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教會

教會 作者:林豪 第十五課題:教會與政府當局 - 主業團 (opusdei.org) 教會的目的 人們為了要達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特定的組織,好達到他們既定的目標,例如:社團、基金會或是公司等,他們之所以會投諸很大的氣力,訂立投資的標的,爭取許多的案子,並且擁有廣大的市場,這都要歸功於他們創立者的衝勁和遠見,然而一個組織的興衰甚至消失,這一切絕非偶然的,一定有其背後原因。 直到現在,我們可以試想一...

第八課 教會

作者:林豪

2024.10.30第六十二次線上道理課─教會(一)

世上沒有永遠存在的組織

人們為了要達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特定的組織,好達到他們既定的目標,例如:社團、基金會或是公司等,他們之所以會投諸很大的氣力,訂立投資的標的,爭取許多的案子,並且擁有廣大的市場,這都要歸功於他們創立者的衝勁和遠見,然而一個組織的興衰甚至消失,這一切絕非偶然的,一定有其背後原因。

直到現在,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在這個世界上,有那一個公司或是組織,是不會消失的。管理學提到過,在這世界上唯一存在最久的組織,一直現在仍然存在,這個組織就是「天主教會」

教會的存在與建立

天主教會是所有曾經存在的組織中,最不平凡及最久遠的,因為她不是由人所建立的,而是由天主子-主耶穌基督自己所建立的,她有別於其他的組織,甚至於是由人所建立的「教派」「信仰團體」

教會的創立者與其他的由人所建立地團體,是有所不同,因為教會是天主自己所建立的,因此她將會永遠地存在。從初期教會至今天的教會一直都存在著,甚至於她在許多時代及地方,都遭受到迫害,這樣痛苦地迫害、興盛、腐敗、改革及清理等情況,至今仍然持續存在著。

然而,教會如今之所以還能夠屹立不搖,是由於主基督自己應允過聖伯多祿說:「我再對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絕不能戰勝她。」(瑪,1618祂也向其他的宗徒說:「看!我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主耶穌曾說過:「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作。誰若不住在我內,便彷彿枝條,丟在外面而枯乾了,人便把它拾起來,投入火中焚燒。

你們如果住在我內,而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如此,你們願意什麼,求吧!必給你們成就。我父受光榮,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如此你們就成為我的門徒。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若155-9這一段話說得很清楚,我們必須要與主基督,亦即教會連結在一起,才能夠從中汲取養分不斷地成長。

聖保祿在格林多人前書第12章提到,教會猶如一個身體,主耶穌是教會的頭,我們都是肢體,各自有不同的功能與職份,不分貴賤,相互依靠,並且相輔相成。

教會的目標與使命

教會的目標與人所訂的目標,有所不同,她的目標與使命是要將所有的靈魂,引導至天國的永樂,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不死的靈魂,需要被救贖,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面臨「萬民四末」,也就是死亡、審判、天堂及地獄。

由此可知,教會則是在任何時候,都關注著世界上所有國家及人類社會的事務,如果我們有注意到歷代教宗的通諭,與整個人類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例如:

聖保祿六世《人類生命通諭(Humanae Vitae)》中教導說,生命是一份神聖的禮物,夫妻應該開放地接受婚姻中的新生命,尊重婚姻行為中的生育本質。

199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致世界婦女函》談論到,教會極願意為支持婦女的尊嚴、地位、和權利奉獻努力…教宗《婦女的尊嚴與聖召》(Mulieris Dignitatem) 文告中所寫道:「就『女人的奧秘』,教會極感謝至聖聖三及每一位婦女——為所有構成她女性尊嚴的永恆尺度,為『天主的偉大工程』,在她內並藉著她完成全部人類的歷史(NO.31)。」由教會對聖母的熱愛及敬禮,即可得知教會對女性的尊重。

教宗方濟各於2015 年《願祢受讚頌》,看得出教會關心所有的環保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關係到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初衷,如今由於人類的自私、貪婪、消費主義和過度發展,造成世界逐漸不適合人類居住,這些都是人類必須共同積極面對的問題,好針對環境退化與氣候變化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

歷代教宗的通諭都非常的重要,同時數量極多,都是針對當今世界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提出警訊或是教導,這就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權利。她這樣做「不應被指責為,偏離自己所能勝任的工作園地,而且更不能放棄她得自上主的命令。」 [1]

