖母媽媽最了解我們的需要,她會將小耶穌放在我們的懷裡,去除我們羞愧的心,讓我們緊抱住小耶穌,永遠不要讓祂離開我們,並且展示給全人類。

大隊天軍

巴倫主教繼續說道:有關「天使報告了一個大喜訊」,福音是這樣的敘述著:「與這個天使一同出現的,還有一大隊的天軍」我們通常翻譯「Stratias」這個字為「眾多」,但是,這個字真正的意思是「軍隊」,在英文中「Strategy」(策略),而「Strategic」(策略性的)就是從這個字衍生出來的,「與這個天使一同出現的,還有一大隊的天軍。」在當時,誰擁有最大規模的軍隊?凱撒奧古斯都,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統治整個羅馬帝國。

我們來看一下路加是怎麼說的,凱撒奧古斯都的軍隊與剛誕生的君王的軍隊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這一龐大的天使大軍,不是用於對付屬這個世界上,那些脆弱的武器而戰鬥的,祂們以勇氣、正義來戰鬥,而非用暴力的手段,剛誕生的君王,才是擁有這最強大的軍隊,這位真正的君王。

雅威的聖臂

依撒意亞先知寫過這段話:「當默西亞來臨時,就像雅威在萬民眼前顯露了自己的聖臂。」(依52:10)這意思是,祂挽起了祂的衣袖,伸出祂將要征服世界強而有力臂膀。

在這裡有一個重要細節,雅威的聖臂,就是這個耶穌嬰孩,露在襁褓外面的小手臂,誰能料想得到,上主的大能竟以這樣的方式出現的?

但是,這場戰鬥才剛剛開始呢!這場戰鬥關係著這兩位君王,一直到十字架上,這場戰役才算真正的打完,那個十字架,代表著這位剛誕生的君王的時代來臨了,也就是在那裡,才將是主耶穌的最後一戰。

主耶穌將以十字聖架戰勝一切,並救贖普世。

在聖經中的一部份詩篇,以如此出乎意料之外的方式,來描述天主,描述著「天主是愛」,這似乎是一個奇怪的訊息,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的訊息;天主應該是強而有力的,主宰萬物的,審判一切的,這才是理所當然的說法。

但是,「天主是愛」因此而空虛自己,天主卻是以一個嬰孩的形象,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就基督信仰的恩典與動人之處,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清楚地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們對這項奧秘動人與矛盾之處,充滿著某一種喜悅。

聖人依靠天主

聖施禮華在26歲的時候,非常清楚面對天主給他的任務,他確實能力不足,經常在他的祈禱中重複道:「我一文不值,我一無所有,我什麼也不會做;我一無所知,我一無所是,一無所有!」在天主面前,他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頭骯髒的驢。」他祈禱能夠成為一個忠實的工具,這樣他就可以開啟世上的神聖道路,因為天主已經顯示給他了,所以他必須要竭盡一切地去完成使命。

2024.09.18第五十九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六)

四、祂將要在天主的國度裡為王

巴倫主教說道:我們回憶一下,就在聖枝主日當天,主耶穌榮進了聖城,群眾都向祂高呼,稱祂為:「達味之子」,祂就像達味當代的戰士,那樣地進入了聖城的盛況一樣。然後,正如我們在聖經中所讀到的,祂進入了聖殿,並且在那裏開始了戰鬥,隨著聖週的展開,看起來似乎就和一開始一樣,所有的勢力都起來反對祂,就如同祂出生時的那一刻開始一樣,所有的惡勢力都一起出來,全力地與祂正面交鋒。如果我們肖似於主基督,我們也會遭遇相同的情況,特別是魔鬼的攻擊。

主耶穌當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現在被建築為耶路撒冷的聖墓大殿,也是當時埋葬祂的地方。因此,在那裡紀念並保護著,主耶穌身為戰士的最後戰場,那是他最後奮力一搏的地方。

當我們閱讀到福音中的緊湊紋理時,聲情並茂地描寫著,我們會看到,人類各種形式的失序作為,都表現無遺。主耶穌被仇視、被否認、被出賣、被暴力對待、被愚弄、被不公義地審判、被無比殘酷地處決,就好像人類所有的黑暗面,都爭先恐後地起來與祂作戰了。

