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中傷與謠傳不斷-#多明我語錄

168.中傷與謠傳不斷-#多明我語錄 平信徒不是一種聖召嗎? 在1940年3月的時候,對施禮華神父關於一般人可以成為聖人的教導,第一次批評的聲浪傳回來了。考慮到當時天主教的思想和措施,這一些神父們的這種批評及反應,是可以理解的。 在當時的教會法中,平信徒的唯一定義是「non clericus(不是神職人員)」,直到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才定義了平信徒的角色。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前,並不被認為平信徒是一...

168.中傷與謠傳不斷-#多明我語錄

平信徒不是一種聖召嗎?

在1940年3月的時候,對施禮華神父關於一般人可以成為聖人的教導,第一次批評的聲浪傳回來了。考慮到當時天主教的思想和措施,這一些神父們的這種批評及反應,是可以理解的。

在當時的教會法中,平信徒的唯一定義是「non clericus(不是神職人員)」,直到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才定義了平信徒的角色。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前,並不被認為平信徒是一種聖召。如果他們有聖召,那就是應該成為神父或修女。

在那個年代,一個常見的表達方式是,有人「發現自己有聖召」,這意味著,如果他是一位男士,他應該去神學院或修會機構,接受神職或修會生活的培訓,如果是一位女士,她應該去修女院成為一位修女。

平信徒若想要增進神修生活,應該被鼓勵加入修會的第三會。例如,意思是他們每個月有幾天要「離開俗世」,穿著修會會衣,效法隱修士和修女的靈修生活。

施禮華神父根據天主賜予他的神視,教導一般的平信徒,無論是知識份子或是勞動者,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尋求成聖;有一些神職人員認為,這顯然與天主教的信仰與措施背道而馳。並且告訴平信徒,做他們一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甚至穿西裝和打領帶,他們可以成為聖人,這是危險的謬論。這種教導破壞了真正的「真實」聖召,即成為神父或修女的聖召。

並公開表示 「應該對施禮華做些處置」,他所教導的內容,並沒有獲得官方批准。

先知難為

今天翻譯到在西班牙內戰後,主業團開始積極發展的情況,甚至在教會內受到相當大的攻擊及阻礙。

記得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先知難為—讀歐瑟亞先知感想」[1]天主給先知們的任務都是艱鉅而不可思議的,天主要歐瑟亞先知去娶一個娼妓為妻,為顯示天主對人類的不離不棄。

又如同約納先知,天主要他去規勸尼尼微人悔改,他不願意去,因為尼尼微人在歷史上曾經迫害過以色列子民,他認為尼尼微人被滅亡是罪有應得的,而且一個以色列人到尼尼微成去等於找死,但是就算他逃跑落入魚腹裡三天三夜,還是得回去達成任務。

教會歷史中的聖人們都有類似的遭遇,而且下場並不都很好,還會惹來殺身之禍;但是他們都是依靠天主的力量,最後達成了天主的使命。

明辨真理

先知性的言論總是會受到排斥,當然我們必須要先分辨,這樣的言論是來自於魔鬼或是來自於天主,有時候魔鬼也會假借光明之子的形象來誘惑我們,意圖奪去我們的平安。

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前,主業團的精神不斷地受到攻擊、排斥及毀謗,因為當時教會內有一些人,無法接受這種與當時教會思想,相去甚遠的想法。但是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後,對於平信徒在教會中的角色有了較明確的定位[2]。

「這裏所謂的平信徒,…,信友們以聖洗聖事和主基督結為一體;…,以其自有的方式,分沾主基督的司祭、先知及王權的職務,在個人份內,執行整個基督子民在教會內與在世界上的使命。

信友的本有使命,是要在世俗事務中,照天主的計劃去安排,而企求天主之國。他們生活在世俗中,就是說他們從事世界上的各式各樣的職業與工作,他們的生命和一般的家庭社會環境,交織在一起。」[Vat II, Lumen Gentium(萬民之光), 31; cf. LG, 30–38]

結論

如果這是天主的事業,天主有自己的計畫,有祂的時間表,我們只是願意與祂的計畫及召喚配合的工具,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責難、阻礙、挫折及羞辱等,都是要鍛鍊我們的耐心、德行、三超德等,如果是天主的計畫,自然就會成就,因為在天主內沒有所謂的失敗,終究會得勝。

[1]林豪,先知難為—讀歐瑟亞先知感想: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93684826

[2] 白孟德神父(Fr. Charles Belmonte Lopez),譯者:林豪,8月26日平信徒在教會中的角色:

https://dominichawlinblog.com/post-106296697

Loading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