教會在這方面的使命,不只限於制定一些涉及倫理道德方面的指導。它也必須按照人的本性及真理,清晰地指出,福音對於人在社會中生活,確實所蘊含的意義,人應該如何配合福音的教訓而行動,以及如何在世間實踐福音的精神。而且基督化的生活與人類的發展之間,有著一個深厚的和必要的結合 [2]

因此,天主教會不是,也從來不只是一個「人道機構」或是「慈善團體」,更不是一個政治黨派,她有更超性的目標,然而,這並不是表示她對世上的事務,不抱有興趣,相反地,她幫助人們追隨主基督,以便救贖他們的靈魂,成為在世上成就強而有力的平安與正義。

教會為解決原罪所造的後果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教會中的各個組織與善會,他們成立的目標,都是為了要解決原罪所帶來的後遺症,例如說:教會內神聖的聖事,關係到我們一生中,每一個階段的需要;設立學校,為了解決無知的問題;設立醫院,為了解決病痛的問題;設立孤兒院、中途之家、垂死之家及安養院等,為了照顧那些孤苦無依的人,還有許多為人類需要所設立的慈善機構,都是為了解決原罪所造的後果。

對主業團來說,把人性的事情和天主性的事情,聯繫起來是非常適切的。主業團的創辦人聖施禮華說,主業團的信友們的一生,就是「一個純粹以超性的事情,作為唯一目標的服務,因為主業團不是、也永不會是也不能夠是一個以俗世事務為目標的工具。

但是,它同時也是一項,為人類而做的服務,因為你們所做的一切,就是如何努力地用正直的方法,去爭取基督徒的成全(成聖),在一切俗世的事務上,自由地和富有責任感地去行動。它是一項需要你們犠牲自我的服務,但是,它不會貶抑人,反而會提昇人。

它會使人變得大量(使人心變得更加『羅馬化』,所指的是,這個字的高尚意思),它也使人為了每一個民族的人,他的尊嚴和益處而去努力讓貧困的和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人,一天比一天少,沒有信仰、沒有希望的人也是一樣;少一點戰爭,前面的路少一點迷茫,多一點愛德及和平。」[3]

我們必須屬於教會嗎?

如果每一個人,都應該奮鬥著追求個人所有的一切「圓滿」,這會是什麼樣的境況呢?答案是-我們應當記得,在吾主耶穌上升至天國前,對宗徒及門徒所說的短訓:「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谷1615-16

換言之,就是吾主基督交給宗徒,祂所教導的道理、付洗和執行聖事等權責,因此,只有在教會內,我們才能找到適當的「方法」,以得到救贖:也就是依照教會的教導與聖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屬於教會,才能夠得救的原因。然而,那些「因為本身沒有犯錯」,又沒有聽過基督的道理,或沒有領過聖事,又不反對教會的人,只要他們憑著良心而生活,也可以得救。(教宗方濟各2024年9月在新加坡與各宗教年輕人聚會對話)

高架公路的比喻

如果我們將人生的旅途,好比駕車行駛在高架公路一樣,倘若我們選擇加入教會,並回應了天主對我們的召喚,我們就如同行駛在一條高架公路,兩邊設有安全護欄,沿路都有清楚的路標,甚至於車上還配備了GPS定位及導航,這樣一定讓我們能安全的到達最後的目的地。

然而如果我們沒有領洗進教,就好像行駛在沒有護欄及任何路標的高架公路一樣,隨時可能發生危險,而且無法到達最後的目的地。

豪華郵輪與木製貨船的比喻

人生又好像我們航海遠渡重洋,如果我們選擇了一艘豪華郵輪,郵輪上設置了各種奢華飲食饗宴及各種娛樂設施,但是就是沒有一位有經驗的船長,也沒有羅盤作為定位,如此一來一定無法到達最後的目的地。

然而如果我們搭乘的是一艘木製貨船,船上並不舒適,沒有任何娛樂設施,也沒有很好的飲食,但是有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船長,配備有衛星定位羅盤,如此我們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

教會就如同一艘航行在世海中的大船,有主基督作為舵手,且有聖母瑪利亞引導我們航行的方向,雖然航行中不免遭遇大風大浪,在危難中我們呼求瑪利亞,她一定能夠帶領我們達到既定的終點。

2024.11.13第六十三次線上道理課─教會(二)