而且在加爾瓦略山上,祂親自經歷了自己的最後一戰,但是,祂並沒有以更大的暴力,來還擊這所有的一切,相反地祂允許這些黑暗面,反覆地衝擊著祂,祂獨自承擔了整個世界的罪過,而且祂這樣說:「父啊!寬赦他們罷!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路23:34)

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

作者嘆,主耶穌說出這句話是一種解放,殘害祂的人們,他們無意識或是不是故意的嗎?絕對不是,但是他們確實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樣的大罪,他們殺害了天地的主宰,天主聖子;然而主耶穌選擇了寬恕,祂願意自由的接受這一切,而不是憤怒地對抗惡勢力,卻產生了強大的力量,反而是以非暴力的方式,就是用「愛」來戰勝全世界。

我們是否決定要跟隨主耶穌的腳步呢?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的人習慣性以自己高傲的態度來重傷了別人,或是刻意以各種惡言惡語,酸言酸語攻擊別人,他們是無意識的嗎?不是故意的嗎?然而,我們會選擇寬恕嗎?或是與惡人的惡劣行徑切割,不要再受到他們的影響呢?

當時的以色列人,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惡事,但是主耶穌是全知的天主,祂瞭解一切,然而祂願意世界上來,體驗人類的疾苦,因為祂曾受到過無法忍受的痛苦,這就是使我們獲得安慰的緣由,與祂的苦難結合一致。

祂以十字聖架救贖了普世

巴倫主教繼續說道:就好像在十字架上,主耶穌終止了那些嚴重的暴力對峙─以暴制暴,仇恨與報復,那些在起初,就一直困擾人類的黑暗面,就好像天主接納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苦難,並且以接受這具十字苦架的酷刑,打破了那些似乎是無止無休的醜惡循環。主耶穌滌除了世上所有的罪過,這就是祂如何戰鬥的方式。

什麼事情,能夠阻止我們說:「主耶穌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革命家,一個鼓舞人心的理想主義者。」但是,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說過:「被歷史的巨輪,所輾壓過去。」這樣能阻止我們這麼說,這就是那個確鑿的事實,那個令人不安的事實─主耶穌復活了已戰勝了一切罪惡

新約學者N.T.萊特說:「單純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根本不可能把基督宗教的出現,解釋為只是一種運動,如果完全撇開主基督的復活,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復活證明主耶穌就是默西亞

如果我們想要最清晰地論證,這個人並不是以色列的默西亞,那麼祂死在以色列的敵人手中,就是最有力的證據。我們都知道,默西亞應該要召集各支派,祂應該要帶領以色列戰勝敵人的,因此,最可能的清楚證據,又能夠說明這個人不是默西亞的證據,就是祂被羅馬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事實。

在公元132年巴克巴帶領以色列人革命,很多猶太人都說他是默西亞,他們還鑄造了錢幣紀念「巴克巴元年」。但是,他所領導的革命,最後失敗了,且被羅馬人判處了死刑,至此之後,再也沒有人認為他是默西亞了。

然而,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明確地宣認,主耶穌就是默西亞,聖保祿說:「耶穌基督、耶穌基督!」用希臘文來說,就是Yeshua Mashiach,耶穌,默西亞,初期教會的宗徒們,都為此而致命,他們走到地極,為宣揚耶穌就是猶太人的默西亞,以及這位救世主的訊息。如果耶穌真的從死人中復活了?這一切都不是事實,我們該如何解釋,初期宗徒們所作的這一切。

有太多當代的學者試圖解釋,以便掩蓋耶穌復活的事實,他們說:「那只是個神話、只是個傳說、只是個象徵,那是耶穌的事業,被繼承下來的記號,象徵著祂是一位偉大的人物,現在與天主生活在一起而已。」我們試想一下,在第一世紀的人們,怎麼可能編造出這樣的事情呢?這些想法根本沒有說服力,我們可以想像,聖保祿長途跋涉到了格林多,然後對人們說:「我想要對大家講一個有關死人的事,祂…很有啟發性。」怎麼可能有人會裡他,相反地聖保祿在格林多,一次又一次地講到:「Anastasis, Anastasis!復活,復活!」這是初期基督徒,所傳揚的第一個重大的訊息。

