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三本傳記中譯版─序言

欣聞,主業團[1]創辦人聖施禮華三本傳記中譯版[2],將於台北出版,將有助於華人地區天主教會信友們更加瞭解,聖施禮華如何在天主的引導下建立了主業團[3]

這項「平信徒成聖的召喚」與梵二大公會議所提出的《教會憲章》第五章以「論普遍的成聖使命」之標題不謀而合[4]。因此,平信徒因著他們所領受的洗禮而奉召成聖,所有基督徒無一例外都必須奮鬥以使自己成聖。

現任教宗方濟各在2018 年3月19日,頒布的《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亦論及現今教會的趨勢,就是在強調「普世成聖的召喚」,也就是要喚醒所有的基督徒應以「主耶穌基督的心為心」,就如同聖施禮華所說的:每一位基督徒都要alter Christus, ipse Christus!(成為另一個基督,成為基督自己。)」

藉由這三本傳記內容,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到,天主如何在聖施禮華的幼年時期,藉著虔誠家庭生活的氛圍及培育,為聖施禮華埋下了未來成為一個天主有用的工具,一位為教會奉獻一切的司鐸。在聖施禮華一生當中,面對著無數的挑戰與困難,但是,他總是仰賴天主的恩寵,並且依照聖神的指示,憑藉著深厚的信德克服了一切困難,最後完成了天主的旨意。

聖施禮華的一生特別敬禮聖母瑪利亞,並且不斷地獲得聖母的助佑;在他18個月大的時候,差一點因病喪命,由於父母將他奉獻給托勒斯特聖母(Our Lady of Torreciudad),並做了朝聖之旅,之後奇蹟式地痊癒;他在修院裡同樣遭遇到許多的挑戰,由於非常虔誠的敬禮聖母,而遭受同學們的嘲笑和挑釁,但他都勇於忍受,修練自己成為熱愛聖母的修士。

聖施禮華中學時在羅格紐上學,也有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例如伊西多祿・索沙諾,之後成為主業團第一位獨身成員,並且忠誠地奉獻一生;伊西多祿於1943年過世並以聖德著稱,享年41歲,被稱為「天主的工程師」,他在1948年過世的五年後,開始了列真福品和聖品的程序。

聖施禮華在修院的求學過程中,雖然經歷過一些考驗,仍然受到了羅格紐修院副院長的嘉許,然而在薩拉高沙聖嘉祿修院求學時,院長曾經質疑他是否適合從事聖職,之後經過羅格紐修院副院長的肯定,院長轉而全力支持他;並且受到薩拉高沙總主教,索爾德維拉樞機的愛護與關懷,得以順利地晉鐸。

在聖施禮華22歲時,曾在祈禱中不斷地詢問天主,他要怎樣才能實現天主的旨意,他覺得自己是「半盲的,總是想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我要成為一個神父呢?」他知道吾主想要他作一些事情,但是那是什麼呢?因此他不斷的問道「主啊,祢要我為祢做什麼呢?到底是什麼呢?」並且經常引用巴耳提買的祈禱,連續地向天主提問道:「『主啊,叫我看見!』叫我看見祢想要我作的是什麼。」[5]

聖施禮華於1928年10月2日在神視中「看見了」,天主所要交託給他的使命,他「看見了」成千上萬不同國籍、種族、年齡層及文化背景的人們,就在他們的家庭、日常生活、工作及友誼中發現天主,並回應了天主的召喚。聖施禮華在「看見了」神視之後,寫到當時的心情「我很感動,而且跪下感謝天主。」然後,他瞭解到自己是多麼渺小啊,要開始這樣龐大的事業,之後他說道「我當時是26歲,我有天主的恩寵和良好的幽默感,沒有別的。」多年後,他又補充說道:「如果我在1928年知道了,天主為我準備的是什麼,我便會死去。[6]