教會的基礎及開始

主基督來到世上是為了拯救全人類,不只是在祂仍然在世上的時候,而是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任何時候,主耶穌都會將宗徒們聚集起來,教導他們教會的道理和給予他們恩寵,所以在主基督升天之後,他們也同樣地教導所有的人類,而且為了主耶穌的緣故,而犧牲了他們的性命。

主耶穌自己親自建立了教會,為了繼續祂來到世界上的使命,而且這個教會是由那些相信祂的人們,共同建立起來地,這個教會將要持續到永遠,主耶穌任命聖伯多祿作為祂的代表或繼承人,成為宗徒之長,在當時祂對聖伯多祿所說的話,就已應允了這件事:「我再對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絕不能戰勝她。」(瑪16:18現任教宗為方濟各是第266任教宗。

在吾主作這樣的說明時,尚未建立教會,但是在祂死後,祂的門徒在沒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建立了教會。在教會內,有很多善會及團體的創立,都有相同的情況,一無所有,完全依賴天主的助佑,而完成所交付的使命,因為是天主在行事,人只是工具而已。主業團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在出生時貧窮如聖家。

聖神降臨─教會的生日

當主耶穌基督上升至天國之後,就如聖經所告訴我們的,宗徒們一同聚集在耶穌的母親瑪利亞身邊,在相同的地方一起祈禱,當時突然有一陣強風刮來,就在祂們的內心起了轉變,這一天就是聖神降臨節,也是教會的生日。

天主聖三的第三個位格-聖神,由聖父和聖子所派遣,來到宗徒們的中間,使他們能夠完成所託付的任務:四處宣揚福音,而且給所有的人付洗。這才是真正的奇蹟,這些原本怯懦的門徒們,從內到外,脫胎換骨完全改變了。

門徒們都充滿了聖神,離開了他們原有所住的瑪爾谷樓,勇敢地到各處去教導主基督的道理,在當天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在耶路撒冷有數千人皈依,包括許多的種族和不同言語的人們,而且他們都領了洗,宗徒們就是繼續不斷地以這樣的方法,使許多的人加入了教會。

筆者初中的時候就常在思考著,在聖神降臨後,門徒們的改變,變得勇敢又會說各種語言,可是個人從領了堅振聖事之後,就英文能力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膽子也沒變得多大。

個人認為一般信友不敢大膽宣揚福音,是因為沒有接受到足夠的陶成,道信仰沒有十足的把握,那麼為什麼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可以大膽的出去傳教呢?那是因為他們親眼看見,親耳聽見,曾經碰觸過主耶穌所以他們非常堅信他們所信仰主基督,於是將親身經歷傳揚給自己的家人及好朋友們,這就是早期的福音傳播,近日亦然。

當然我不知道其他信友的經驗是如何?最後筆者才逐漸地明瞭,天主應該是要筆者接受自己的狀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好了。

教會是主基督的奧體

在聖經中,將教會比喻作人的身體,主耶穌基督自己是頭,所有的受洗者是不同的肢體(格前12:12-18)。在每一個活著的肉體內,都有一個看不見的靈魂,也是藉由靈魂,人才會有生命,在教會內每一個基督徒,若是處於恩寵的情況下,聖神就臨在於這個靈魂,聖神會以特定的方式,持續地推動他,使他活出自己的信仰,甚至於在他的四周都充滿著危機的情況下,也是一樣。

恩寵有兩種:一種來自於聖事,這是聖化的恩寵;另一種是即時的恩寵,也就在我們危急或是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天主所賜予的恩寵。

聖神也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臨在那些在教會中的神職成員們,他們負有教導、管理和實踐聖事的使命,就如同初期宗徒們所行的一樣,我們想一想,天主將司祭的使命,賦予了神職人員,而不沒有交給天使,這是多麼神聖的使命啊!神職是至高無上的,他們是天主的助手與代表,這份神聖的職分不容褻瀆,因此教廷提出對褻瀆者零容忍。

我們平信徒也是一樣要非常小心,越是與天主接近,魔鬼的攻擊力道就越大,牠會以我們的軟弱及醜聞來羞辱天主,就如同約伯一樣,因此惡表對教會的殺傷力非常大。

並非在教會的奧體內所有的肢體,都是一樣的,其中有一些是活的「細胞」,而有些是死的「細胞」,甚至於是腫瘤;這樣的情況,在教會中也是一樣的,有些成員是「活的」,或在天主的恩寵內,而且服從這奧體的頭,以及分享她的生命,其他的則是「死的」,或犯了大罪,而且除非他們願意,藉著告解聖事,來恢復了他們的「生命」,否則他們將死於罪惡之中,將永遠的與基督分離,面臨被審判而下地獄。