復活的主耶穌顯現

在福音中告訴我們,復活的主耶穌向門徒們顯現了,就在他們所住馬爾谷樓(最後晚餐廳Cenacle,Upper Room)的房間內,祂作了兩件事,首先祂展示了自己的五傷,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這個世界,所作出的一切罪惡,但是,祂接著說:「Shalom,平安!」這份平安,是這個世界所無法給予的,「天主的愛」可以戰勝我們最大的敵人,那就是罪惡及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聖保祿遭遇到復活的基督後說:「我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是崇高或是深遠的勢力,或是其他任何的受造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8:38-39)聖保祿為什麼會知道這一切?因為,我們釘死了天主,但是,天主卻又帶著寬恕的愛,回來了

當我們在聖枝主日看到,在教會拉丁禮儀中的進堂遊行儀式,主禮者是這座教堂的一位主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座教堂是耶路撒冷基督徒信仰的起源,他們就像一支軍隊,整齊地向前邁進,走進這座寧靜的教堂中。

耶穌戰士在祂的戰鬥中,獲得了勝利,但是,那是一場與罪惡和死亡的奮戰,因此,這樣的遊行是非常優美而適切的,也就是我們如同軍隊一樣地邁步前進,但是,這並不是原有的習俗,這是代表我們在這個地方,獲得勝利的全新戰鬥方式。

我們特別喜歡,主耶穌這種戰士的形象,因為祂是一個奇怪的戰士,祂是一個非比尋常的戰士,與眾人的想像完全不一樣。但是,祂確實是為了戰鬥而來,祂來是為了打擊罪惡、暴力及仇恨,一個重大的啟示就是,祂以十字架作為武器,祂還曾與總督比拉多,進行言語上的交鋒,而我們在之前所看到的是,主耶穌與羅馬君王,進行了相互的交鋒,最後比拉多以為他自己贏了,但事實上比拉多是戰敗了,他輸給了十字架,並且這個消息,在世界各地廣為傳揚,一直到任何的地方,都矗立起十字架。

為什麼我們要舉揚十字架呢?在第一世紀,如果我們舉揚十字架,大家會認為,我們的腦袋一定出了問題,認為我們是一個瘋子,我們所舉起的是,當時如此殘酷的刑具。但是,這就是一種諷刺,就像是將一塊磚頭,砸在別人臉上一樣,是一種嘲諷、譏諷,就像是在說:「你以為這樣會嚇到我們嗎?你以為我們怕它嗎?」當時整個世界所有的人,都害怕十字架,那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最可怕的刑具,而我們卻說:「我不害怕它,因為天主已經征服了它!

2024.10.02第六十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七)

猶如天主統治萬邦

在復活的光照下,初期基督徒了解到,一個新的國度已經建立了,他們繼而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就是要將這個事實,傳揚給全世界,在今天如果某人有一個重要的消息,他會盡其所能地廣為宣揚,他可能會在北京、上海、紐約、洛杉磯或是倫敦開始宣傳,主耶穌的第一批信徒們也是如此,所以他們來到了羅馬。

在羅馬廣場矗立著提圖斯(Titus)凱旋門,這是一座紀念碑,為紀念在公元70年,羅馬軍團摧毀了耶路撒冷,我們可以看到凱旋門內側,有一組羅馬士兵的浮雕,他們拿著聖殿的大燭台,那些士兵及建造凱旋門的工匠們,大概會這樣想著:「猶太人的宗教就此結束了,以色列的天主也這樣地結束了。」

就在這一刻,有一個極大的諷刺就是,伯多祿、保祿及他們的基督徒同伴們,來到了羅馬,以色列的天主,以主耶穌的形象來到了羅馬,並從羅馬開始傳到全世界。

耶穌是主

當聖保祿與復活的主基督相遇時,他立刻地明白了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他要在所有的書信中多次的提到:「Jesus Kyrios,耶穌是主。」對現代的我們而言,這是平淡無奇的說法。但是,在主耶穌的那個時代,這些都是充滿著挑戰的文字,因為當時的人都高喊著:「Caesar Kyrios,凱撒是主。」凱撒才是他們最終效忠的對象,而聖保祿必須向世界宣稱:「不,不是凱撒,Jesus Kyrios,耶穌是主。」

