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劉鴻蔭神父
九十二年六月十二日下午六時許,筆者正在公司奮力加班,個人慣常將電子郵件信箱隨時接收信件,此時有郵件進來的訊息,打開一看,永和堂傳協會主席曉慧來信寫到:「我們親愛的劉鴻蔭神父於今早三時多蒙主恩召,請大家共同祈禱,願祂安息主懷!」當時心情十分平靜,馬上回信:「我們一同祈求他在天國為我們祈禱!」同時也轉寄給家人、其他神父、修女及教友們,並為劉神父頌念為亡者祈禱之禱文,但個人的直覺認為,劉神父終於卸下一切病痛榮登天國了,誠如聖保祿宗徒所說:「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從今以後,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弟後4:7》他絕對堪稱為永和堂教友的善牧。
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內人哭著打電話給我,說江忝美修女來電告知劉神父過世了,因為內人於婚前一個星期在永和堂由劉神父付洗,因此感觸良多。
記得筆者年幼時家就住在永和堂附近,主日總是跟著父母進堂,當時堂裡有兩位充滿活力的神父,本堂神父是張國珽神父身材較為瘦小,副本堂則是劉鴻蔭神父身材魁武壯碩,聲音低沈而宏亮,當時神父非常照顧我們家人,將我們三兄弟及么妹如自己的孩子,甚而於小學想進入著名的天主教光仁小學也要神父費心,且終於使我們達成所望。從小我們就參加堂區兒童道理班,長大後又參加唱詩班,永和堂可說是我們信仰啟蒙的地方,現在雖然家住中和,主日天仍然回永和堂參與彌撒,也自稱為「永和堂教友」。
由神父口中得知,兩位神父都來至北平教區,且是前後期同學,並一同前往瑞士福利堡大學進修,劉神父為雙重法學博士,張神父為教育心理學博士,劉神父精通英、德、法、義四國語言,並可將該語言書籍直譯成中文,劉神父的著作有目共睹,他曾在師範大學外文系教書,並著有「德文文法」一書,目前台大德文系仍沿用此書為教材。兩位神父學成之後在瑞士傳教並任公職且具瑞士籍,工作幾年後轉調嘉義教區,當時受該教區牛主教及田樞機之託,投身新建主教座堂之計畫,他們將於瑞士所得之薪水全數攜回台灣作為建堂基金,田樞機亦提供一些資金完成當時嘉義教區之主教座堂。任務達成之後於1961年轉調中、永和堂區,至今約四十二年。
劉神父木訥寡言,看到教友總是面帶笑容,他見到我從不直呼名諱,只叫我:「你好,你好!」這就成了個人的稱號了,記得張神父與劉神父對我家三兄弟的聖召很有興趣,二哥從小乖巧成績優異,他還在小學時就第一個被問到想不想當神父,二哥回答:「當神父有沒有芭樂可以吃。」當時成為笑談,我的成長則較慢,在大學時劉神父問我想不想當神父,我的回答則是:「如果天主去除我的七情六欲,我就願意當神父。」由此可知,天主總是挑選最適當的人成為祂有效的工具。
劉神父於永和堂曾兼任「教友生活週刊」之社長,教堂其他空間則為辦公室,極盛時期共有段神父、陳神父及七、八位員工共事,且於每星期三晚上十點將稿件送印,忙到十一點多再帶著所有員工一同吃宵夜;而每星期四則由兩團聖母軍協助折報並分批運送。社長職卸任後,則由主教團授命轉任「鐸聲月刊」主編。卸任主編之後,於1984年專任「永和堂小小月誌」發行人,該月誌實為堂區通訊之橋樑,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堂區重要訊息、神修篇、道理篇、問答篇、醫療篇及風涼篇等,同時給予堂區教友靈性方面成長及揮灑空間。直到1999年劉神父感染肺炎住院,該月誌發行到2001年5月則走入歷史。
劉神父於住院其間,教友不斷地前往探視,且在每台主日彌撒為劉神父祈禱,個人曾三次探望神父,神父因做插管治療無法說話,而神父喜歡聽拉丁文,每次我在神父耳邊念經文給他聽時,神父皆對我點頭且流下眼淚。由於教友熱心的祈禱,神父共三次住院且三次回堂裡,三個月前回到堂裡安養,最後仍於在永和堂吐出最後一口氣。在六月十四日晚上七時半彌撒結束後,張神父對教友們說,劉神父在遺囑中提到:「請諸位教友不要忘了我,我會在天堂為你們祈禱。」這是神父所留給我們的鮮明話語。
在劉神父的諸多著作中,個人最喜愛的是神父於1999年聖母升天節,由永和堂出版之「為什麼受苦?」,這是神父在病痛的體驗中完成的著作,其中提到「人是學生,痛苦是老師。」一般人很難體會痛苦是天主所給的特別禮物,也是耶穌邀請我們分享祂的十字聖架;痛苦也是陶成心性的學校,使我們更加剛毅堅強,且放棄自我而奔向天主,哪裡痛苦越多恩寵也越多,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體驗它。
神父的過世令人十分懷念,但為他的靈魂而言,終於獲得了天主所賜予的光榮冠冕,也讓個人感慨,如今神父的聖召缺乏,原因何在?個人認為,首先要尊敬司鐸,聖施禮華曾提醒我們:「司鐸的身份是什麼?他們屬於基督,因此所有的基督徒不能夠也不應該滿足於做另一個基督(Alter Christus),而應該成為基督自己(Ipse Christus),然而此事藉由聖事在司鐸身上成了事實。」雖然教會內不斷地強調平信徒的使命,但司鐸的絕對崇高地位是不可磨滅地,因此平信徒不僅應當分擔司鐸的勞苦並為他們祈禱、克己,並給予應有的尊敬,使他們真正成為基督的代表;其次在物質方面應當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使教友見到神父的榜樣,而樂於鼓勵自己的子女投身聖職,來收割所有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