那些得以進入天國的靈魂,以及那些在煉獄中的靈魂,也是一樣,都是屬於教會的一部份,而且永遠與天主同在(我們將會在第九課末世作討論)。

談寬恕與釋放

談到罪惡對於人的影響,很多時候是來自於仇恨、忌妒及七罪宗;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要獲得平安與健康,那都是來自於寬恕與原諒。首先是對自己,然後是對別人;寬恕自己使我們心靈獲得了釋放,有時候,天主與他人都已經原諒我們了,我們卻不放過自己,如何獲得平安呢?

另一方面,就是不寬恕別人,永遠生活在憤恨之中,無法獲得安寧;寬恕別人,不代表要我們得失憶症,忘掉一切,而是要記取教訓,不要再受傷害,並且不再怨恨,為仇人祈禱,希望他們能有機會轉變,解開自己對仇恨的束縛,重新獲得自由。

我應該活在過去,或是擔心未來嗎?

許多人經常會面對的一種誘惑,就是活在過去或未來,而沒有活在當下;當你仍然被過去的事件、罪過及苦難所困擾時,你就是活在過去。過去必須被治癒,你過去的罪過必須被寬恕,如此一來,你就必須放下過去,不要讓這些事對你造成負面的影響。

當你認定為以下三種情況時,過去的遭遇對你的影響會是好的:

1) 你從所犯的錯誤中學習,

2) 你因過去的傷害獲得醫治而更堅強,

3) 你繼續因天主為你所行的一切,而感到喜樂。

當你沉溺於過去的罪惡與過錯,而沒有去尋求寬恕和醫治時,你就會受到過去的負面影響。

你必須關心而不是擔心未來,當你的思想不斷地沉迷於無法掌控的事務時,你就活在未來。害怕未來或對未來感到焦慮是很容易的事,但你必須記住,未來尚未來臨,你不要害怕或擔心而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628-should-i-live-in-the-past-or-worry-about-the-future/

諸聖相通功

人的身體,在肢體之間會互相地影響,當其中的一個器官獲病時,其他的肢體也會有感覺,而且會一起幫助他,這樣的情況,同樣也在教會中發生。在各肢體之間,存在著一種溝通的方式,這種良好的溝通行為,對彼此皆有影響,這樣良好的溝通方式就叫做「諸聖相通功」

我們感謝藉由主基督和祂神聖的母親、聖人們的代禱、以及所有擁有天主恩寵的信友,所實踐的各種善功(例如:祈禱、補贖和犧牲),所獲得地無限的功勞而得到益處,反過來說,如果她枝幹中的肢體有人犯了罪,整個教會同樣也會受到傷害。

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聖善的神父走在墨西哥市的大街上,正好目睹了一場嚴重的車禍,一位年輕人騎著車在大馬路上,迎面撞上了一部大貨車,這位年輕人受傷非常嚴重,全身是血,已經暈厥過去了。

這位聖善的神父趕緊奔向這位年輕人的身邊,將他抱在懷裡,他不知道年輕人是不是教友,但是他想要聽這位年輕人的告解及給他臨終聖事,神父一直喊著他,但是他毫無知覺,此時他們倆人的四周圍滿了人群。

這位聖善的神父急著救這個靈魂,想了一個辦法,就大聲對年輕人喊到:「你痛悔你所犯過的所有的罪嗎?你痛悔你所犯過的所有的罪嗎?神父連續喊了兩次,年輕人還是沒有回答,旁邊的群眾也助陣說:「快說啊! 快說啊!真是急死人了。

就在這個危急的時刻,神父想到另一個辦法就大喊說:「如果你痛悔你所犯過的所有的罪,你就握一下我的手。」旁邊的群眾也大聲喊道:「緊握他的手,緊握他的手!群眾實在太熱情了。