在加庇多山的山腰,正是聖馬爾谷居住的地方,馬爾谷大約在公元70年完成了第一部福音,這部福音完成的時間,是在他的朋友-伯多祿及保祿被殘酷處死之後的幾年,馬爾谷在這部福音的開頭這樣寫著:「天主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谷1:1)再一次這對我們而言,是平淡無奇的,但是,這也是一些挑戰的話語「Euangelion!(英文:Evangelion)」,他使用了希臘文,意思是:「好消息。」是一種用來描述輝煌勝利的詞彙,當凱撒贏得了一場戰役時,他會派遣使者去報告勝利的訊息,就是用這個字「Euangelion!」:「這是有關勝利的好消息。」

現在我們應該知道,馬爾谷到底在說什麼,而且,這樣的說法是很有顛覆性的,這個好消息和凱撒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關於一個被凱撒處死的人,一個天主從死者中復活的人,這個好消息就是有關主耶穌基督,他更進一步的稱呼主耶穌為:「Ho hios tou theou,天主之子!」這可是一個至尊的稱號,凱撒說自己是神的兒子,馬爾谷說:「凱撒不是,基督才是!」我們想像一下,他身處於野獸之腹,生活在這個處死他同伴的帝國中心,而他說出如此顛覆、具有革命性的話語,真實地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主耶穌確實完成了四項任務

當2005年4月教宗本篤十六世當選教宗時,他走出了聖伯多祿大殿的前廊,他的身邊圍繞著是剛完成選舉的樞機們,許多的攝影機拍下了一張表情凝重的臉,那就是芝加哥的樞機主教方濟各.喬治(Francis Eugene George)的臉,當這位樞機回到芝加哥,有記者問他說:「當你在聖伯多祿大殿長廊,向外望的那個時候!當時你在想甚麼?」

他這樣說:「我凝視著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帕拉蒂尼山(Mons Palatinus),那些曾被羅馬統治過的地方,那些基督徒受到迫害,眾人鄙視基督徒的地方,而我在想,那些人的繼承人在那裡?凱撒的繼承人在那裡?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羅馬帝國最後一任皇帝)的繼承人在那裡?最後我想到:『誰又會在乎他們呢?』但是,你如果想要看看伯多祿的繼承人,他就站在我身邊呢!正在微笑著像所有人群揮手著。」

耶穌基督是主,意思是凱撒不是主,也就是說,任何凱撒的繼承人都不是主,耶穌基督從死者中復活了,祂是我們真正應該效忠的對象。因此,主耶穌真的完成了默西亞的四項任務:祂聚集了祂的子民、潔淨了聖殿、祂戰勝了以色列的仇敵、現在祂成為了列國萬邦的君王。

每次到了羅馬競技場,都會使我們很感動,我們會說:「我們贏了!」這個地方,在當時,並不只是初期教會的基督徒的,而是屬於我們基督徒的。因為,這個競技場是在第二世紀所建造完成的,而且是在後期的迫害中,基督徒們就是在這裡被殘暴地處死,但是,屬靈的事物,總是比這世界上的勢力更為強大,盡管在表面上看來,似乎並非如此。

主基督以十字聖架戰勝了世界

一般人經常會說:「噢,沒問題,我們可以處理掉這件事。」就像在教宗碧岳十二世時,他批判了史達林,而史達林就說了:「碧岳十二世!他有多少軍隊?」當然這是莫大的諷刺,就是碧岳十二世的繼承人(聖若望保祿二世),擊敗了史達林的繼承人,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完全是依靠信仰的力量,這就是這個競技場要告訴我們的重點。

每到聖週五,主耶穌受難的日子,教宗都要在競技場背著十字架,因為,十字架是羅馬力量的象徵,這樣做的意思是表示:「如果你把我們釘在十字架上(也就是說:「如果你與我們為敵。」),十字架將是我們處置你的地方。」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世俗的力量傾向於維護自己,而且是以暴力的方式威脅我們。