聖施禮華在毫無資源的情況下,要執行天主的旨意建立主業團,他繼續不斷地祈禱,並執行了嚴厲的身體補贖,在他的著作「道路」中也寫道「沒有祈禱的行動,是毫無價值的,祈禱偕同犧牲,才更有價值。」[7]而且「首先是祈禱;然後是補贖;在第三位,絕對佔第三位的才是行動。[8]他不斷地尋求每一位他所遇到的人,為他的意向祈禱,其中包括:平信徒、神職人員及垂死的病人等。

我們可以這樣說:主業團是在貧困及苦難當中成長茁壯的,但是從來不缺少天主的恩寵相伴,而且在任何時期都是一樣的。在1934年初,聖施禮華決定以建立學生宿舍的方式,為學生提供陶成課程;第一個宿舍:「稱為DYA學院。」這是聖施禮華使徒工作的座右銘Dios y Audacia!(天主和膽量!)」然而好景不常,當他在1936年要再繼續到西班牙其他地區建立學生宿舍時,竟遭遇到西班牙長達三年的內戰,持續到1939年。

當時他所努力的成果完全化為烏有,並被列入「被獵殺的神父名單之一」。在內戰期間,聖施禮華有許多次冒著生命危險,以及會被逮捕而槍殺的情況下,繼續地執行神職並私下舉行彌撒,設法救助需要神父幫助的人。

在1937年底,聖施禮華與同行的六位同伴,決定擬定逃亡計畫,並在11月19日進行逃亡,設法越過比利牛斯山脈(Pyrenees)到達安道爾之後再進入了法國,在經歷了14天艱苦的登山跋涉,甚至在過程中產生了想要放棄的念頭,終於在12月2日抵達了安道爾之後順利到達法國,重新在自由的空氣下傳揚天主的旨意。在這段驚險過程中,不斷地有護守天使及聖母瑪利亞的指引與助佑,才能使他們化險為夷並且重新開始。

在重新建立主業團的過程中,主業團不斷地受到教會內外人士的謠言攻擊,因為他們對主業團不瞭解,而詆毀主業團為神秘組織及異端;在經歷了許多苦難之後,主業團於1941年 3月19日,首次獲得馬德里教區的里奧波爾多主教(Bishop Leopoldo Eijo y Garay)的核准;但是,對主業團的攻擊仍未停歇,創辦人及所有主業團成員,依然忍辱負重,披荊斬棘。

主業團第一任繼承人歐華路[9]曾於1943年5月初及1946年3月,兩度受聖施禮華派遣至羅馬教廷,覲見當時的教宗碧岳十二世說明主業團的使徒工作及精神,並請求批准Decretum Laudis(榮譽法令)」教宗非常欣賞主業團的使徒工作及精神,於是要求教廷修會部部​​長路易吉‧拉維特拉諾樞機主教(Cardinal Luigi Lavitrano),並指示他立即著手處理此事;當時教廷的一位高級官員對歐華路說道L’Opus Dei era giunto a Roma con un secolo di anticipo.[10]

由於歐華路在教廷所執行的任務自覺進度受阻,因此向聖施禮華發出緊急的懇求;當時聖施禮華雖然有非常嚴重的糖尿病,醫生認為他有生命危險,但是他立即回應了歐華路的求助,並於1946年移居羅馬,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於1947年2月24日首次獲得聖座賜於主業團宗座級的核准;在1950年 6月16日教宗碧岳十二世正式核准了主業團,亦核准已婚平信徒加入主業團,並且許可教區司鐸加入聖十字架司鐸會。

聖施禮華從1970年至1975年,做了多次長途旅程,足跡遍及美洲及歐洲各地,宣講天主教的信仰,並將主業團的使徒工作傳到其他國家。聖施禮華在1975年6月26日於羅馬逝世,當時主業團約有六萬多位成員,散佈於世界五大洲。

1982年11月28日,聖若望保祿二世建立主業團為教會的「屬人監督團」,並委任歐華路 (Alvaro del Portillo) 蒙席為首任監督;目前主業團在第三任監督范康仁蒙席的帶領下,不斷地於世界各地,大約68個國家建立主業團中心及宿舍;並由主業團成員及協助人們於各個國家,建立了相關的教育機構及慈善事業等。

主業團不是修會或隱修會,而是一個完全融入世俗的團體,也不是所謂的第三會。在主業團中只有一個聖召,但有兩種生活方式,成員們可以決定要度結婚或是獨身的生活,並且各自都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崗位成聖!