過了一會這位年輕人真的握了神父的手,神父馬上為他赦罪,然後他就斷了氣。

這位聖善的神父確實是主耶穌的代表,就是善牧,他不放棄每一個可能得救的靈魂,天主對我們每一個人也是一樣,祂絕對不會放棄每一個靈魂,會給予我們每一個人回改的機會。

旁邊的群眾就像是「諸聖相通功」一樣,不斷地為這位年輕人加油打氣。我們在天上的聖人們,在世界上的教友們及在煉獄中的聖靈魂們,都可以彼此代禱。

而且煉獄中的聖靈魂們無法再為自己行善功,所以需要我們奉獻彌撒及代禱,將來他們回到天國裡去時,也會保護我們,並且在我們臨終時陪伴著我們。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4238/

2024.11.27第六十四次線上道理課─教會(三)

教會的聖統制度

在教會的奧體內,有一部份人是屬於管理階層,即神職人員;其他則是被管理的成員,也就所謂的平信徒;然而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都有奉召成聖的使命,而且都是基督徒,只是擁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主基督將管理整個教會至高的管理權,交給了聖伯多祿,他在耶路撒冷傳教後就轉往羅馬去了,以便在那裡管理整個教會,他與許多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們,都在那裡殉道,凡是聖伯多祿的繼承人即是「羅馬的主教」,又稱為教宗或羅馬教宗,他將在我們在世上的時日內,一個接一個不間斷地繼任下去,直到現在為第266任教宗。

其他的宗徒則至世界各地去傳教了,但是仍然隸屬於聖伯多祿的權威管理之下,他們依照吾主的命令,來教導並且給人付洗,他們為了主基督的緣故,奉獻了自己的性命而殉道;而他們的繼承人即是主教們,他們管理著所屬的堂區,通常稱做教區,主教們則有教區的神父和執事協助,他們在教導基督徒的道理和執行聖事等工作上,與主教合作。

教會的管理階層

教宗、主教、神父和六品執事們所形成的共同組織,成為教會的管理階層,他們負有管理教會的使命,但是並不見得是藉由相同方式,教宗擁有管理普世教會的權力,主教們則與教宗合一,來管理各自的教區,教會所管理的事項,包括教法規定的實現(例如:主日天和聖教會的節日,應該參與彌撒聖祭,這項誡命關係到是否觸犯大罪)。

教會的權威及訓導權

除了管理之外,他們也擁有教導的使命,在起初,宗徒們就忠實地協助傳揚主基督的教導,他們受到聖神的特殊助佑,得以完成此項任務而不至於犯錯。這同一位聖神也協助宗徒們的繼承人,也就是所有的主教們;當他們與教宗合一相聚時(例如在大公會議中),甚至是當教宗以神聖的方式與他們共融時,使他們在教導,有關信仰和道德方面的問題時,他們也能確保所教導的內容正確無誤。

藉由這種方式的協助,我們可以確定,所有來至於教會正式的教導,也都是來至主基督完美而忠實的真理,吾主自己告訴宗徒們說:「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路,10:16這樣的教導功能和教育的體系,被稱為:「教會的權威及訓導權。」

而且教會的聖統制度,擁有一份聖化的使命,也就是要執行各項聖事,一般人對教會的聖統制度,會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認為教會只是由教宗、主教和神父們所組成的;然而,教會是由我們所有的人所組成的,上至教宗下至剛領洗者,都包括在內,基本上所有教會內部的成員,都具有平等地位。

記得狄剛總主教曾經說過:「教會不是別人,教會就是指你和我。」但是,這並不至於使教會建立所謂的民主制度,因為這些管理者,並非由信徒們所選出來的,而是聖神所揀選的,同時聖神也給予他們特殊地聖召,這是非天主教徒無法理解的。

教會是唯一、至聖、具有普世性及使徒性

教會本來就不是所謂的民主制度,而是唯一、至聖、至公的教會,因為主基督並沒有建立其他的教會,對於個人的信仰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唯一的信仰,在任何時候和地方都是一樣的。而且天主教徒只服從一個權威,這樣的一致性,只有在天主教會才有;相反的誓反教徒,或是基督新教徒,在第十六世紀與天主教會分裂,而且分立了許多教派,擁有各自不同的信念和權威,這才是天主教與誓反教,或稱為基督新教不同的原因所在。