但是,我們用十字架作為標記,去奚落羅馬人和所有羅馬人的繼承者,亦即以暴力來征服者,因為,就是這個十字架贏得了天主的勝利,這是一場勝利,一場非暴力、憐憫、愛和寬恕的勝利,這要比世界上任何力量,都要強大,因為,這個世界就是藉著這股力量,所創造的,天主創造世界不是出於暴力,而是在「愛」當中,所以愛總是比仇恨更為持久,更為有力量,既使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是這樣,然而,這就是教會最大教導。〔1〕

作者非常喜歡巴倫主教所作的結論,在教會初期迫害天主教的羅馬帝國君王,現在在那裡?而天主教信仰持續到今日,仍然歷久不衰,伯多祿的繼承人,耶穌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宗,將永遠統治天主的王國,直到主耶穌基督君王再來的那一天,感謝、讚美天主。

主基督復活升天的證人

主耶穌復活之後總共有四十天,不只顯現給宗徒,同時也顯現給了許多的門徒們,有一次祂在超過五百多人的聚會時顯現,祂給他們一份任務,就是將祂所說的道理,以及將祂為愛人所立各種聖事,其中所賦予的各項恩寵,傳揚到全世界;祂立伯多祿為教會的領袖,也是第一任的教宗,在主耶穌之下所有的宗徒們都是第一任主教。

主基督的痛苦、祂的受難和死亡,充分地賠補了所有人在任何時刻所犯的罪,這並非意味著所有的人都自動地得救,而是每個人要以自己所做的善工來分享它們,尤其是在聖事之中,在後面的章節我們也會繼續探討。

之後,主耶穌就升天了,這也是同樣依賴祂自己的力量而達成地,而且是在所有宗徒及門徒們面前所完成,當時地情景是祂真實的肉體及靈魂一同升了天,就好像祂也同樣地臨在於聖體內,隱藏在麵餅與酒的形體下,這也是意味著基督信徒所追隨的,不只是道理或是倫理準則而已,而是活生生的人─主耶穌基督。

「主基督並非是已經過去的一個人物,祂並沒有消失在歷史中的記憶而已,祂是活生生地存在著,就如聖保祿所說地:『耶穌基督是昨天、今天—是的而且永遠都是一樣的。』」《道路,584》就如祂在升天之前所說地:「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2024.10.16第六十一次線上道理課-耶穌是主-救贖(八)

痛苦與犧牲的意義

聖奧斯定曾說:「吾主的受難,足以完全鑄造出我們生活的典範。」如果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模範,願意接受如此的痛苦,自稱為真正基督徒的我們,怎麼能有要逃避痛苦的想法,而追求生活中的享受呢?

對於那些沒有信仰的人,痛苦是一件無法解釋的事實,而且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去除它們,然而這些對我們而言都充滿了許多正面的意義,這項重大的意義,就是要效法耶穌基督,為顯示出我們完全與祂認同,在我們讀《道路》時聖施禮華曾說

「我要告訴你們,哪些才是人們在世上的珍寶呢!所以你不可以忽視它們,那就是:飢餓、口渴、酷熱、寒冷、疼痛、污辱、貧窮、孤獨、被負賣、被毀謗、被監禁等。」《道路,194》痛苦能夠塑造出聖人,是否非常令人不可思議呢?

忍受痛苦,使我們瞭解如何面對挫折與壓力,使我們向天主祈求,而獲得勇氣及剛毅的特質,讓我們瞭解要如何服從天主的旨意,以至於能夠去愛周圍的人,就如同主耶穌一樣,最後我們會獲得天主所賜予我們的榮耀,每一位聖人的是如此。

天主允許痛苦的存在

痛苦來自於原罪的後果,有時候痛苦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期而遇,例如:家人的過世,突然發現得了疾病,或是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及攻擊等,這些都是天主允許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要讓我們痛苦,而是要我們自願慷慨地接受它們,而且奉獻給祂,就如同主基督在祂受難時所擁有的意向一樣,我們將一切痛苦都當作奉獻,為了我們所犯的罪過,以及我們原本應該要承受更多的補償。

我們可以將痛苦作為獲得永遠的救恩,以及救贖整個世界的奉獻,為此我們可以藉由痛苦與主基督一同完成救贖的工程,我們可以與主基督一樣成為「偕同救贖者」,就如同我們天上的母親,在其聖子被釘在十字架時,當時她在主耶穌的腳下一樣,她將所承受極度地痛苦,當作了最崇高的奉獻。

