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敬禮主業會創辦人聖施禮華彌撒聖祭
為敬禮主業會創辦人聖施禮華,於 六月二十八日 早上十點三十分,在華山天主堂舉行隆重的彌撒聖祭,由新竹總教區李克勉主教主祭,主業會謝宗茂神父及吳培根神父陪祭,禮儀神長為秋逸安神父,共祭神長包括:郭潔麟神父、曾若瑟神父、朴圭雨神父及Landry Vedrenne神父,彌撒中由華山天主堂唱詩班領唱,彌撒莊嚴而隆重。
李克勉主教主教在彌撒中講道時,以幽默的口吻回憶起他與主業會的淵源:「我在1985年初學時遇到主業會的廖神父,當時主業會剛到台灣在台北成立第一個男生中心,他是主業會的神師,那時與廖神父相談甚歡,也瞭解了一些主業會的精神且認為其觀念很正確,主業會是一個personal prelature也就是『自治社團』在教法上的概念是源於梵二大公會議。我後來有機會到菲律賓攻讀教會法碩博士又在那裡遇到廖神父,且參加了主業會神父們的月退省。
我雖然不能清楚地說出主業會的精神,但我可以告訴你什麼不是主業會,主業會不是修會,它是屬於教會牧靈及聖統的組織,如教區、自治監督區、代牧區、或兵營教區等,它有自主司法權以實踐為整個教會服務的使命,它如其他國際性組織一樣,直接隸屬羅馬宗座,並受宗座主教部管轄。
我們說在教會內人人平等,然而事實上卻失去了原本初期教會的內涵,就如今天的彌撒主教就坐上位,神父們在兩側,如果是總主教則就會有權杖,似乎是有階級之分,其實不然無論職位高低所相信的基督都是同一位,只是在教會的聖統制之下有不同職位,所以聖施禮華認為神職人員、獨身會員及結婚會員們,他們的聖召都是一樣的,然而在當時的天主教會視這樣的說法為異端,一直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時,終於在1982年11月28日 主業會在教法上找到它的位置,即personal prelature『自治社團』,就聖統制而言我們是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教宗是羅馬的主教也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所有天主教徒都聽從他,如果反對他則與教會脫離,主業會則是重新喚起初期教會的精神。
其實教會(Church)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普世教會(universal Church)及地方教會或本堂(local Church or diocese),還有在西方有一種屬人教區(personal diocese)就如軍隊,它是會因任務而移動的,而軍隊中有隨軍神父,而整個國家的軍隊有一位主教來管理,但主業會的性質卻不全然如此,其成員是由平信徒及神父組織成的團體,擁有相同的聖召與精神,也就是自治社團,而不是屬於修會。
中國人對事情有一種差不多的看法,就如對信仰而言,每一種信仰都是勸人為善,所以都是好的,所信的神也都是差不多一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然而確有一些宗教是為人而立的神,甚至在古代認為只有天子是能上達天庭的人,因此就有將基督踩在腳下的危險,而中國人為平息爭端形成大家都對人人都好的觀念,然而其實是不對的,所說的平等也是假的。
聖施禮華在2002年列入聖品,也是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時,當時教宗縮短了列聖的程序,而成就了許多聖人,聖人總是在年代久遠之後才會為人所瞭解,例如過去的大聖人他們的精神教友們也都熟悉瞭解了,有的也就消失了,所以重點是在於要實踐聖人的精神,我們邁向的是同一條道路,要以一顆謙卑的心去實踐它,若是自以為是就已經偏離了道路,所以平信徒也擁有共同的使命,就如現在彌撒結束前神父都會說:『你們去傳播福音吧。』所以我們要如何去作,在天上的老闆都看得很清楚,最後讓我們一同完成這項使命吧。」
彌撒結束之後,由李克勉主教及所有神父,帶領大家在聖母像前頌唱「讚美聖母的歌」,又帶領大家頌念聖施禮華禱文卡,請求轉禱後,結束整個禮儀。
看到聖施禮華, 總是讓我聯想到基督服務團的成道學老師.
成老師的儉樸生活與聖施禮華非常相似,前幾年在大陸傳福音的途中意外身亡, 蒙主恩召…
我常想,聖人就在我們每日生活遇見的人中間, 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我們成聖的一條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