教會是至聖的,特別是她的創立者及領導者,也就是至聖的主耶穌基督,而且她的道理和聖事也是至聖的,帶領人們趨於聖化,甚至於在教會內從來沒有缺少過聖人和聖女,直到今日依然如此,例如:Carlo Acutis年僅15歲,將於2025.04.27宣聖,成為第一位現代年輕網頁設計師聖人,遺體安置在義大利阿西西聖母瑪利亞大教堂,這些聖人們努力地在生活中,活出他們對信仰所要求的圓滿。

當然我們也發現有一些人,自稱為天主教徒,但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卻與基督徒的精神不一致,這應當不至於使我們過於驚訝,因為我們應當有足夠的成熟度,要知道如何分辨在聖善的教會內,在她的成員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罪人的存在;因為教會本身就是罪人所組成的團體,然而每一個罪人都在努力地奮鬥成聖。

曾經有一位朋友對筆者說,有一天,在公司裡,一位與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問他說:「你有宗教信仰嗎?他很自信地回答說:「噢!我是天主教徒。」他同事卻回答他說:「什麼!你是天主教徒,看不出來耶!我的朋友當下感覺到非常尷尬。

是啊!我們應該要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我們的行為是否符合身為天主教徒地身分,如果當時他的同事回答是:「難怪啊!從你的言行舉止就可以看得出來,你是天主教徒。」這不就是一項很好的使徒工作了。所以使徒工作不需要說玄妙的道理,或是滔滔雄辯,反而是做一個好榜樣,就是最好的使徒工作了。

教會的普世性

教會是屬於普世的,也就是具有普世性的意義,因為她對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不分種族與社會情況,完整地傳述了主基督所有的教訓。

教會是負有使徒性的,因為追本溯源她是由宗徒們不間斷地傳下來地,宗徒所學到的每一件事,都是來至於主基督,而且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是不能改變的,這些都是教會的「積蓄與寶藏聖傳。」

教會可能會因為偶發和永久的因素改變了她的面貌,但是至今從來沒有發生過,例如說:教會從來不允許離婚、墮胎或避孕。相反地,教會反對時代潮流,她從不為了來至人性本身的需要,而去作調整,反倒是人們應當改變自己的生活,來適應真理。

為什麼教會是公教會?(白孟德神父的講道)

「就如身體只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因為我們眾人,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或是為奴的,或是自主的,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又都為一個聖神所滋潤。」(格前12:12-13

教會的合一,主基督的奧體,是基於她的教義、她實現聖潔的方式及她的聖統制度,她的範圍是普世的,她的信息是針對全人類的:每個種族及國家的人們都奉行相同的信仰,接受相同的聖事,並服從同一個領袖。教會的這種顯著特徵或特點,即她具備能力和諧地團結最多樣化的人民,被稱為「至公性」

這就是天主對她的期望。

「教會在五旬節就已經是公教會了,她因主耶穌受傷的心而生為天主公教,就如同聖神點燃的火焰一樣。

在第二世紀,基督徒稱教會為公教會,以將其與那些利用主基督之名,以某種方式背叛其教義的教派區分開來。聖濟利祿寫道,我們稱她為公教會,並不是因為她遍布世界各地,從一端到達另一端,而是因為她以一種普世的方式、毫無缺陷地教導人們應該知道的所有信理,包括可見及現實的信理。

同樣地,她吸引了所有類型的人們,無論是統治者或是被統治者,無論是有學問或是無知的,都來履行真正的崇拜。最後,因為她治癒了我們各種的罪孽,無論是靈魂還是肉體的罪孽,此外,無論他們稱其為什麼名字,她還擁有所有形式的美德,包括行為、言語和各種屬靈恩賜。

教會的至公性並不取決於非天主教徒是否稱揚和承認它,這也與以下事實無關:在非屬靈的問題上,教會中有一些處於高位者的意見,被那些一時興起的公眾輿論者所採納,當這些教會人士有些觀點與他們相似時,甚至於會被利用。

任何人類意識形態所捍衛的真理面向,經常會在教會的長期教導中,找到迴響或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是教權所捍衛的啟示,其神聖性的標記。但是主基督的淨配是公教會,即使她被許多人故意忽視,甚至受到虐待及迫害,正如在許多地方所發生的不幸那樣…

現在請與我一起祈求我主天主,讓我們天主教徒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真理,並下定決心將之付諸實踐;天主教會不需要人們的認可,因為她是天主的作品。」

教會的團結和多樣性(白孟德神父的講道)