我們在追隨主基督的道路上必然會遭遇痛苦,而且追隨主基督總是會帶來犧牲,因為:「沒有徒弟勝過師父的。(瑪10:24)祂自己也這樣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

我們要善度基督徒的生活,絕不應當有消極的念頭想要遠離至加爾瓦略山上的途徑,不願意走這條苦路;然而非常不可思議的是,痛苦讓我們能夠更接近天主,因為我們會不斷地祈禱尋求天主的助佑,並且獲得信德。因此,這並不是一條令人沮喪的路,當你將犧牲奉獻給天主時就會找到幸福和喜樂,既使是在此生,或是在將要來臨的永恆生命亦然。

主耶穌曾經說過:「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瑪16:25)這句話贏得了多少的聖人們,包括你和我。

耶穌基督要的是全部

追隨耶穌基督就是為了回應:祂為了我們的好處,所做的自我犧牲。」也就是以愛還愛,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用心地讀聖施禮華在《道路》中所告訴我們的話:「主基督為你而死,而你….應當為主基督作什麼呢?」《道路,299》我們的回應要是完全的奉獻「主耶穌從來不要」『部分』的犧牲,祂要的是全部。」《道路,155》

有時候這些奉獻應當像宗徒們所做的一樣,他們為了吾主而放棄了所有的一切跟隨了祂(瑪4:20~22),他們以這樣的方式回應了主基督,主耶穌基督曾經應許到,他們將要獲得在世上所做犧牲的百倍賞報和在天國獲享永生。(瑪19:29)這就是我們的平安、喜樂及幸福的泉源。

經過聖母瑪利亞而到達耶穌

如果我們承諾追隨了主基督,應當瞭解到最重要的是:「在開始走這條路時,是帶著一份信賴聖母瑪利亞的愛,然而到了最後,你會發現自己完全地被主耶穌的愛所帶領著。」(玫瑰經,註釋:「給讀者」)

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將要死去時,看見了祂的母親和聖若望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妳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妳的母親!』」(若19:26~27)藉由這些話,吾主將自己的母親給了我們,當作我們的母親,因為聖若望當時正代表著我們,她在精神上是我們的母親,就像是我們的肉體來自於本性的母親一樣。

所以我們靈魂的生命,是來自於聖母瑪利亞;經過她,我們領受到來自天主的所有恩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將她視為自己的母親;我們告訴她,我們的需要、向她祈求、我們在任何時刻都依賴她,而且特別是當我們試著第一次要接近吾主時,或是我已經遠離吾主時,亦或是發現到在其間遭遇困難時,都要投奔到我們的母親聖母瑪利亞的懷中,就如聖施禮華所說的:「我們要時常歸向主耶穌,而且我們總是經過聖母瑪利亞而到達主耶穌。」《道路,495》

你最怕什麼?

星期六的晚上我習慣陪內人及女兒一起去參加七點半的彌撒,有一次在路上女兒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最怕什麼?」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很久,這時候內人回答說:「蛇?」很多女人怕蛇,也有人怕老鼠、大蜘蛛及蟑螂,在這世上唯一不怕蛇的女性應該只有聖母媽媽吧!因為她的聖像或畫像總是踩著一隻蛇。

我的人性及理性一直在作戰,心想,怕失敗嗎?失敗總是會學到經驗,是下一次成功的踏角石;怕失業嗎?是蠻可怕的,家中會陷入如何的處境,不過天主總是會為我開另一扇窗的;怕犯罪嗎?真的很可怕,可是還好有和好聖事,讓我們能重新開始;我想最無法掌握的是死亡,雖然道理都非常清楚,理智及意志都被天主的智慧所充滿,我也知道,只要我們準備的好,天主一定會為我們準備好地方,然而心中的恐懼仍然存在,一直到我們能在天主內釋懷為止。

死亡等於拋棄

當我們面對困難及挑戰,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的面對,重新思考自己,要做如何的調整,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終於殺出一血路,就好像絕地重生一樣,經歷了一次死亡。