聖施禮華曾經說過:「主業團精神的基礎,就是神聖父子的關係。」[11]也就是藉由聖洗聖事使一個基督徒成為了天主的子女;因此主業團所提供的培訓,就是在為基督徒信友中,激勵起一個深刻的覺醒「自己是天主的子女」,而且以這樣的身份來行事,培養對天主眷顧的信賴,與天主單純直接的談話,並覺察到每一個人的尊嚴,在人與人之間建立真誠的友誼,以一個真正基督徒的愛面對世界及天主所創造的一切人類現實,並且擁有一份基督徒的平安及喜樂。

在1985年7月7日主業團獲得台北總教區賈彥文總主教的允許,來到在台北總教區紹興北街設立中心,即至目前已在木柵設立了一個女士中心及一個女學生宿舍;在古亭區設立了一個男士中心及在木柵設立了一個男學生宿舍,成員們秉持著聖施禮華的教導,向台灣地區所有教區進行使徒工作。

每一位主業團的成員無論是過婚姻生活、獨身或是神父,都有他們的專業背景,並且具備平信徒的精神,也就是要將所託付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就結婚的成員而言,首先是聖化自己的家庭、其次是日常生活及工作,然後對家人、朋友、同事及身邊的人展開使徒工作。

成員們在每天的工作崗位上,並將無論是:辦公桌、實驗桌、講台、施工現場、甚至於廚房的流理台等,都是自己祭獻的祭台,把努力完成的工作成果當作自己奉獻給天主的祭品,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奉獻自己的生命,最後在自己歲月的盡頭就是成為奉獻給天主最好的祭品,如同是亞伯爾的祭獻一樣,每個信友的一生就好像向天主奉獻一台彌撒聖祭一樣。

在創世之前,天主已經揀選了每一個人,並且給予了人們不同的聖召;主業團的聖召是屬於普世性的,也是屬於所有平信徒的聖召。在天堂中,最靠近天主聖三的人是一對夫婦,就是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瑟,他們就是平信徒因為他們在一生的每一個時刻,隨時服從並實踐了天主的旨意,最後偕同主耶穌完成了救贖人類的使命,聖母瑪利亞及聖若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最好的榜樣。

希望藉由這三本聖施禮華傳記中譯版的出版,能夠帶給所有的人無論是信友或非信友;平信徒或是神職人員,都能夠更深地瞭解,並找到屬於自己的聖召。

台北總教區

鍾安住總主教 2024年1月28日聖多瑪斯・阿奎納紀念日


[1] 全名為「聖十字架及主業監督團」

[2] 《鐘聲響起的那天 (The Day the Bells Rang Out)》《穿越群山的小徑 (The Path through the Mountains)》《直到世界的盡頭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3]「平信徒的聖召-普世成聖的召喚」注入整個天主教會。

[4] 「任何身分與所有地位的基督徒,都被號召走向基督生活的飽和點及愛德的成全境界:藉著此種聖德,也要在現世社會內,促進更人道的生活方式。為達到這一成全境界,信友們要按照基督的恩賜,利用一切力量,好能步武基督的後塵,反映基督的肖像,在一切事上服從天主的旨意,全心獻身於光榮天主及服務他人。」(《教會憲章》40

[5] Domine, ut videam Domine, ut sit!(主啊,叫我看見!主啊,願旨成行!)

[6] 威廉・基南,《鐘聲響起的那天 (The Day the Bells Rang Out)》,第97頁。

[7] 施禮華,《道路》,81。

[8] 施禮華,《道路》,82。

[9] 歐華路之後成為主教,並於2013年由教宗方濟各列為真福。

[10] 意為「主業團早了一個世紀來到羅馬。」

[11] 主業團網頁,主業團訊息,參考網頁: https://opusdei.org/zh-tw/article/zhu-ye-tuan-de-xun-xi/

Loading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