信仰上應該要合一,但是在建立教會的過程中,使徒工作也是多元化的。

主基督教導我們普世性的教訓,我們看到祂寬大的心胸是如何向全人類敞開的。依據聖馬爾谷的紀載,若望宗徒走近主耶穌,對祂說道:「師傅!我們見過一個人,他因你的名字驅魔,我們禁止了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但耶穌回答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任何人,以我的名字行了奇跡,就會立即誹謗我的,因為誰不反對我們,就是傾向我們。」(谷9:38-40)

上主的聖言必須傳達給所有的靈魂,教會的使命是普世性的;她是針對所有的國家及種族的人民,當然,在主基督精神的啟發下,這項使命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著;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導說:「平信徒藉由使徒工作建立教會、聖化世界並使其生活在主基督內,可以採取各種不同的形式。」

這些不同的使徒工作倡議有助於體現天主教會的多樣性及其美麗。 「若全身是眼,那裏有聽覺?若全身是聽覺,那裏有嗅覺?但如今天主卻按自己的意思,把肢體個個都安排在身體上了。假使全都是一個肢體,那裏還算身體呢?但如今肢體雖多,身體卻是一個。」(格前12:17-20)各肢體能夠健康和諧各司其職,整個身體才能保持健康:「因此,按照各肢體的功用,各盡其職,使身體不斷增長,在愛德中將它建立起來。」(厄4:16)

我們很高興看到其他的基督徒,以其使徒工作的方式為教會服務。正如聖施禮華所寫:「你見到別人為主基督工作,卻沒有把你的工作放在眼裡,而感到生氣的話,表示你沒有健全的精神。你要記住聖馬爾谷所寫的那段話:『師傅!我們見過一個人,他因你的名字驅魔,我們禁止了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任何人,以我的名字行了奇蹟,就會立即誹謗我的,因為誰不反對我們,就是傾向我們。』」(道路,966)

然後,我們必須將普世性與本地化的需求結合。

藉由愛、信和望德,我們與教會的所有成員團結在一起,當他們在為主基督服務方面取得成功時,我們因此感到高興,同時,我們竭盡全力在使徒工作中團結一致,聖若望說道:「由於以不可言喻的方式實現了諸聖相通功,我們彼此團結一致—所有志同道合的人—努力地傳播上主的真理與平安。」

對於在信仰上弟兄姊妹的悲傷和喜樂,對我們基督徒的心來說是不能無動於衷。

天主教徒的「一般標準」

所有的天主教徒,都應當堅固地服膺教會的教導、天主教的信仰和道德方面的規範。聖施禮華經常這樣的說:「這就是天主教徒所應當達到的一般標準。」

在其他的事情方面,例如:科學、藝術、政治、經濟等,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自由,而且擁有個人的意見,事實上身為一位天主教徒並不意味著,他必須在這些方面與其他的天主教徒擁有相同的看法。

我們要度基督徒的愛德生活,就必須要能對別人的意見給予高度的尊重,特別是在每一件事情上,應當擁有開放的態度,任何人不應該為別人持有相反的意見,而感到不悅;他也不應該將個人對世俗事務的看法,當做是「天主教的意見」,而且這是人人都應當遵守的,因為教會並沒有任何屬於世俗的看法。

相反的在教會的教導中會有一種危險,天主教徒有權利得到尊重,雖然他們沒有權利強迫他人接受真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有這份責任,以正直的方式使真理的傳播得以奏效,而且是為了許多靈魂的好處,或是為了整個社會的緣故,而必需執行地,例如:確保民間法律能與自然律的一致性。

當教會的訓導需要我們保護和作見證時,我們不應該怯懦地隱藏自己是天主教徒的身份,然而我們也沒有必要穿戴著外在的標誌或是勳章,不停地宣稱自是天主教徒的身份,也不要「利用」信仰,來獲得個人世俗上的利益。

天主教徒不應該對教會作無意義地批評,此外我們也應當避免對教會管理階層的批評,甚至於就算是他們應該受到批評,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好的天主教徒,應當多為立惡表的人們祈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環境中,熱愛及服務教會,一個人不可能是愛天主而不愛教會,因為教會就是天主。

平信徒應該如何參與教會的使命呢?(白孟德神父的講道)

上主子民的所有成員在根本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功能上卻是多元的,所有受過洗的個人,皆是所謂的信徒,都同樣的被要求努力的追求成聖,並且作為上主的子女在教會中享有平等的尊嚴;他們在尊嚴和義務上也是平等的,尋求成聖和從事使徒工作的呼召使他們團結一致,並成為他們地位平等的基礎。