而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軟弱、迷路、跌倒時,常讓我們的良心感受到羞愧與難過,因此而激發悔改的決心,拋棄過去迎向未來,此時又讓我回想起阮文順樞機所說的一句話:「沒有一個聖人沒有他的過去,沒有一個罪人沒有他的未來。」每當我們由跌倒的地方起身時,又經歷了一次死亡。

有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拋棄許多不必要的包袱,讓我們的靈魂感受到步履輕盈,不置於沈重不堪,然而謙虛的態度實為一劑良方,謙遜的活在當下及面對未來。

面對死亡的恐懼

有一部法國片:「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它的副標題是:「面對恐懼,最大的武器是信仰。」片中敘述了八位法籍傳教士如何在阿爾及利亞傳福音及協助村民,最後因為該國面臨內戰而遭受到死亡的威脅。

雖然身為傳教士,每個人面對死亡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神父一開始認為這樣的死去不值得,原本他們是有機會離開當地,然而村民已經將他們成為生活的支柱,因此他們在離開及留下之間徘徊。

其中一位神父回想起,他如何回應天主的召喚成為傳教士,但面死亡他非常害怕,他不斷地祈禱,卻得不到天主的回應,只感受到天主似乎拋棄了他,但在修院會長的鼓勵及深刻地祈禱下,他重新拾回勇氣。

另一位老神父是一位醫生,他因為身經百戰,遭遇過納粹及恐怖份子,因此表現出格外平靜,卻在他回想起主耶穌基督的苦難,他貼近主耶穌受難的畫像,撫摸主耶穌的肋旁,決定好與祂一同犧牲。

修院的會長因為要尊重全體會士的意見,又要表現出領導者的風範,雖然外表看來勇敢而平靜,但仍然面對內心的掙扎,然而在最後決定去留的投票中,大家一致通過決定留下來,原本的恐懼似乎一掃而空,最後他們全體還是被恐怖份子所殺害。

這一部片子描寫到,信仰在傳教士們面對死亡時產生了無比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要在面對考驗的時候才會顯露出來,當死亡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經意地來到,我們會如何的迎接她呢?

接受死亡禱文

主啊!

在祢喜歡的任何時刻,

在祢喜歡的任何地方,

以祢喜歡的任何方法,

我們也願意接受死亡。

讓祢至公義的旨意得以成就,

讓我們有罪之身,

回到它們原來的塵土,

但是以祢無限的仁慈,

請接受我不朽的靈魂。

當我們的靈魂復活過來的時候,請亦將它們安置在祢的王國裏,好讓我們永遠地愛慕祢讚美祢。

阿門!

求善終禱文

耶穌、瑪利亞、若瑟,

我願完全奉獻

我心、我靈、我生命,

耶穌、瑪利亞、若瑟,

請在我臨終時扶助我,

耶穌、瑪利亞、若瑟,

請護佑我,安息主懷。

聖施禮華說道:「不用害怕死亡,從現在起,接受它吧!慷慨地接受,任憑天主要在什麼時刻,用什麼方式,在什麼地方;不要懷疑,你的天父將給你最適合的時刻,方式和地方,歡迎死亡─我們的姐妹!」(道路,739)

[1]天主教在線,第一集:既驚且懼-耶穌,人性神性的合一,參考網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FH2JzTclo&list=PLwfZddtBd1HYqpAIRB4oEusNEcIco1SOV

[2]費方濟神父譯者:林豪,與主密談,聖斯德望-第一位殉道者,參考網頁:

聖誕期-十二月二十六日聖斯德望-第一位殉道者

[3]林豪,「甜密的家庭—羅馬」(作者:史考特.韓)(讀後心得),參考網頁:

甜密的家庭—羅馬(讀後心得)

[4]林豪,舊約的天主與新約的天主是同一位天主嗎?,參考網頁: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4829/

  • 天主教之聲,救恩的故事系列,參考網頁:

[5]維基百科,聖經,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7%B6%93

[6]維基百科,十災,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7%81%BE

[7]林豪,先知難為—讀歐瑟亞先知感想參考網頁: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4826/

[8]維基百科,耶路撒冷聖殿,參考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8%B7%AF%E6%92%92%E5%86%B7%E8%81%96%E6%AE%BF

 

 

 

 

Loading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