因此,天主召喚祂羊群中的每一位成員承擔起教會的使命,每個人在自己的影響範圍或專業領域內都必須成為牧者,負責他們所照顧的人或他們有機會服務的人們。

雖然有些人具有特殊的召喚成為善牧,例如主教和神父,但是教會善牧的角色不會直接干預社會的政治和社會組織,教宗和主教當然可以解決他們觀察到其子民的問題,並建立指導解決這些問題的道德原則。他們也可能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提供實用建議。教宗方濟各在他的通諭《願你受讚頌(Laudato si)中就舉例說明了其作法。

平信徒憑藉著其獨特的使命,肩負著藉由積極地參與世俗事務,並使之符合上主的旨意,以尋求天主的國之任務;他們生活在世上,參與構成各個方面他們所存在的塵世工作、商業以及日常社會和家庭生活。

然而,解決這些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這是屬於平信徒的使命,他們與同胞一起採取主動的作為。平信徒的角色是將基督徒的承諾注入現實的世俗,展示他們對和平與正義的見證和代理人的角色,這項責任適用於各個階層個人,無論他們是國家的領導者還是社區的居民。

在聖神的啟發下,平信徒就像陶匠手中的泥土一樣,努力的實現上主的旨意;他們承認自己就是教會,並肩負著上主親自賦予他們的獨特而崇高的使命,他們明白到這項使命源自於他們作為基督徒的身份;因此,如同所有教會忠實的成員一樣,平信徒有責任傳播救恩的信息。

從最廣義上而言,平信徒採取的社會行動應該始終優先考慮到公共利益,並符合福音和教會的教導。

公共利益涵蓋了使社會群體,以及其個別成員的社會生活條件,都能夠實現個人的成就。

例如,個人、企業、民間組織和政府等,可以為追求公共利益而採取行動,以謀求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相反地,他們也可能會違背公共利益,由於優先考慮個人的利益,因而犧牲他人的利益,甚至使他人造成傷害。

 

[1]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1987年12月30日《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8;參閱教宗聖保祿六世,1975年12月8日《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宗座勸諭,29及30;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Discourse in Puebla, III及1979年3月4日《人類救主》通諭,15 ;及《教會社會訓導彙編》,64及71

[2] 參閱教宗聖保祿六世,1975年12月8日《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宗座勸諭,31。

[3]聖施禮華,1943年5月31日的書信,1;載於J. L. Illanes, F. Ocáriz, P. Rodríguez, Opus Dei in the Church, Scepter Publishers, p. 131

參考資料:

第十五課題:教會與政府當局 – 主業團 (opusdei.org)

https://opusdei.org/zht/article/di-shi-wu-ke-ti-jiao-hui-yu-zheng-fu-dang-ju/

 

 

Loading

4 則留言

  1. 回應:

     

     

    沒有錯!多多去教會真得很棒喔!^^

     

    的確!一個人生命若被聖靈「掌管」,這人就是不一樣!

     

    真得!!父神真是超棒!祂是如此地真實!!

    我們能經歷耶穌的「超POWER大能」!我們能看見耶穌的「終極王道」!加油!!^^

     

     

    以下網站必定能讓您瞭解基督信仰真得非常、非常『可信』!!^^

  2. 主內聖徒平安^^
    (此篇為秘密留言,若不是,可能是我疏忽了,您可選擇隱藏,除非您希望讓其他基督徒也瞭解這項傳福音方法)

    第一篇留言,目的就是要「透過您的網誌將福音傳出去!」

     

    我已經將一些文字和網站資料放在上面了,包括內含三千篇見證信仰的網站,並探討一般台灣人信主最大的障礙──拜拜祭祖問題,除了給您鼓勵外,也歡迎您隨時取用向來到您部落格的朋友“傳福音”(至少您可以鼓勵他們閱讀,例如複製並在部落格內「發表新文章」)──祝福您的朋友將來可以和您一同上天堂!(因此建議您上篇留言務必為「公開」)

    沒有錯!

  3. 感謝您的回應,對我意義重大,

    意味著我們並不孤獨,

    雖然是默默的工作相信是值得的。

    敬祝主佑時時,一切順心如意。

留言功能已關閉。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